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大一统”体制的创建。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建的时代,大致奠定了国家的版图,国家意识也开始形成,这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十分重要。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不同于过去通史展的做法,整体以大历史串联小专题的方式,围绕“大一统”这个突破性的历史现象,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外交流等6个方面进行阐述。比起陈列,这更像是一部文明史,既有历史汪洋表面惊涛骇浪的社会变革,也有大洋深处静水深流的文明演进。
对于博物馆来说,馆藏文物是最具价值的资源。展览共展出730余件文物。其中,杜虎符、金怪兽等广为人知的文物仅占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文物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为首次亮相,以实现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秦汉部分的区分。在挑选文物的过程中,团队也得到了其他文博机构的支援。像是第五单元展出的一组秦咸阳宫建筑材料,来自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还有一组可以体现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齿轮,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汉文帝霸陵出土的文物。可以说,这一展览充分体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门办展”的理念。
博物馆承担着教育的职能。我们希望让观众记住整个展览,而不单纯是一件件文物。因此,我们重点打磨了展板内容,以期通过概述性文字将文物背后的时代价值串连成线,梳理出文明的脉络。例如在展览第二单元中,团队设置了许多展板来介绍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深刻原因:“统一货币与度量衡”展示了实现“大一统”后全国统一市场的初步定型,“牛耕与铁农具的发展”反映了冶炼技术、耕作技术等“第一生产力”的进步,“汉武帝整顿币制”介绍了六次币制改革为稳定经济所起到的作用,“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则介绍了汉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效果……为秦汉时期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作出了简洁有力的注释。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剧场。做好展览,不仅需要内容上丰富、严谨,审美上也要过关。在展览中,我们设置了9个大型多媒体装置。这些装置均从对展览主题的诠释出发,运用光影艺术呈现出相关主题的延伸内容。诸如在第一单元,多媒体艺术装置“一天下”通过三个维度相结合的显示屏展现了秦汉“大一统”制度一以贯之的成果;第二单元结束处,多媒体互动装置“官山海”,展示了小农经济恢复发展,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而第四单元多媒体艺术装置“德化之”,则讲述了汉字演变的历程以及其对他国文字的影响,更直观地向观众阐释汉字在中华文化圈内起到的纽带作用。我们希望这些装置能够直观展现相关领域的演进过程,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进而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这也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我们推出这一展览的初衷,旨在通过展示秦汉文明的辉煌成就,来增强观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展览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讲述秦汉文明的同时,穿插介绍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演进历程。例如,在介绍秦汉“大一统”时,旁边还列举了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和印度孔雀王朝的扩张之路;在讲述秦汉农耕经济时,旁边则辅以罗马帝国的农业、经济作物与货币的介绍;当展示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时,波斯人的信仰,古希腊、古罗马的主要哲学思想也在展示之列……凡此种种,我们将秦汉文明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视角之下,以期引发观众的思考。我们相信,每一种文明都独具特色,它们诞生于各异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不同的发展条件,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因此文明的演进不可能用一种规律来加以归纳。所以,这种展示方式并非在于比较同时期各地区的文明,而是希望引导观众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从而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