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皮肤上的“红斑”不简单

2024-07-01 10:04张姗
大众健康 2024年7期
关键词:刘洁陈伟血液科

张姗

久治不愈的“湿疹”

53 岁的陈伟(化名)偶然发现自己右大腿根部出现了几处红斑,偶尔还有些瘙痒,他前往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给出了“湿疹”的诊断,并为他开了几服中药。服药后,陈伟身上瘙痒的症状有所减轻,但大腿上的红斑没能完全消退。他看到症状已有好转,就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一段时间后,陈伟发现身上的红斑竟然越来越多,而且范围明显扩大,前胸、后背、四肢都出现了类似的皮疹。他不禁有些担心,于是再次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为陈伟进行了皮肤病理检查,检查结果提示陈伟身上的红斑是“银屑病”。医生给出了下一步的诊疗方案:服用中药,联合紫外线光疗。

看到检查结果,陈伟松了一口气,心想这次终于查明了病因,对症治疗的话肯定会有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他身上的红斑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严重,部分红斑逐渐增厚、隆起,局部皮肤甚至出现了破溃,病情更加严重了。

高度怀疑蕈样肉芽肿

2016 年6 月,陈伟辗转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刘洁教授的门诊。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刘洁高度怀疑陈伟患有蕈样肉芽肿。

这是一种罕见的皮肤T 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早期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斑块,常常伴有瘙痒症状,无论是皮肤表现还是症状,都与湿疹、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类似,即使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也可能因为表现不典型而被误诊。该疾病到了晚期,患者皮肤表面的红斑会逐渐增厚形成肿瘤,甚至出现淋巴结和其他脏器受累,治疗起来十分困难。

为了明确诊断,刘洁教授建议陈伟接受皮肤手术活检,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抽血化验及PET/CT 等检查,以明确皮肤中是否存在恶性的淋巴细胞,并对血液和脏器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半个月后,陈伟的各项检查结果均表明,其处于蕈样肉芽肿肿瘤期,这完全证实了刘洁教授的猜想。

多学科打出“组合拳”

诊断明确后,摆在医生面前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治疗。由于蕈样肉芽肿罕见,不同患者的治疗反应各不相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刘洁教授对陈伟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考虑到虽然他的病情已进展至肿瘤期,但系统检查表明其他脏器尚未受到影响,决定让陈伟首先尝试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案。

陈伟先后接受了口服甲氨蝶呤、肌注干扰素等单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律治疗后,皮肤上的斑块和肿瘤都明显缩小了。但好景不长,2019 年3 月,陈伟的病情突然加重,他的身上出现了多处新发肿物,溃疡面积也较前扩大,小腿处的溃疡不断渗液,连走路都受到影响,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刚刚燃起的希望再次破灭,已经尝试了这么多种药物,却还是没能控制病情,陈伟十分担心自己将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形。

刘洁教授看出了陈伟的担忧,向他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的罕见病多学科会诊模式。病情复杂且需要多个学科共同参与诊疗的患者,可以申请进行罕见病多学科会诊,由各个科室的医生共同讨论治疗方案。

皮肤科、血液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病理科、药剂科等十余个科室的医生共同参与,为陈伟制订了联合治疗方案:在血液科的指导下,口服新药西达本胺;较顽固的皮损,在放疗科接受放射治疗;在皮肤科进行局部注射药物和外用药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陈伟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全身大部分肿物逐渐消退,溃疡逐渐愈合,面积最大、位于小腿的溃疡在接受放疗和局部药物治疗后也有缩小的趋势。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陈伟也了解到蕈样肉芽肿的许多新治疗方法。这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医学探索的脚步不停

在此后的几年里,陈伟一直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病情得到稳定控制,生活也基本恢复如常。但在2023 年9 月,陈伟的鼻部突然出现了新发肿块,并伴有局部皮肤糜烂。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的医生考虑此情况为病情再次出现进展,建议陈伟加入一个治疗皮肤T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在皮肤科和血液科的协作下,陈伟完善了一系列用药前检查,符合加入临床试验的要求,顺利入组。经过三个周期的治疗,陈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鼻部的肿物和小腿上顽固的溃疡都有所好转,目前仍在定期随诊。

尽管未来的情况难以预料,但陈伟相信医学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罕见疾病,皮肤T 细胞淋巴瘤患者一定能迎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猜你喜欢
刘洁陈伟血液科
Periodic electron oscillation in coupled two-dimensional lattices
Repulsive bubble–bubble interaction in ultrasonic field∗
来自姥姥的爱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陈伟教授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陈伟博士简介
Communication error prevention model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Competences for a culture of 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