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很多教育人都在埋头急匆匆赶路,却忘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是知识的累积、技能的传授和素养的获得吗?这些当然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它们不是教育的起点。我以为,教育的起点应该有以下三个维度。
起于态度
态度是一个人对特定对象持有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括他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教育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批评不以为然,具体表现为心不在焉、插话顶嘴等。这时老师就会说:“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这样的态度能改正错误吗?能把学习搞好吗?”其实,如果学生认为你批评得对,他不可能置若罔闻。就是因为他不喜欢,甚至对你的批评深感厌恶,他才会抗拒。
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自身要端正态度,查找原因,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才能对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就会支持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习的效果就能到达预期。比如,一个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把课上得很精彩,每节课都能带给学生意料之外的收获和深刻的认知体验。几次课之后,学生就喜欢上了这个老师,经常盼他来上课。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态度,有利于学生持续的成长。
教育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过程,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学习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呢?一是要建设好家庭、学校和社区这座“立交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向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多创设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逐渐感悟,并从中获得满足感。比如,要想让学生对某个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实践,自己体验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三是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为学生分析社会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打通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场所,其实课堂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设法将相关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情境建立联系,通过科学原理来分析和认识世界,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抱有的偏见或成见,发现禁锢他们理解的内在原因,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对人生、对社会的正确态度。
起于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以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求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一个人的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专注于什么、做什么以及能否把它做好。兴趣往往促使一个人的行为集中于某一特定的方向,并在该方向上做持之以恒的探索。即使他没有做出世人期待的成果,也会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满足。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要做的,就是设法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逐渐意识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领域,并愿意在这些领域投入时间和精力。
兴趣是学习的基石,它发自内心。教师要培植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他们的学习愿望、动机、态度加以重视,发挥兴趣的导向作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以学生为本。只有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特点,走进学生的世界,不断地加强沟通,教师才能将所有获取到的信息为教学所用,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学习。
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要抓住新、趣、情、思四个字。”新:保持新鲜感。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双向互动性,因此教学不能千篇一律、千课一面,要实时保持新鲜感,追求新奇的传递。趣:增强趣味性。教学过程要富有趣味,使学生流连忘返,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课程必须设置得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才能觉得趣味无穷,推动思维进入兴奋状态。情:打造“入情”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都需要入情,以情传情,以情激情。教师有情感,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从而深刻领会学习的乐趣。思:加强探究性。聚焦智力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思”不仅指思考,还指着重开发学生的思维性,提倡探求,做探索性研究,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于漪老师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也有很大差异。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不要企图用统一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相同的兴趣,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
起于方法
在所有的知识中,有关方法的知识最重要。古人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就是要教方法。一个人掌握了某门功课的学习方法,他就拿到了学好这门功课的钥匙。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热衷于讲解知识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致使教学效率低下。有的老师会传授方法,但限于零碎的点,没有找到学习这门学科的规律,也很少归类提升到“线”“面”的层次。学生找不到学习这门学科的有效方法,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慢慢地,他们就成了偏科生或“后进生”。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很大程度上要靠老师对所任教学科学习方法的把握。
教育界还有一句话耳熟能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的是每门功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用一个方法去学所有的学科。学习不同学科,要根据这门学科此时此地的实际情况,有所变通,有所选择,这样才能总结、提炼出学习该学科最有效的方法。
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时,我在一所农村学校备考。当时我的文化基础很差,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难度可想而知。可我遇上了几位能“授人以渔”的老师。历史老师把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写在一张长长的白纸上,上面有年代、朝代、著名人物和事件,他一再叮嘱学生学历史要掌握“时间轴”;地理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拎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来教室,他告诉学生,学地理无他,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地球仪对接起来,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即可。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学,学习成效果然非常明显。
后来,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摸索出一些方法。我深深体会到,语文学习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无非就是这八个字:精读博览,勤写多练。语文教师在校内外、课内外带领学生持之以恒地践行这八个字,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如何让学生得法?教师在教学中,一要深刻领会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科教材和大纲做到烂熟于心。这般心中有数,目中有人,手上有法,课堂上就能收放自如。二要激励学生主动探究,这样就会常常有从学习中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三要和学生一起及时总结学科学习的经验,归纳提炼出便于操作的方法并反复运用到学习中去。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过分功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能时时关注态度、兴趣和方法,我想,学生自然会学得愉快轻松,而且能常常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