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巧林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新课改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选择和解释,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接着,对于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丑小鸭》一课中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总结了研究的结论和启示。以此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8.003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语文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而缺乏有效教学策略的问题。因此,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丑小鸭》一课为例,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首先,本文介绍了新课改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了选择和解释,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和方法。接着,对于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丑小鸭》一课中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与分析,总结了研究的结论和启示。
本研究可以得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实际可行的教学指导和参考,并进一步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背景介绍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丑小鸭》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它是由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被所有人误解和嘲笑的小鸭子,经历种种困苦和磨难,最终变成一只受人尊重和欣赏的美丽天鹅的过程。这个故事传达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背景介绍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进行《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这个故事的背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这不仅包括故事本身的背景,也包括学生对于这个故事的认知背景。教师了解故事的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背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具体到《丑小鸭》这篇课文,教师需要了解安徒生的生平事迹、写作风格以及《丑小鸭》这个故事的创作背景。安徒生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描绘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深的人文关怀。《丑小鸭》作为一个受到广大儿童喜爱的故事,不仅因为它的情节引人入胜,更因为它的主题积极向上,符合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只有充分了解了故事的背景和学生的需求,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走进这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童话世界。
二、问题分析
在《丑小鸭》这篇文章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几个核心问题。首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其次,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并感受到这个故事的内涵和情感,以及如何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能力方面,教师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学生可能对阅读缺乏兴趣,认为阅读是一种枯燥的任务。其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消化读物,而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弱,容易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内涵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对故事的阅读理解水平和情感体验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有的学生可能更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表面意义,而有的学生可能会深入思考故事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能否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发现自身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环境,他们在故事中可能会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与故事产生共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并为他们提供正面的引导和指导。
三、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法来解决《丑小鸭》这篇文章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同时引导他们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1.小组合作探究
在《丑小鸭》一课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教师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故事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们自己阅读《丑小鸭》的故事,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笔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这样的标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2.设计开放性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引导他们深入阅读、思考和表达。例如,“在故事中,丑小鸭是如何生活的?它的心境又是怎么变化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启发他们对故事内涵和主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3.整合其他学科
教师要将《丑小鸭》一课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在多个学科中全方位地理解和应用故事。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故事用英文进行演绎。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课上,学生可以根据故事的情感创作歌曲等。这样的跨学科整合可以增加学生对故事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4.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制作短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故事。通过多媒体形式的呈现,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丑小鸭》一课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并结合教学策略,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内涵。
1.整合英语课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丑小鸭》这个故事用英语进行演绎。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英文剧本,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通过演绎,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2.整合美术课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绘本或其他插图,然后在美术课上画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学生可以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表现出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欣赏。
3.整合音乐课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感创作歌曲,让学生编写歌词,选择适合的曲调和节奏,并在音乐课上进行演唱。通过音乐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并将其通过音乐表达出来,进一步提高对故事的理解。
4.创设活动场景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场景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故事学习中。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个与《丑小鸭》故事情景相关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进行对话,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情感体验。
5.多媒体技术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短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故事。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通过将《丑小鸭》一课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并结合上述的实践应用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中,教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故事。同时,这些方法也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五、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效果,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评估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学生表现观察
学生表现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教师可以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阅读故事时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理解等。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发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情况,是否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故事中的文字;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他们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和观点的表达。
2.学生成绩评估
在《丑小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估教学效果。这不仅包括阅读理解测试的成绩、作文的质量、课堂小测验等,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丑小鸭》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答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篇与《丑小鸭》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或进行论述。通过审阅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生反馈收集
在《丑小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来了解他们对教学的反应。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其中包括一些与《丑小鸭》一课相关的问题,例如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学方法的评价、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等。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可以收集到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困惑。通过个别访谈,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4.教学成果展示
在《丑小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对《丑小鸭》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还可以帮助他们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这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方式,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以便对未来的教学进行改进。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演讲比赛或故事分享会活动。在演讲比赛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或一个情节进行演讲,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在故事分享会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上述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教师可以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评估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启示,指导他们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以《丑小鸭》一课为例,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在问题分析中,我们明确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找到自己的影子,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总之,通过本研究,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整合其他学科和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通过实施效果评估,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希望本研究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所启发,并为教师提供实际可行的教学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施琦《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文理导航》2023年第9期。
[2] 王希岭《浅谈新课标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年第7期。
[3] 姜璇《新课改背景下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智力》202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