聂容止
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指导实践,已经深入人心,取得显著成效;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日臻完善,指引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展现独具特色的鲜明理论品格,彰显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指引我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也是开辟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10周年。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指导实践,已经深入人心,取得显著成效;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日臻完善,指引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展现独具特色的鲜明理论品格,彰显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指引我国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宽广。
非凡10年的“功”与“略”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来阐释“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并强调“站位要高,做事要实,既要把方向、抓大事、谋长远,又要抓准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擘画、全面部署。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面对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按照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原则,统一领导和部署国家安全工作。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牢固树立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刻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要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为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保障。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新高度,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巨轮前行需要安全屏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此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
2020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个坚持”的要求,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严密。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十个坚持”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系统性集成和提炼,是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凝结着我们党探索国家安全工作规律的实践经验。
2021年1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时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实现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相统一;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边疆、边境、周边安定有序;坚持安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坚持总体战,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协调。
这一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系统性、原创性理论概括,明确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要特征,树立起指引新时代国家安全前进方向的航标。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协调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的重大战略考量。
2023年5月30日,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引领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本质特征,深入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重要观点,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贯穿至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在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家安全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年很短,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10年很长,安全发展步伐走得很见神采。
这10年,岁月静好人间向暖;这10年,坚守不渝耕耘不辍。
10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经受住了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风险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为推动我国实现由大向强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自提出以来,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体系性、学理性的特征,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开放的战略思想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与时俱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关键在于“总体”,突出的是大安全理念。它既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又包括非传统领域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发展至今,还涵盖了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生物安全等诸多领域。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观念,旨在有效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综合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构建出系统严密的国家安全图景,并不断深化、拓展我们对国家安全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重要概念、重要观点和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什么样的安全、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等基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强调以国际共同安全为依托,主张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各国安全是紧密联系的,反对以强权政治为核心的霸权安全和以追求权力平衡为核心的均势安全,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与发展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国际场合多次倡导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提供了行动指南。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10年来,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条件,发展和安全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第一要务”和安全“头等大事”,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10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我国在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中牢牢掌握了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2012年-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3.9万亿元增长到126万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以上。
从时间线来看,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国GDP相继跨越60万亿元、70万亿元、80万亿元、90万亿元、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2023年的GDP为126.06万亿元。
10年来,国家安全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反外国制裁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香港国安法、出口管制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国家情报法、密码法等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定修改,为新时代推进国家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10年来,人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改善,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惠及人口最多、规模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解决了1.3亿余人的城镇就业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既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安全所系。10年来,粮食产能稳定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棉油糖胶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中国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超强大脑”日夜不息地运转;国产大飞机进入批量生产与交付阶段……
从“神舟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指路”到“墨子传信”,从“深海一号”钻探千米海底,到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科技成果硕果累累。10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自主创新屡创新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越来越多的“中国足迹”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
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提高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芯片研发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我国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把安全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筑牢安全屏障,护航高质量发展。
国家安全依靠人民,国家安全人人共享。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10年来,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生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强调“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10年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发展的安全观、辩证的安全观、包容的安全观、人民的安全观,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实践意义,彰显了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担当。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把国家安全贯穿于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才能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必须在新安全格局与新发展格局相互促进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和协同共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实践同潮共涌、同频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安全保障,成为指导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