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导读

2024-07-01 10:05李敏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24期
关键词:安德烈拿破仑战争

李敏

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到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来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作品梗概

1805年,法国和俄国的关系恶化,即将发生战争。然而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决心干一番事业,就提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他期望这场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奥斯特里茨,他在联军与法军的会战中受伤。随后于斯托夫伯爵家,他爱上了充满青春活力的那塔莎,爱情使他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和事业中。俄法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在波罗金塔会战中受重伤。他忽然体会到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过程。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静地走到终点。

与安德烈的故事平行发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尔是个热血冲动、善良真诚的年轻人,凭着继承的一笔可观的遗产,他成了一个得到上流社会瞩目的人物。势利的库拉金公爵便把放荡堕落的女儿爱伦嫁给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向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尔在荒淫的贵族群中屡次受挫。自卫战争中,彼埃尔组织民团并经受了战火考验,后被法军逮捕。在战俘营,士兵中的宿命论和不抗恶的思想使他深受感动。在俄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法军溃败。彼埃尔被游击队救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后,他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的秘密组织。而那塔莎则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艺术特色

1.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

在《战争与和平》中,作者通过对每个人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了他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比如爱伦,她是一个遭人唾弃的角色,行为放荡不检点,因此,她的命运也是悲惨的,始终没有逃离惨死的命运。但最后作者为她塑造的因为男人的选择而卧床不起的情节就是她自我救赎的一种表现,同时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每个人都有反省救赎的机会,不会因为这个人品行恶劣而失去这一权利。

2.历史事件与独特的个人事件相结合

《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事件是以编年顺序排列的。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又与独特的个人事件相结合,宏伟的战争场面的描绘与日常生活的写真相交织,史诗般的庄重叙述和批判家的深刻揭发相统一,从而打破了当时欧洲通行的传统形式,熔铸了史诗、历史长篇小说和编年史的特色。作品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技巧,富有表现力的叙述细节,是成功的长篇史诗小说建构不断向深层突进的代表巨著。

3.鲜明的对比手法

托尔斯泰在主人公安德烈和彼埃尔身上寄托了他对贵族出路的看法。这两个探索型的青年贵族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群众的力量。而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

片段赏析

战场上尸横遍野、伤员累累的惨象,自己头脑里沉重的感觉,二十名熟识将军伤亡的消息,以及自己原来强有力的手臂变得软弱无力的意识,这一切对拿破仑起了意料不到的作用。拿破仑一向爱看伤亡的景象,以为这可以考验自己的意志。这天战场上的可怕景象却压倒了他的精神力量,他自以为具有这种力量,因而高人一等。他匆匆骑马离开战场,回到舍瓦尔季诺土岗。他脸色枯黄、浮肿、阴郁,眼睛模糊,鼻子发红,声音嘶哑,坐在折椅上,情不自禁地听着炮轰,没有抬起眼睛。他怀着病态的忧郁指望结束这场由他挑起而无法制止的战争。人类感情刹那间胜过了他长期追求的生活幻象。他亲身体验到他在战场上看到的苦难和死亡。他头脑沉重,精神压抑,想到他也可能遭到这样的痛苦和死亡。在这一刹那,他既不要莫斯科,也不再要胜利和荣誉。他还需要什么荣誉呢?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休息、安静和自由。不过,当他来到谢苗诺夫高地时,炮兵指挥官要求他再调几个炮兵连到高地,以加强火力对付聚集在克尼亚兹科伏的俄军。他同意了,并命令向他报告这些炮兵连发挥了什么作用。

副官骑马跑来说,奉皇帝圣旨,调来两百门炮轰击俄军,但俄军仍坚守阵地。

“我们向他们开排炮,但他们仍没有动。”副官说。

“他们还嫌不够!……”拿破仑哑着嗓子说。

“陛下,您是说?……”副官没有听清楚,问道。

“他们还嫌不够。”拿破仑皱起眉头,声嘶力竭地说,“那就再给他们一些。”

这个人应负的责任比谁都多。他的理智和良心不仅在这一天、这一小时变得暗淡无光,直到生命的末日,他永远无法理解真、善、美,无法理解自己倒行逆施、灭绝人性的行为的意义。他不能放弃自己受半个世界歌功颂德的行为,因此他也就不得不放弃真和善,放弃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

不仅这一天,他骑马巡视尸横遍野、伤员成堆的战场,他知道这是由他的意志造成的。他瞧着这些伤亡的官兵,计算着几个俄国人抵一个法国人。他自欺欺人,认为一个法国人要抵五个俄国人,并因此而陶醉。不仅这一天,他写信到巴黎,说战场十分壮观,因为上面横着五万具尸体。但后来在圣赫勒拿岛上,在与世隔绝的宁静中,他说他要写回忆录,他要利用空暇来叙述他做过的伟大事业,他写道:

对俄战争是当代最得人心的战争:这是一场明智和有益的战争,是保障人类平静和安全的战争,这场战争完全是爱好和平的、保守的。

这场战争是为了实现伟大目的,结束意外事件,开创太平局面。新的天地、新的工作就可以开展,大家就能丰衣足食,幸福安康。新的欧洲秩序就能确立,只要加以组织就行。

只要这些重大问题得到解决,到处都安定下来,那么,我也就有自己的国会和自己的神圣同盟。在这次各国伟大君主的聚会上,我们可以像一家人那样讨论我们的利益,并像账房向东家交账那样向人民交账。

这样,欧洲很快就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不论谁到哪里旅行,都会觉得像在共同的祖国。

我愿宣布,所有的河流都对一切人开放,海洋是公有的,庞大的常备军要缩编成为各国君王的近卫军,等等。

我要是回到法国,回到我那伟大、强盛、壮丽、太平、光荣的祖国,我将宣布它的国界永不变更,未来的任何战争都是防御性的,一切扩张都是反民族的,我要率领我的儿子一起管理帝国,我的独裁要宣告结束,宪政将要开始……

巴黎将成为世界的京都,法国人将为各国人民所羡慕……

然后,我将在皇后帮助下,在我儿子受皇室教育时期,利用闲暇和晚年,像一对乡村夫妇那样,悠闲地巡视全国各地,接受诉状,平反冤屈,在各处兴建大厦,造福民众。

他命定要担任各国人民刽子手的可悲角色,却自欺欺人地说,他行动的目的是为各国人民谋福利,他能支配千百万人的命运,并能依靠权力造福于民!

他认为,对俄战争是凭他的意志发动的,但可怕的结局并未使他胆战心惊。他狂妄地承担这事的全部责任,而他那丧失理智的头脑还在替自己辩解,说什么几十万阵亡的人中,法国人少于黑森人和巴伐利亚人。

◆赏析

选段选自《战争与和平》第三卷第二部第38节,内容为:1812年,拿破仑撕毁俄法双方的和平约定,公然入侵俄国。1812年9月7日,俄法鲍罗金诺会战发生了,这一天被称为“人类战争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俄方由库图佐夫将军带领,法方由拿破仑一世统帅。小说原本是以第三人称叙事,而作者直接站出来评论拿破仑是“作者独白”式的叙述,这样的评论式叙述穿插在文中,评论与客观描写结合起来,交替使用,有利于全方位地塑造人物形象,凸显小说主题。

猜你喜欢
安德烈拿破仑战争
下期预告 拿破仑:折腾的前半生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被风吹“偏”的战争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拿破仑美言惑敌
他们的战争
通识少年·拿破仑
安德烈的愿望
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