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琰
近年来我国的高温天气出现得越来越早,南方高温一旦出现,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而北方高温则往往是阶段性的。高温天气的频次和强度现在越来越不正常,极端高温天气屡破纪录。
连日来,高温酷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挑战。6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以来的高温排行榜,其中前10名都超过了42℃。
随着高温预警持续拉响,大家都在纳闷:今年怎么热得这么早、这么猛?最近几年首次出现高温的日子是不是一直在提前?40℃以上的高温会越来越常见吗?在应对极端天气上,中国已经采取了哪些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李岩在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的“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回放)中分析,近年来我国的高温天气出现得越来越早,南方高温一旦出现,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而北方高温则往往是阶段性的。高温天气的频次和强度现在越来越不正常,极端高温天气屡破纪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表示,现代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和高强度,是由全球变暖等因素引起的结果。未来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40℃以上的高温,因为这种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
知事:连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高温排行榜前十名的地区最高温都超过了42℃。东北地区30℃的炎热天气也在增多。今年为什么热得这么早、这么猛?
魏科:现代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和高强度,是由全球变暖等因素引起的结果。根据之前的高精度数据,例如南、北极冰芯的资料,如今温室气体飙升的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至少是之前的百倍以上。
全球变暖导致了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这使得在降雨过程中出现更强的雨量。与此同时,干旱地区由于更高的水汽需求而变得更加干燥,这表现为“干变干、湿变湿”,即使降雨量增加,也难以改善干旱地区的水分状况。
极端天气事件的能量释放确实令人震惊。例如,我国南方现在的雨带长达1500千米以上,宽度至少200千米,导致地方性降水量达到每天25毫米,最多到100多毫米,降雨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水汽凝结和潜热释放,总能量至少相当于30万颗到100万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尽管这些能量释放不是瞬间释放,而是持续且均匀地分布在广阔的区域内,但它们仍然能够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强风、冰雹和龙卷风。
知事:最近几年首次出现高温的日子似乎一直在提前,是这样吗?为什么会如此?
魏科:你的感觉是对的。今年的高温日,例如中央气象台发布的第一次高温橙色预警,是在6月8日。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3年的首次高温橙色预警一般在6月17日至20日之间。所以,今年的高温预警比往年至少早了10天左右。
极端天气事件的能量释放确实令人震惊。例如,我国南方现在的雨带长达1500千米以上,宽度至少200千米,导致地方性降水量达到每天25毫米,最多到100多毫米,降雨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水汽凝结和潜热释放,总能量至少相当于30万颗到100万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
不仅我们这里的高温预警提前了,美国西南部的高温预警时间也比往年早了大约两周。近日,拉斯维加斯的最高温度已经接近49℃,菲尼克斯(凤凰城)达到了48℃,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更是达到了50℃。这些现象都比往年提前了两周左右。
这反映了全球变暖的趋势。气温升高导致暖季持续时间变长,并向两端延伸。具体来说,春天和夏天的到来时间越来越早,而夏天和秋天的结束时间越来越晚,最终导致全年最高温的持续时间更长。
知事:近年来,我国的高温天气呈现出哪些特点?
李岩:首先,高温天气的出现越来越早。其次,虽然通常认为北方冷南方热,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我这几天在长沙出差,6月18日长沙的最高温是29℃,远低于北京。其实,6月份南方温度低于北方是正常的,因为我国的高温主要先从北方开始,尤其是华北、黄淮一带。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北方没有云层,辐射强度高,升温快。
我国高温的另一个特点是南方高温一旦出现,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而北方高温则往往是阶段性的。例如,2022年8月,四川省因为高温干旱导致水电发电能力大幅下降,高温干旱持续了79天,这是1961年以来最长的一次。而北方的高温天气通常是阶段性的,可能热几天然后下雨降温,过几天再热。
最后,我们看到高温天气的频次和强度现在越来越不正常。极端高温天气屡破纪录,极端低温和非正常季节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也越来越多。例如,北京在三伏天下冰雹,去年房山和门头沟出现的大暴雨。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
魏科:现在的高温闷热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华北地区。全球变暖不仅增加了温度,也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量,尤其是在雨季。这种情况下,同样的温度会让人感觉更加闷热。
在长江流域,夏天本来就闷热,现在变得更严重。而华北地区以往天虽然热,但比较干爽,如今在三伏天也出现了许多闷热的天气,这显著影响了人们的舒适度。
知事:北京6月高温日数已超常年同期,40℃以上的高温会越来越常见吗?未来会出现更严重的暴热和干旱吗?
魏科:未来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40℃以上的高温天气,因为这种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2022年上海有7天超过40℃,而重庆有29天超过40℃,几乎接近一个月,这样的高温天气在未来会越来越多。
而且,全球变暖并不是只针对某个地方,而是全球性的现象。各地都会变暖,甚至北极和南极也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例如,2020年,俄罗斯北纬60°以北地区的最高温度达到了38℃,这一变化非常显著。2022年2月,南极在短短一周内温度上升了40℃,从零下50℃升高到零下11℃左右,大幅度打破了历史纪录。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极端天气,未来会越来越多。
知事:目前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大忙时节,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应当如何减少损失?
魏科: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成。以我老家陕西为例,现在正是第二季秋季的播种和生长季节。然而,一些地区,尤其是重度干旱的河南和山东,可能还未完成播种。在这种条件下,高温的影响尤其显著。如果雨水跟不上,高温会导致地表水分蒸散发增加,土壤变得更加干燥,干旱愈发严重。高温和干旱是相辅相成的,温度越高,干旱越严重;干旱越严重,高温就会愈加剧烈。
如果当前的灌溉措施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到秋粮的收成。因此,当前最紧迫的应对措施是加强农业灌溉。北方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我国是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雨季,往往是不下雨则已,一下就是暴雨。因此,在抗旱的同时,还要防止洪涝。每年这个季节不仅要抗旱,还要防洪。
这种复杂的气候条件需要智慧应对。例如,当预期有暴雨来临时,提前放掉水库的水以防洪,但如果暴雨不如预期,水资源就会短缺。同样,如果预期干旱即将结束,过多使用水资源进行灌溉,但干旱却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后期水资源不足。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农业灌溉,确保秋粮的顺利生长,这是当前的关键时期。
总之,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要求我们在抗旱和防洪之间找到平衡,加强农业灌溉是目前最实际的应对措施。
李岩:从经济角度来看,农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无论是播种还是秋收,都面临着高温干旱等问题的挑战。据报道,由于高温干旱,河南省有超过300万亩土地无法播种,已经播种的作物也面临着抗旱保苗的挑战。尽管灌溉是一种应急措施,但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够轻易实施,特别是那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农民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是缺水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灌溉以保证作物生长。这不仅会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效率,还会增加成本,最终可能导致农民收成抵不上成本,对农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计问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热通胀”,即由于极端天气导致农业生产损失,进而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全球范围内,诸如西班牙的橄榄油和韩国的卷心菜等农产品大幅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凸显了气候风险已经成为当今经济面临的显著挑战,其影响不仅限于当前,还会对未来产生长远影响。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问题,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事:今年汛期的降水情况预计将如何?会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暴热和干旱?
魏科:国家气候中心每年会组织几次汛期气候预测,3月、4月和5月都会进行,因为我国的汛期主要集中在6月、7月和8月,因此是提前一个季度。今年几次的预测基本一致,预计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降水可能会偏多,这将缓解南方地区的高温。
不过,华北地区可能会面临严重的高温问题,因为如果雨带滞留在江南,北部降水偏少会导致晴好天气增多,从而加剧高温情况。尽管有这样的预测,科学认知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因此,我们还需要后续的观测数据来进一步确认。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南方地区的梅雨特征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缠绵细雨,梅雨期间要么暴雨不断,要么高温干旱。这种变化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极端化现象,大气中容纳的水汽增多,使得一旦降雨就更为强烈,暴雨事件增多。
因此,南涝北旱的现象在我国变得更为典型。对于多雨地区,雨量增加但雨日减少,这意味着每次降雨的强度和数量都会更大。而对于干旱区域或干季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水汽,形成降雨的难度增加,晴好天气的频率也会增多。
国家气候中心每年发布的气候变化蓝皮书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特征,反映了我国气候变化的新趋势。
知事:应对极端天气方面,中国已经做了哪些举措?人类可以做些什么?
李岩: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能源主要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的使用不仅满足了电力需求,也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了减少这种排放,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逐年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如风电、光电和海上风电,并逐步减少火电中煤炭的比例。
虽然煤炭仍占据重要地位,但比例下降的幅度是巨大的。尽管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尚未达到峰值,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此外,中国认识到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极端天气频率增加是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国际间合作和协议,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深入行动。技术创新和政策调整在推动节能产品和能效提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短期节能,也为长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国认识到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极端天气频率增加是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国际间合作和协议,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深入行动。技术创新和政策调整在推动节能产品和能效提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短期节能,也为长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个人层面,每个人的行为也能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在夏季使用空调时,通过调整温度来节约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这种意识和行动的积累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至关重要。
尽管每个人的贡献可能微小,但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就能够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魏科:首先是短期措施的重要性,包括有效的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社区管理等。在极端天气发生时,我们能够通过发布红色和橙色预警,提醒户外工作者,并提供避暑等服务,这些都是短期内能够迅速见效的措施。政府和社区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我们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部分。
长远来看,我们需要依赖基础设施,例如长江流域上的大型水利工程,如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等水利工程就大幅度削减了洪峰,减少了长江流域大暴雨的影响。此外,大规模的湖泊恢复项目也至关重要,例如恢复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库容,退耕还湖。这些长期建设项目对于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的准备和应对能力也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得上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的变化,这是确保城市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最后,战略层面上的应对措施也至关重要。例如,“双碳”战略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气候治理,从根本上抑制气温上升趋势,最终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