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祥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18.028
随着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居民对畜禽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出更高要求,受市场需求推动,畜禽养殖规模扩大。蛋鸡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属于畜禽养殖领域的主导性产业之一,提高蛋鸡养殖水平可为市场提供足量高品质鸡蛋。蛋鸡养殖受气候影响,冬季气温低,可通过封闭天窗、通风孔等方法对养殖场保温,但空气闷热,又容易滋生病菌,容易诱发传染病,导致蛋鸡生长发育状态差,产蛋品质和产蛋量显著下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蛋鸡传染病诱发因素的分析,通过对常见冬季蛋鸡传染病的症状描述,探讨预防措施与治疗措施。研究内容对冬季蛋鸡传染病防治有指导意义,提高蛋鸡养殖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一、蛋鸡传染病主要诱发因素
蛋鸡传染病类型多,发病机理复杂,蛋鸡养殖领域常见的传染病有支气管炎、禽流感等。蛋鸡遭病原微生物侵染,生理功能异常,抵抗性下降,引发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随着蛋鸡活动、采食等行为发生传播,鸡群大规模暴发疫病,影响蛋鸡生长发育,产蛋能力衰退。一是传染源,环境因素或外界媒介作用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侵染蛋鸡的途径,鸡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传染病。病程具有阶段性,初期病原微生物数量少,侵染能力弱,蛋鸡无明显临床症状,生理活动较健康蛋鸡无过大差异,随着病原微生物持续繁殖与入侵,病症加重。携带病菌的蛋鸡感染养殖场其他蛋鸡,扩大传播范围,爆发大规模传染病。二是蛋鸡对传染病具有易感性,发病程度和传播范围因蛋鸡体质不同存在差异。三是传染病的传染媒介多样化,蛋鸡接触的饲料、饮用水等均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途径。部分病菌通过母体传递至下一代,生存能力强,持续侵害蛋鸡,蛋鸡胚胎可能感染传染病。
二、常见蛋鸡传染病的症状及治疗措施
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①症状
鸡胚细胞、鸡肾细胞感染喉气管炎病毒引发鸡传染病。幼鸡和成鸡是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高发群体,病毒接种后分阶段侵染鸡体,4-6h细胞肿胀,36-48h产生多核细胞体,病鸡初期症状为头颈伸直、呼吸困难,发病中后期症状为咳嗽、甩头,咳出液带血丝,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措施
定期消毒鸡舍,杀灭病毒。根据蛋鸡生长状态,对适龄蛋鸡免疫接种,提升蛋鸡抗体水平。无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的地区,通过圈舍消毒、隔离观察方法预防疾病,无特殊要求不接种弱毒疫苗。疫病流行地区,定期接种弱毒疫苗,增强鸡体对病毒的抵抗力,结合点眼、滴鼻免疫,日常养殖过程中定期消毒鸡舍。
2、鸡非典型新城疫
①症状
鸡非典型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高发时期为寒冷的冬、春两季。蛋鸡发病初期症状以打喷嚏、咳嗽为主,严重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排绿色稀便,部分病鸡表现出神经症状。健康鸡接触病鸡粪便、口鼻分泌物携带的新城疫病毒后遭到感染,引起传染病,部分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也将导致健康鸡患病。鸡非典型新城疫是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蛋鸡养殖产业。
②鸡非典型新城疫的治疗措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优选母源抗体水平高的鸡苗,按蛋鸡免疫计划,对60-120日龄蛋鸡接种疫苗。加强对蛋鸡的健康监测,确诊鸡非典型新城疫后,每100kg水掺1袋氟立佳,同时按1g/kg·bw用量向蛋鸡饲料中掺入清瘟败毒散。按上述用药方式每日1次,48h后病鸡症状缓解,4d后基本痊愈。
3、鸡传染性鼻炎
①症状
冬季气温低,养殖户为维持温暖的鸡舍环境封闭天窗和通风孔,导致鸡舍闷热,容易滋生病毒,蛋鸡患传染性鼻炎。该病以冬季最为严重,秋季也有可能发病。鸡传染性鼻炎潜伏期约5d,发病症状为流鼻涕、鼻青眼肿、甩头,蛋鸡生长发育异常,严重时该传染病导致产蛋率降低70%左右。幼鸡患传染性鼻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鸡传染性鼻炎致死率低,但严重影响蛋鸡生长发育,导致产蛋质量和数量下降,若发病规模大,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②鸡传染性鼻炎的治疗措施
秋冬季节,在保温的同时注重日常通风,使圈舍维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病毒滋生。定期更换饲料和饮用水,清理圈舍粪便,全面消毒,保持良好鸡舍卫生。确诊鸡传染性鼻炎后,采用抗菌药物和中药联合治疗。鸡传染性鼻炎对蛋鸡产蛋能力影响大,药物治疗周期长,最佳方法是对产蛋鸡接种疫苗,在源头上保证鸡传染性鼻炎防治效果。鼻炎三价铝胶苗、鼻炎油剂均是鸡传染性鼻炎的常用疫苗,疫苗的菌株抗病性良好。疫苗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超过35日龄的健康鸡接种0.5mL,4周后补充接种,提高蛋鸡抗体水平。
4、鸡马立克氏病
①症状
细胞结核性疱疹病毒(MDV)感染蛋鸡,引起马立克氏病,症状有三种:一是神经型症状,病鸡采食困难,脱水严重,一肢或多肢麻痹,严重时瘫痪,丧失行走能力,死亡风险高;二是眼型症状,病鸡虹膜颜色异常,可能失明;三是内脏型症状,病鸡羽毛呈灰暗色,缺乏光泽,厌食、消瘦,内脏器官逐步衰竭。马立克氏病属于二类传染病,易感鸡群的死亡率高达100%。
②鸡马立克氏病的治疗措施
马立克氏病潜伏期长,一旦表现出明显病症,病鸡死亡率大幅提高,因此需要加强预防。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马立克氏病预防方法,对1日龄内的雏鸡接种疫苗,进行为期3周的单独饲养,此阶段蛋鸡无马立克氏病后,转移至鸡群统一饲养。鸡舍通风,及时清理粪污,定期消毒,减少病菌与细菌。从外界购买鸡苗时,通过血清检验判断鸡苗是否感染疾病,经检验无传染病后,隔离饲养一段时间,最后将鸡苗转移至圈舍,正常饲养。若条件允许,优先采取自繁自养方式,切断外界病毒向养殖场的传播途径。
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①症状
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病鸡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嘴部张开,鼻腔有黏稠分泌物,发病后12d死亡,此类病症常见于雏鸡。成年鸡感染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后,无明显症状,致死率不高,但疾病削弱蛋鸡产蛋量,蛋清与蛋黄分离,产蛋畸形,产蛋质量和数量下降。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病鸡打喷嚏、咳嗽,病症加重时排稀便、呼吸困难、甩头,此类症状常见于20-40日龄雏鸡。
②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
对蛋鸡接种弱毒疫苗,增强蛋鸡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抵抗力。18日龄雏鸡,免疫方法采用滴鼻、点眼等。8-10周龄鸡,接种H52、H120等弱毒疫苗,分多次接种,加强免疫效果,抗体监测结果显示免疫效果差时,补充接种。维持舒适健康的鸡舍环境,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及时清理粪污。确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采取药物治疗方法,例如肾宝200g/200kg水,呼吸灵100g/200kg水,联合对抗100g/150kg水,每日1次,连用5d。向饮水中添加0.1%碳酸氢钙以及适量VA,还可采用多西环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
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①症状
法氏囊病毒侵染蛋鸡引起疫病,2-15周龄的鸡极易感染,发病迅速,病程短,于短时间内严重危害蛋鸡,发病群死亡率高于60%,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大量蛋鸡死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潜伏期约2-3d,潜伏期症状为畏寒,食欲减退,羽毛光泽度差且蓬松。发病后,泄殖腔周边羽毛黏附排泄物,伴有腹泻症状,部分病鸡垂头,精神萎靡,行动能力衰退,随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持续发展,病鸡严重脱水,体温下降,死亡风险高。病鸡法氏囊肿胀出血,部分病鸡有干酪样渗出物,疫病危害范围可能延伸至肾脏、腺胃等器官,解剖可见渗血、肿胀。
②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以接种疫苗为主,在雏鸡母源抗体水平低时接种疫苗,免疫效果良好。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监测雏鸡母源抗体时,口服1次弱毒疫苗,此方法适宜接种对象为1-14日龄鸡。按照100kg水掺20g维舒尔康的配比调配饮用水,蛋鸡连续采食4d,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严重时,每只鸡肌肉注射0.5-1mL高免血清。加强监测,一旦发病及时治疗,在发病初期注射2-4倍量弱毒疫苗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
三、常见蛋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维持良好养殖环境,加强育雏管理
养鸡场实施封闭式管理模式,禁止未经许可以及充分消毒的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养殖场,切断病毒传播渠道。定期清洁与消毒鸡舍,杀灭细菌、病毒,维持健康的养殖环境。清洁和消毒需全面,饲料槽、饮水器具、圈舍角落等均是重点处理对象。实行消毒制度,每周进行2-3次带鸡消毒和1次全面消毒,消毒药剂应有效,不对鸡呼吸道黏膜产生过多刺激,蛋鸡养殖场消毒药剂包含碘制剂、戊二醛等,定期更换消毒药剂,避免细菌、病毒产生抗药性。消毒方式为气雾喷洒药剂,保证消毒全面,消毒药剂用量合适。蛋鸡饲养管理使用过的工具和鸡舍均要及时消毒,常用消毒药剂有聚维酮碘、癸甲溴铵溶液等。饮用水也可能携带病菌,鸡饮水时进入鸡体引起疾病,用0.01%-0.02%高锰酸钾消毒。
育雏前,对育雏室清理与消毒,育雏前期相对湿度稳定在60%-65%,根据不同育雏阶段对室内环境的要求灵活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期开窗通风,避免育雏室闷热。根据鸡的年龄、体型等分群,提供充足空间供蛋鸡活动,避免病毒在鸡群大范围扩散。提升鸡体体质,抵抗病毒感染。以“全进全出”方式管理鸡场,结束一个批次蛋鸡养殖后,全面清理与消毒,趁着空舍期改善圈舍环境,再进行下一批蛋鸡养殖活动。日常养殖期间,根据养殖条件定期组织消杀,鸡传染病高发季节增加消杀频率,始终维持健康的蛋鸡养殖环境。
2、注重季节管理,减轻蛋鸡应激反应
鸡体温度调节能力有限,若养殖环境恶劣,鸡体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蛋鸡生长发育。鸡本身胆小,易受惊吓,细致饲养管理,避免蛋鸡应激。鸡养殖场气温变化大、闷热或饲养密度高时,均可能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采取鸡舍管理措施,维持适宜鸡群生长的鸡舍环境,减少鸡群应激反应。例如,夏季气温高应降温,冬季气温低应增温与保温,使鸡正常生长,控制病原产生与扩散,降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率,减轻疫病引起的危害。夏季气温高,圈舍温度高于28℃时,鸡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闷热环境影响鸡生长发育,需要调大通风口,加强通风,用制冷设备降低圈舍温度,对圈舍遮阳。中午和下午是一日内温度最高时段,蛋鸡在此阶段的食欲减退,可在晨间5时投喂食物,保证鸡每日采食的食物量充足。向饲料中添加具有解暑功效的中草药,由蛋鸡采食,减轻闷热环境引起的不适感。冬季气温低,鸡体在低温环境中产生应激反应,蛋鸡为抵御严寒倾向于聚集至一起,鸡群拥挤,可能发生踩踏。因此,冬季的圈舍管理重点在于保温御寒,适当加强营养供给,使蛋鸡顺利度过严寒季节。突然的噪音可能导致鸡应激,需要注重噪声管理,使鸡舍保持安静。
春季冷热交替,气温变化大,生长于此环境的蛋鸡容易发生疫病。对于春季蛋鸡传染病的预防,要求养殖人员密切监测鸡舍温度,动态调节温度,减小温度波动,缓解冷热交替现象。观察蛋鸡生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管控。向每千克饲料中掺入150mg维生素C,向蛋鸡饮用水中掺入电解多维,增强蛋鸡体质。科学搭配饲料,营养供给均衡。秋季气候干燥,温度逐步下降,属于蛋鸡传染病高发季节。例如,饲养管理不善容易发生急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秋季饲养管理重点在于控制鸡舍温度和湿度,适当增湿。蛋鸡在干燥环境中的饮水量大,及时补充清洁饮用水。必要时,采用预防性药物预防鸡传染病。
3、规范接种疫苗,提高蛋鸡抗体水平
疫苗免疫是预防蛋鸡传染病的有效方法,鸡场根据蛋鸡生长阶段及时安排免疫,制定免疫程序,规范免疫方式,不可适宜调整疫苗接种时间或调整疫苗类型。H52和H120是鸡养殖业免疫接种的常用弱毒苗,雏鸡的首次免疫宜优先采用毒力较弱的H120弱毒苗,超过2月龄鸡的二次免疫采用毒力相对更强的H52。疫苗毒力不同,免疫时长存在区别,H120、H52分别约2个月、6个月。血清型和QX型毒株基因型是现阶段主流疫苗类型,传统的LDT3-A型、Mass型疫苗与之差异大,多种疫苗产生的交叉保护作用有限,因此合理选择疫苗是保证免疫效果的重要前提,需要挑选安全、有效的疫苗,配合规范的疫苗接种方式,使蛋鸡建立可靠的免疫屏障。疫苗与典型毒株配合产生的交叉保护效果良好,可以根据此组合方案选择疫苗。种鸡的接种应选择可靠的灭活疫苗,经过接种后建立循环抗体,做好对种鸡的疫苗接种能够保护种鸡和雏鸡。
根据蛋鸡品种和养殖地区鸡传染疾病发病情况挑选免疫时间,控制免疫次数,有效免疫。鸡免疫思路是:商品蛋鸡,重点加强产期及产蛋高峰期的免疫,辅以喷雾免疫,尽可能避免蛋鸡在产蛋期发病,经过免疫后的蛋鸡产蛋数量多,鸡蛋品质高,免疫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对于肉鸡,活疫苗免疫次数为每个养殖周期1-2次,在自孵化场进行免疫,尽早完成第1次免疫。对7-10日龄鸡进行第2次免疫,部分鸡养殖地区的鸡传染病发生率高,疫病引起的危害严重,需要在常规免疫基础上额外安排1次强化免疫。对于按规范接种疫苗但免疫力较差的鸡,补充接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
综上所述,冬季是蛋鸡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满足鸡舍保温要求,提前封闭通风口。针对冬季蛋鸡传染病高发及危害严重的问题,需要规范管理方式,及时清理粪污,定期消毒,适时通风,提高饲料供应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接种疫苗,减少鸡传染病的发生。加强鸡群健康监测,对于已经发生的鸡传染病,尽快做出诊断,需要传染病类型、病因、发病程度,采取治疗措施,尽快控制病情,减轻鸡传染病对蛋鸡生长发育的危害。本文提出冬季蛋鸡常见传染病及防治措施,对同仁有参考意义,但蛋鸡传染病类型多,发病条件复杂,本次研究考虑对象有限,后续需进一步研究,提高对各类冬季蛋鸡传染病的防治水平,保障蛋鸡养殖产业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271500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