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扯与平衡: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30周年文献展的策展实践

2024-06-30 12:10王鹏杰
画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油画艺术家

一、从“现场”到“学科”:展览缘起与主题设定

“复眼与深瞳——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年展30周年文献展”于2023年11月17日开幕,展览地点是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1、2号厅,展期一个月。此次展览缘起于2022年年底,刚就任的油画系主任朱海提议在2023年(适逢川美油画系学生作品年展已连续举办30届之际)举办一次具有回顾性的大型展览。 2012年(“年展”举办20周年之际),川美油画系教学团队曾在苏州美术馆举办了名为“自我生成——来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年的实验与实践”的大型展览,这次的“复眼与深瞳”在某种程度上是参照“自我生成”来筹备和策划的。不过,两次展览面对的具体语境发生了很大差异:10年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有更多自由度,学院体制也不似今天这般追求“安全”。2012年的展览力图展示川美创作群体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学术影响,很少考虑学院的评价体系,以此凸显川美油画系“以创作带动教学”“师生平等、创作自由”的学术特点。近10年来,川美的发展方向不再聚焦当代艺术领域,着力于教育体制内部的学科建设,科研数据是学校最看重的指标,艺术家在艺术现场的个人影响和学术贡献往往被忽视。曾几何时,川美油画留给业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当代艺术思潮的关注与接纳,具有明显的非学院倾向,而今这种学术特征已经淡化。系科学术更侧重于专业建设,但也不愿完全否定艺术现场的鲜活实验,因此本次展览必然要平衡当代艺术实践和学院专业建设之间的平衡。

2023年朱海赴美访学,因此整个展览项目由我主要负责。因本次展览将在学校美术馆举办,所以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被提名为联合策展人,以便配合油画系工作。我直接对接的单位领导是川美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熊莉钧,代理油画系主任耿德法、副主任周杰和马文婷、工作室主任赵文悦和罗乐,几位青年专业教师以及学科秘书等也参与其中。在2023年7月第一次展览筹备会上,工作团队确定在展览之外还要举办一场大规模论坛,借此梳理川美油画近30年来的教学经验,并邀请国内各大艺术院校油画教学方面的领导或骨干教师一起参会。会议将讨论全国各大院校油画教学的特点和问题,希望能彰显川美油画的案例意义,也想通过集思广益找到油画教学在严峻的处境中的可能出路。关于展览题目,我在会上提出的“从现场出发”得到了多数赞同,但并未确定。直到10月份展览主题必须确定之时,领导认为在当前语境下突出“现场”似乎不妥,建议采用我之前拟的另一个题目“复眼与深瞳”,可兼顾到川美油画创作的多元性(创作实践)和深入性(专业建设),而且中性的表述、模糊的立场会减少一些麻烦。论坛主题由熊莉钧、马文婷和我讨论确定,题目为“中国专业美术院校油画联盟教学与创作研讨会”。论坛共4场,单场题目分别为:“学院与现场——中国专业美术院校油画专业教育与川美案例”“学院与现场——中国专业美术院校油画专业教学的交叉与融合”“从教学走向现场——当代青年油画艺术创作的方法与实践”(上、下两场)。除了八大美院同行以外,我们还邀请了在国内比较活跃的策展人及参展艺术家代表参会,兼顾了学院教育和艺术创作两方面。

二、内与外的两个传统:文献梳理与艺术家选择

在第一次筹备会上,我就提出本次展览的出版物要做成文献集,把川美油画教学文献和展览资料进行汇编。本书要展示川美油画的两个传统:油画系内部的教学传统和在社会上表现活跃的创作传统。这两个传统虽有交叠部分,但区别还是很大,尤其近10年来这种分野比过去更加明显。我为文献集所取的题目是“从现场出发”,希望凸显川美油画曾经高扬的学术精神。文献部分主要收录了我与多位前辈的访谈、我和特邀学者的史论文章、一些同事的回忆文章以及我整理的大事年表。川美油画自1992年以来的创作史由尹丹、宁佳和我来书写;庞茂琨、杨述、郭晋、钟飙、刘晓曦、王朝刚、熊莉钧、郑力和马文婷以访谈形式讨论油画系的教学改革和创作流变;李强、熊莉钧、朱海和我以专文形式回顾油画系教学历程,并反思相关问题。所有配图基本囊括了川美油画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较有代表性的图像资料,读者拿到这本书会全面、清晰地了解川美油画的教学传统、创作脉络、学术特点和社会影响。毫无疑问,这本书既是对川美油画历史的梳理和总结,也是面向外部宣传的重要文本。展览开幕后,我发现确实有校内外的青年学者关注这本书。

我对访谈和文章所涉及的历史信息以及讲述者的个人观点尽量不做删改,使这本当时尚未正式出版发行的书成为外界了解川美油画系到目前为止最真实的资料。这本书的所有统筹和编辑工作由我个人完成,所有资料和图片的信息检校由我和几位研究生协力完成。这么巨大的工作量使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日早起晚睡,非常疲惫。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在目前油画系教师中只有我对完整系史有清晰了解,写作能力亦可胜任;其二,在确定参展作品并联系协调完毕后,我才能腾出手集中处理文献集的编辑工作,此时距离展览开幕仅有月余,项目资金到账迟缓、工作团队不断被其他事务干扰也拖慢了工作进度,为了让所有嘉宾在展览开幕时能拿到成书,我只好独自专断处理,这样最省时间。

我对艺术家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需在川美油画创作群体中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主要针对较年长的前辈);其二,需在当下艺术现场有一定活跃度和影响力(主要针对较年轻的艺术家)。参展作品的选择方面,有的主要考虑在历史叙事中的“注脚”意义(能呈现一些成名艺术家的典型面貌),有的则侧重呈现艺术家们新的探索成果。由于川美油画教学历来在材料和方法上保持开放态度,因此参展作品除绘画外,还有装置、雕塑、影像、摄影、行为录像等类型。受邀校外艺术家统统被归纳到“现场之维”这一板块,并用“图像与叙事”“语言与言语”“观念与媒介”3个单元进行大致分类。展览还有另一个板块名为“教学之道”,其中“以创作带动教学”这一单元邀请了一些刚毕业或尚在读书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凸显出青年一代的时代质感;另一个单元“从学生到教师”则囊括了曾参加过“年展”且目前任教于油画系的所有教师。

三、有限的真相:展陈设计与宣传策略

展品除了艺术作品之外,还包括很多油画系的历史文献和教学资料。这方面要特别感谢油画系资料室高琳老师,她几十年来一直妥善保管着油画系的珍贵资料,并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初步整理,使用时比较方便。相比2012年那次展览,本次无疑大大突出了教学面向,对于艺术作品的选择有更折中化的倾向,有可能带来舆情风险的艺术家或作品在策划讨论会中皆被排除了。这样的选择方式使川美油画30年来最激动人心、最具实验性的作品和资料难以展现,展览成了显示“最大公约数”的平台。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展陈设计方面采取了教学与创作相分离的方案,在面积最大的1号展厅中集中展示更接近当代艺术现场气息的作品和较能代表艺术家个人面貌的创作;在2号展厅和两个展厅的过道空间集中展示一些习作和历史文献。为了让观众清晰地理解川美油画30年来的重要历史节点,我在2号厅的带状墙面上将简化的年表配上相关图像,并以线状排列,信息传达直观、清楚。1号展厅中的作品在布展上依照媒介类型、图像主题或形式特点排布,中规中矩,展场效果饱满,颇具秩序感,但缺乏独特的处理手法。针对一些装置和影像作品,我采用了比较醒目的展示手段,但没到出格的程度。这种展示方式跟1号厅整块化的空间特点有关,与作品整体上比较折中化的气质也有关。

虽然造型艺术学院的公众号已运行多年,但为了减少这次油画系的推送内容受到学院的干扰,也为了借机创立油画系自己的宣传平台,我们创立了油画系的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我将文献集中的文章和访谈内容按网络推送的适宜方式重新编排,从展览开幕前半个月开始推送,大约一周发布两期内容。这些内容发布成为本次文献展对外宣传方面较有成效的部分,在网络时代宣传优质内容并引发广泛讨论是必要的。我可以把控内容质量,但每期内容需要面对各级负责人员的层层把关,因此在推送中很多内容都被删改了,个别访谈甚至在正式发布后被删除。审查自然还涉及参展作品,相关部门担心某些作品的展出或网络传播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在展览开幕临近时突然决定更换作品。这让我猝不及防,通过烦琐的协调工作才处理妥当。审查的标准其实并不清晰,审查者的态度有时也模棱两可。在策划和执行工作比较密集的两个月间,这类因“自我审查”和“系统审查”造成的突发性调整发生多次,对展览质量有直接影响。

这次“年展”30周年的系列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学科色彩,展览和论坛议题偏向稳健和温吞。回顾策展历程和展览内容,我认为这是一个寻找“平衡点”的展览,既要显示学院教学的改革线索和多样成果,还要表明川美油画创作群体有着活跃的艺术表达。这样的实用主义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遮蔽历史的真实性,很多有价值的细节被规避掉了。尽管我在文献集和推送信息中尽量保留对川美油画教学和创作实况的揭示和批评,但仍不能扭转整个展览体现出的“温和”与“安全”气质,妥协的痕迹几乎无处不在。2012年的“自我生成”展览主导者李强、李一凡为保持展览的学术品质,曾拒绝多位油画系教师入选,但我们在当下语境中很难实施这样的操作。若将很多同事“拒之门外”,不仅会使本次活动本就不高的工作效率更为低下,还会带来难以预计的人事障碍。作为一名青年基层教师,我无法将个人学术判断彻底贯彻到策划方案和展览执行之中。求真与功利、现场与学科、开放与保守,本次展览和论坛所昭示的这多重张力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当下学院学术的处境和状态。

注:王鹏杰,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油画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