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波中得自由

2024-06-30 20:59:12萧烟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西岛摩托艇特工

萧烟

从肖旗港乘船,十来分钟就能登上西岛,相距大约5公里。

这是我第三次登岛。第一次是“天涯社区三亚版”组织的西岛渔村专访,第二次是二十天前参与“《南华时刊》读者俱乐部”登岛采风,这次活动仍旧由“三亚版”发起,受邀者被冠以一个很有意思的身份:“西岛旅游特工”。有这角色加持,这次走访变得非常有趣,一群特工在美丽的西岛需要随时“潜伏”,也需要随时“集结”;我的编号是“007”,让我情不自禁联系起活跃在好莱坞银幕上的一个有着传奇经历、正直而浪漫的“国际特工”。

西岛,与三亚主城区隔水相望,在水一方。站在三亚湾畔遥望东西二岛,那情形像是两只玳瑁伸长脖子在波涛丛中浮游,游往西天乐土;前方有一尊观音立像岿然屹立,法相庄严,正为它们指渡迷航。当我们乘快艇向西岛疾进时,正前方的西岛更像是一尊巨大的睡佛……东西二岛原名就叫东瑁洲和西瑁洲,“波浮双玳”景观即由此而来;它们底座相连,形成三亚湾与外海的一道岛链,有效阻挡了汹涌海浪,三亚主城区亦因此变得和平安详。

一切,让西岛充满了禅意,我们此行就像走进一个禅境。对于处在快生活节奏的我来说,就暂且挣脱俗务的缠绕,回归于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享受短短两天一晚的轻松放纵吧!

登上西岛

短短五公里水程,隔开了两个世界。

比如这次活动,一场台风带来了些许影响,活动就被生生推迟了两个星期,可见小岛有时很脆弱。即使平时的风浪,对快艇的行驶也都是考验,就像这次穿越,快艇一次次从波峰生硬地跌进浪谷,发出巨大的机械碰撞声……终于到达栈桥,天下太平。

百米栈桥形同从西岛伸出来的臂膀,召唤着游人投进她的怀抱,也容纳了我们这群“特工”,显示出小岛对大岛在地理上的依赖。栈桥两边的海水相当纯净,可看到热带观赏鱼自在游弋,色彩斑斓,有时是一大群忽喇喇游来,同样的外观和体型,瞬间改变方向时也都步调一致,黑压压一片,煞是壮观。更浅的海域,清澈和透明得让人看不到海水的存在……终于登岛,标志性的西岛石刻再次晃过。岛上满目葱绿,摩托艇来来去去,空中拖伞起起落落,游客在椰林间和沙滩上走动,一派祥和。

岛上108亩景区空阔平坦,花木繁茂,热带棕榈科植物那硕大的叶片在风中招摇。景区的建筑,多是餐饮和休憩场地,还有相关配套;电瓶车来来去去,休闲味十足。

客房是特别的灰白色调,房间简洁凉适,让人感觉到些许潮意;我们夫妻二人都是这次临时召募的“特工”,岳母和女儿可作为“特工”家眷随行。女儿来到陌生地方异常兴奋,以致我们中午的休息大受影响。天气不错,一场短暂的小雨,太阳即刻从云层里蹿出来迎接“特工”们。客房掩映在绿林丛中,透过玻璃窗可看到阳光在印度紫檀叶面上的蹦跳,时不时看到飘在天上的拖曳伞徐徐下降。

看来,这确实是一场特别的“特工”体验。

潜水,波光下的幻境

一觉好睡,醒来时,日光在迅速西移。

赶紧出门吧,莫浪费了室外风景;“特工”是分配了任务的,要体验不同的项目,得在规定时间一一完成。

与“毛毛雨”来到就近的海滩,游客正在陆续散去,海滩上行人已不多;每天大约到下午五点,游客就基本撤离。所有体验项目数潜水点最远,先赶去潜水吧!穿过椰林小道,两旁多的是休闲设施,海洋生物塑像不时出现,只是色彩过于鲜艳,排列过于规整。

换上湿漉漉的潜水服、潜水鞋,有点不太舒服。工作人员帮忙装备一番,便咬紧呼吸器,“咚”一声就成了潜藏在深海中的“特工”,窥视的是一个波光潋滟的新奇世界。

这是我第三次潜水,每次潜水都有不同感受,喜欢那种有点虚幻的境界和水中非凡的风景。水中的珊瑚礁感觉虚幻,却异常真实,礁山很有立体感,也有峰顶和谷底,在水中飘上飘下。浏览着域外的寂静,感官亦被灌注一种隔世的凄清。这里的珊瑚褪化得厉害,听说西岛海滩都已辟为珊瑚保护区。这时,身边不断出现各种观赏鱼,五彩斑纹,有时近在眼前,一副要揣摹你心思要跟你嘻戏的样子,待伸手捕捉,刷溜一下就游了开去,有时也是成群结队地来,从身体两侧浩浩荡荡开赴过去。

大海本来就是鱼的世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珊瑚是大海赐予小岛的丰厚珍藏,以至西岛渔村中的建筑材料多是珊瑚石,很有特色。由于渔船出进和渔网拖曳,活珊瑚已很难见到,海滩上的碎珊瑚却随处可见,景区中的珊瑚就显得尤为珍贵。但愿珊瑚生态能得到很好保护,西岛渔村亦能得到很好发展。如今珊瑚好像可以种植了,但愿它们能在此茁壮成长。

水中的虚幻景象,让人浮想联翩,希望这种景象具备可持续观赏性。用嘴巴咬住呼吸器进行氧气补给,久了还真有点遭罪,那就暂且作别这项“特工”任务吧!

暮光中的牛王岛

这群“特工”本来计划要去牛王岛用镜头捕捉日落,无奈天色阴郁,夕阳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忽然天开了,“特工”们紧急集结,调派电瓶车还是耽搁了不少时间。沿途暮光美好,途经牛王岛浅滩,好像看到村民在拜祭海神,这才感觉到了岛上的人烟,或许这已是西岛的公共地界了。

到达连接牛王岛的浅滩,夕阳又变得悭吝,只甩给我们一点点回光。摄影“特工”赶紧在礁石上架起“长枪长炮”,对着夕阳西下的方向投入“战斗”。

这时的牛王岭只有我们这一批游人,异常安静,甚至诡异;只有林木的沙沙声响,还有拂耳的涛声,“特工”的快门喀嚓声显得尤其响亮。夕阳的方向,正好临近南山,那一尊巨大的观音立像变得明亮,海湾一派祥和;远处船只航行,开始有灯光游弋。正当退潮,浅海水落石出,潮水吞吐于岩礁之间,在岩罅深处迸溅出无数珍珠,偶尔溅到脸上,让人感觉到薄暮的微凉。

回看两个山头,黑黢黢伫立在夜光中,两山之间的索桥兀自横在空中;只有这种入夜时分,才能充分感觉到小岛在万顷波涛中的遗世独立。

午夜海滩

回到客房,没多一会就睡着了,喜欢这种旅途的感觉。

一觉醒来,已是午夜十一点半,“突突突”的渔船马达声依稀传来。这时间,是我平时晚上打开电脑开始工作的时间。身在小岛,就这么碌碌一晚,心有不甘,外面有了情况,“特工”自当要出门“侦察”。

于是穿衣起床出门,外面异常安静,小岛上的人们估计都已入眠。穿越过道,走下台阶,只有楼层的摄像头记录了这个“特工”的踪迹。酒店临海而建,走过一片草坪就到达海滩,草坪上的海洋生物塑像在微光中兀自肃立,似乎在等候一点什么动静,椰林之外,涛声在浓厚的夜幕中抬起头,声声召唤。

这是不一般的海滩,对岸摊开了三亚湾夜景,依海而建的椰梦长廊,红光绿影拉伸出一个巨大的半圆,车来车往灯光流淌。有时,依稀见到一组游动的灯光,像汽车的行走,其大小又像滑行的飞机,但是错开了机场,仍旧贴着地平线行进,那就凭借“特工”素质臆测为神秘游轮的航行,因为没多一会,又能在暗夜中依稀看到几组这样的灯光。有时,在远方的天空见到静止的红光,疑是孤星乍现,待红光变粗,才知道又是客机飞来。这时还有接二连三的航班到达,在空中划一道弧线,伴着群山由西而东奔向滑翔的跑道。

这时的西岛,灯光照射之外的物象很黯淡,头顶的天空却能看到微光,有鱼鳞状云朵在安逸地飘浮;云朵之外,则是澄静的天宇,独立于小岛,似乎能听到天宇的回声。超脱物象之外,很容易让人沉入禅境,以另一种思辩穷究起自然的奥理。

这时,一艘渔船拖着“突突突”的原始声音驶过来,强烈的灯光打在我脸上,我期待这个不速之客能直接登陆来到身边;渔船靠近,似乎看到伫立在岸上有这么一个“特工”,忽然折身,“突突突”离开了。这让我失落,真希望乘上这渔船驶进夜幕深处展开“侦察”任务;没多一会又有一艘渔船经过,船头的渔夫正举着网兜,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地将网兜探入水中,就像农民在晒谷坪里撮着稻谷。近处也自始至终停泊着一艘渔船,一束灯光打开着,照亮前方一丁点距离,光线铺陈的海面上有小鱼在密集跳跃,滚水沸腾般的狂欢,浑然不觉它们可能马上会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只耽于眼前的欢娱……岸上,一艘空船停在沙地上,让我徒然产生临渊羡渔的情怀,同时想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渔父词》: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一生崇尚心灵自由,却生在帝王家,稀里糊涂做了君主,却治国乏术,又逢天下统一势不可挡,导致他最终的悲剧命运。他跟很多传统文人一样,在心中有一片领域,容装着江湖山水,对自然性灵无限向往,而现实中无法排解,就陷入无尽的禅思,从此耽于佛学。

本人正在着手长篇历史小说《风起南唐》的创作,尝试剥开李煜悲剧的来龙去脉,恢复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走进一个中世纪文人的内心世界。面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李煜追求的或许就是一剂疗愈心灵的药方,此时此刻,或许正是这剂药方显示出了疗效。

午夜的西岛让人惬意,呈现惊世之美!

这时,整个西岛景区、西岛渔村,还有西岛的山丘,都已经酣然入梦。那么,我这“特工”没必要再搅扰人间大梦,偷窥更多风景,且回房休息吧!“特工”们已约好,第二天凌晨五点集结出外“捕捉”日出。

椰林下,看到游乐设施旁摆着一张沙滩椅,不禁动了心,搬到近海处又坐了半晌,这状态本来就是一种享受,姑且什么都不用去想,静静融入大自然的合唱中,感悟这超越人尘的意境,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拖伞,如风筝一般

经常看到一些景区的拖伞项目,大伞挟着身体,一忽喇蹿上半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像风筝一样在蓝天飞翔,飘来飘去。

“特工”的活动任务,正好有这项目。

这是第二天早上,本来说好五点钟起床去牛王岭拍摄日出,岂料凌晨约三点钟就一直下雨,到五点钟仍旧没有停歇,任务紧急取消。

用过早餐,乘游客还没有大批量登岛之前,赶紧将拖伞这抢手项目先体验了再说。参加过简单的培训,“特工”们挨个体验。看着一个个同伴蹭地升空,感觉特别刺激;他们被大伞快速挟持到大海上空,盘桓一阵,又缓缓地被拖了回来。

轮到我,整个人暂时被色彩明艳的伞体“绑架”了。摩托艇起动,我跟着快跑两步,腾地就飞翔了起来,感觉特别棒;快速行进中,真的像风筝一样在蓝天大海间招摇,岸上的人们迅速变小。

这是雨后,呈现在视野中的海水特别蔚蓝,山丘特别苍绿,近距离的西岛和所处的海域,在俯瞰下色彩变得深沉,或许因为雨后湿度高以致色彩饱和,这俯瞰角度呈现的美也就异常深沉。底下是万顷波光,在高空迎风摊开双手,这一刻,我自由了!

回到大地,女儿见我被突然拖走,竟然哭了一回。她妈妈的体验让给了她姥姥,姥姥这一去一回,她又哭了起来。小孩子面对大人有着天然依恋,就像我们被大伞拖得再远,终归要回到大地。

摩托艇,香蕉船,波峰浪谷的颠簸

剩下的体验项目,就只有摩托艇和香蕉船。

在海滩上围出一片小湖泊,成了摩托艇港湾,数辆摩托艇停靠于此,随时待命。穿上救生衣,“特工”就可以乘船出海,一路有师傅护佑。驱动摩托艇走出这一弯浅浅的港湾,加速起来,很是刺激。今天风不大,却腾起了无数波浪,色调冷郁。驱动小艇前进时不断受阻,方向盘总是把握不住,容易侧滑,然后就是长时间的停顿,很难连贯起来……当然因为不熟练。不过,摩托艇还是驶离岸边好远,来到大海深处,寒波澹澹。

总算体验结束了,回到港湾,来若飙风去若闪电,要练到这重境界,才真正享受到驱动摩托艇的乐趣了。

再就是香蕉船,一组八名“特工”,被一艘快艇拖曳着往海中央挺进,疾行于波峰浪谷间,跟摩托艇的感觉差不多,玩的是心跳。快艇“突突”声中,除了驾驶员,还有专人观察后方的情况发出指令,香蕉船就在他的指令下擦着波浪跳跃前行;兜头一个大浪打来,在人群中开花,我们像接受了雨露沐浴。之后就一直遭遇这情形,转化成了跳跃的心情。“特工”们以这种方式又到海中央“侦察”一番,转了个大圆圈,又回到起点。香蕉船依旧被托到沙滩上晾着,一下子又沉静了。

海岛娱乐项目就这么让人眼花缭乱,充满动感和刺激。

作别西岛

还有点时间,大家再度结队去了牛王岛。

临海小公路,各色海洋生物塑像一晃而过;林荫遮蔽处,海洋风光无处不在地渗透,日光下的牛王岛一览无遗。好在今天多云,不太热,太阳在“特工”的镜头下喜欢捉迷藏,不像上次来到,阳光特别毒辣。不管天气如何,牛王岭风采依旧,海石山盟桥横斜于两山间,桥头的凉亭更像桅杆,牛王岭形同一艘扬帆启航的大船。“船舱”的牛王塑像很显力道,牛劲十足,昂首仰视苍穹。

两天一晚的体验稍纵即逝,中餐后就是作别。“毛毛雨”等“特工”意犹未尽,还要留下来多拍几组照片……

我对这次旅游“特工”的体验印象深刻,对西岛有了纵深穿越,对西岛之美也有了纵深切入。在这个充满禅意的海岛,万顷波光中,让人轻易就能超越于物象之外,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收获到更多的感悟。

谨此记录!

猜你喜欢
西岛摩托艇特工
美丽的西岛
新教育(2022年24期)2022-11-26 10:37:33
西岛渔村旅游文化创意开发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
中国商论(2022年9期)2022-05-09 13:26:29
变身特工
我是特工
谁都别想随便当特工
水上摩托
惊险的摩托艇骑行
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水上摩托艇服功能性设计探讨
4800公里
中外文摘(2015年23期)2015-11-23 01:32:20
西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