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饮食结构的变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在我国,结直肠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五,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尽管近年来治疗结直肠癌的新药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仍不乐观。这是因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症状往往难以被察觉,所以普及肠癌早筛理念,推广进行结肠镜检查,对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大有裨益。
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主要有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 检测和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项简单、实用的筛查方法,但在无出血症状的肿瘤检测中存在假阴性的可能。粪便DNA检测虽然有无创、无需限制饮食等优点,但是价格昂贵,且其实际效用仍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结肠镜检查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誉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是其他筛查手段发现阳性结果后的最终确诊办法。
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特别应该重视结肠镜检查。具有以下两条及两条以上的,都属于高风险人群: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病史、个人有肠道息肉史,或兼有慢性便秘、长期腹泻、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或胆囊切除病史等。
即便不属于高风险人群,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40 岁以上成年人每5 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炎症性肠病或大肠息肉患者每1 ~ 2 年进行一次检查。
研究表明,与未进行结肠镜筛查的人相比,做过结肠镜筛查的人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6% 和57%。但是,结肠镜在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筛查中的接受度一直欠佳,原因之一是结肠镜是一项侵入性检查项目,会令被检查者感到不适,更有患者做完检查后出现头晕、呕吐等反应。正因为如此,无痛结肠镜检查受到患者欢迎。
与普通结肠镜相比,无痛结肠镜借助麻醉手段,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性。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应用的麻醉药物通常是安全、有效的,能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和镇痛作用。目前,无痛结肠镜已成为广大肠镜检查者的首选方案。
做无痛结肠镜检查前,充分细致的肠道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检查前3 天应进食低渣、低纤维食物,如白米粥、馒头、豆浆、鸡蛋和面包等。检查前1 天改成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薄藕粉等,同时限制摄入深色、带皮、带籽的食物,以及水果、蔬菜和谷物等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物。如果是便秘患者,可以提前3 ~ 4 天进行少渣半流质饮食,同时服用通便药,尽量排尽宿便。
检查前1 天,患者要服用肠道清洁剂。肠道清洁剂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复方匹可硫酸钠溶液和硫酸盐等。每家医院开具的肠道清洁剂可能会有所不同,服用方法也会不同。一般在开具药物时,医院会有专人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服用方法,并且会提供一张纸质说明,方便患者实际操作时查阅和确认。
患者要根据医嘱,认真完成肠道准备工作。很多患者反映肠道清洁剂很难喝,甚至有人表示喝不下去。建议患者小口慢饮,克服困难,坚持服完。因为肠道准备工作只能靠患者自己,如果因为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给结肠镜检查带来障碍,那势必会影响检查结果和医生的判断。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患者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肠道清洁剂的用量,或联合用药,或通过灌肠等方式,把排泄物清理干净,才能进行检查。
进行无痛结肠镜检查之前和之后,患者还须严格遵守一系列注意事项,以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
检查前:
1. 无痛结肠镜检查要使用麻醉剂,检查前患者要接受麻醉评估,因此检查前患者要准备好病史资料,以便麻醉医生进行评估。
2. 检查时,患者应至少安排一名亲属陪同。
3. 尽管无痛结肠镜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但检查前患者依然可能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此时,患者可向医务人员详细说明自身感受,及时寻求帮助。
检查后:
1. 检查后,由于肠道内存留空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患者可能会经历暂时性腹胀、腹鸣、肛门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气体自行吸收或排出后迅速减轻。
2. 检查后,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头晕、乏力、恶心或呕吐等反应,建议在医院观察1 ~ 2 小时,待结肠内气体排出、腹胀症状消失后,再慢慢进食易消化的流食,并在当天回家休养。
3. 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了活检或息肉切除手术,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并遵循医嘱禁食3 天,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术后1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多卧床休息,饮食逐渐过渡,自第4 日起尝试摄取低纤维的清淡半流质饮食,同时忌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畅通。
4. 若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便血、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5. 检查后24 小时内,不得驾驶车辆,或参与攀高等活动。
无痛结肠镜检查大大提高了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可助力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推广与发展。当前,癌症发病趋于年轻化。我们鼓励大家积极接受体检,特别是那些具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饮食,维护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