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荷
勇于探索,理想就会变成麦浪,风吹麦香;积极探索,理想就会变成草木,顽强生长;坚持探索,理想就会变成花海,弥漫芳香。探索之路是艰苦的,攀登科学高峰则是永无止境的。他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在攀登科学高峰中实现报国宏愿。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他的名字就已被漫天星光照亮。他,就是中国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钱三强,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湖州的书香世家,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钱三强少年时随父亲在北京生活,上学后,因在篮球方面成绩突出,且有“身强、手强、力强”的特点,于是队友们便给他取了“三强”这个外号。当父亲得知后,觉得“三强”两个字还寓意“品德强、身体强、学识强”,所以就为他改名为“钱三强”。此后,钱三强便如他的名字一样,不仅在学校修品德、强身体,在学习上勤奋努力,还在学习中萌发了“工业救国”的思想。
在学校,钱三强刻苦勤奋,爱钻研。在家里,父亲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尊重他的想法,鼓励他学习工业,实现富强国家的理想。
1930年,钱三强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1937年,钱三强在父亲的鼓励下远赴法国留学。
在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钱三强科研能力突出,科研精神严谨,颇受好评。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钱三强同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因此获得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钱三强回国,开始探索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钱三强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原子能事业中,他主张设立“国家科学院”,参与起草《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党中央决定发展我国的核力量时,钱三强参与制定了原子能发展规划,不仅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协助北京大学等高校培养核工业人才,还在核发展遇到困难之际临危受命,担任中国核弹研究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将合适的人才推荐到最关键的地方,用切实的行动书写出“两弹”研制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