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立足东西两翼 共建美丽海湾

2024-06-28 09:57:33黄丹雯
环境 2024年5期
关键词:海湾大鹏珊瑚

黄丹雯

深圳,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坐拥260.5千米的海岸线和51个岛屿,其管辖的海域面积达到2297平方千米。

近年来,深圳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以海洋生态环境改善为核心,做实做细美丽海湾建设新举措、新路线。2022年,深圳大鹏湾获评全国第一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立足东西部海湾的特色,深圳坚持“一湾一策、各美其美”,在讲好大鹏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深圳各湾建设经验,继续谱写深圳市美丽海湾建设新篇章。

立足东西两翼特色,

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为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我局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将海湾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单元和行动载体,不断完善美丽海湾建设的长效治理和监管机制。”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和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罗华铭表示。

近年来,深圳以最强的合力、最实的举措筑牢海湾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屏障,实现海湾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以全面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由于东西部海湾自然条件不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立足不同湾区的特色和优势,构建“东西两翼、双翼齐飞”的美丽海湾建设格局。其中,东部大鹏湾和大亚湾—深圳段依托山海交融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基底、浓厚丰裕的客家与岭南文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持续打造宜行走宜俯瞰宜驻足的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型美丽海湾。西部深圳湾和珠江口—深圳段则坚持系统治理,实施陆域—流域—海域一体整治建设,围绕水清滩净清洁美、人海和谐幸福美持续做加法,加快构筑集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都市休闲亲海型美丽海湾。红海湾—深圳段围绕海湾自然生态做加法,守护好风光旖旎的天然沙滩与远离喧嚣的红树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生态自然型美丽海湾。

为了更好地推动美丽海湾建设,加快构建陆海统筹环境保护机制,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完善相关法规体系,以法治护航美丽海湾建设。

“构建陆海统筹环境保护机制,是我市全力推动美丽海湾建设的一大亮点工作。”据介绍,在2021年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特别增加了“海域污染防治”章节,提出加强重点污染物排海控制、实施入海排放口分类管理、开展入海河流环境管理等要求;在2023年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中,则新增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章,强化海域污染防治;《深圳经济特区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中,也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嵌入到海域使用的各个环节。

此外,深圳还通过印发《关于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的意见》,从陆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监管能力提升等方面,创新完善10项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机制,并在2023年实现“东部海域常年保持一类、西部海域逐步消除劣四类”的水质目标。

“除了构建陆海统筹环境保护机制,我们还在陆域—流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环境智慧监管水平、深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到2035年,深圳市全域建成美丽海湾。”罗华铭表示。

加强污染协同治理,

打造水质洁净深圳湾

15千米长的滨海休闲带、108.07公顷的绿色休闲空间、12个不同主题的区域公园……

近年来,位于城市腹地的深圳湾,经过陆域—流域—海域一体整治,实现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如今已成为广大市民亲海临海的网红打卡点。

为了削减陆源入海负荷,深圳湾按照“全流域、大会战”治理思路,实施入海河流综合整治,通过持续开展凤塘河暗渠清淤及沿线截污、福田河综合整治、新洲河红树碧道、大沙河生态长廊等整治工程,明确入海污染物阶段性削减目标。同时,深入推进陆域雨污分流和正本清源改造工作,通过探索实施水质净化厂“按效付费”,推动在达标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污染物。

“对于入海排放口分类管理,我局坚持‘有口皆查、有口皆管,并建立入海排放口‘查—测—溯—治‘设置—备案—变更—销号双闭环长效管理机制。”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行政服务科科长黄继业表示,通过开展入海排口规范化整治行动,湾区沿岸全线无任何入海排污口,仅存46个雨洪排放口,自2020年以来,依托智能化监管系统平台和APP,入海排放口实行“一季一巡”,建立“一口一档”,重点排放口设置二维码标志牌和智能摄像头,实行全天候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湾还建立了海洋垃圾清理长效机制,岸滩垃圾有了“巡查、预警、清理、复核”的闭环管理链条,能做到海洋垃圾“随见随清、日产日清”,全方位打造洁净海洋。

“海洋垃圾影响到的,不只是深圳湾,同时也可能影响香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据了解,为了提高海洋垃圾清理成效,深圳市还与香港建立了深港海漂垃圾事件通报机制。通过两地合作,共同推进从源头减少深圳湾海漂垃圾,减少海上违法倾倒垃圾事件等,并及时开展垃圾预警,降低海漂垃圾对海洋及生态的影响。

“近年来,依托深港合作专班和深港环保合作会议等机制,我们持续开展深圳湾深港合作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圳湾海水水质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黄继业介绍道。

加强海洋生态监管,

打造美丽大鹏湾

位于深圳东部的大鹏湾,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人文景观。在这里,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贝类等游泳生物超过190种,藻类等浮游植物超过130种,珊瑚达到近百种,重点分布区域珊瑚群落覆盖率达到50%,是深圳重要的近海多样性生物资源分布区。

近年来,为改善大鹏湾生态环境质量,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盐田区与大鹏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发力,在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海洋环境智慧监管等方面,多措并举开展大鹏湾美丽海湾建设和海湾综合治理。

2019年,深圳市开始探索构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新模式,率先试点建设国家级的大鹏湾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监管实验区,经过3年的耕耘,初步建成全国首个“空—陆—水”一体化的综合立体监测系统。

“该监测系统通过综合运用无人机等技术精准锁定燃油超标船舶,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可视化显示。”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环境管理科科长陈捷介绍道。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强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是盐田区近年来持续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重点举措。据介绍,通过深度推进港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鹏湾盐田港连续20年位居全球单一集装箱码头吞吐量榜首,并在四年内三次获得“全球最佳绿色集装箱码头”大奖,其岸电覆盖率达85%,100%完成龙门吊“油改电”。

在做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大鹏管理局则是通过深化“空天地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探索构建“海域—流域—陆域”海洋环境监管体系,提升海洋环境智慧监管水平。

“为了及时发现大鹏湾海洋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我们在局内利用可远程调度的无人机智能机场,就能实现每日一次的海岸线和近岸海域全覆盖高频次巡查,平时可以按照固定航线巡查,有特殊情况也可以立马调度无人机去到指定区域。”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自然生态科副科长肖思琪表示。

为了充分发挥美丽海湾建设引领作用,大鹏管理局还构建了可视化、多维度的动态监测智慧系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环境监管网络,实现地表水、近岸海域、生物资源等生态要素的可视、可测、可控。

“无人机监管已经变成我们一个常态化的监管手段了,将无人机巡查发现的海洋生态环境异常情况及时通报、溯源、跟踪、响应,通过强化跨部门闭环管理来提升整个大鹏湾的监管合力。”肖思琪介绍道。

如今,大鹏湾近岸海域水质持续保持优良,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湾区内入海排污口水质全部达标,全域沙滩实现岸滩垃圾清理无死角,海滨浴场达到综合评价优质标准。

加强生境保护修复,

打造生物多样海湾

潜入大鹏湾海底,可以看到一片网格支架,种植人员用胶泥将珊瑚固定在支架的陶瓷“螺母”上,通过“螺帽”将珊瑚固定在海底……这种人工种植的珊瑚,成了大鹏湾海底的“海洋热带雨林”,为海洋生物提供充足的饵料和优质的栖息环境。

近年来,为了提高大鹏湾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鹏新区通过持续保育珊瑚典型生境、强化渔业资源增殖养护等途径,构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我们在大鹏湾打造了全国首个以珊瑚保育为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投放了688个人工鱼礁礁体,推动种植10万株珊瑚,实现海底珊瑚育林。”肖思琪介绍道,近5年,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通过珊瑚认养潜水种植活动,累计种植珊瑚6万余株,大鹏湾区域珊瑚生态系统得到显著提升。

除了加强海洋典型生境保护修复,大鹏管理局还探索形成了珊瑚种植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替代性修复模式,助力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难题。

通过司法介入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治链条,是大鹏管理局打通海洋保护法治通道的一次有益尝试。据介绍,大鹏管理局与公安部门联合印发《大鹏湾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联合行动方案》,会同司法部门签署《关于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加强工作协作的意见》,不断加强生态环保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持续发挥生态环境、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联动优势,创新构建了“责任明确、机制畅通、技术规范、修复有效”的特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例如由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的深圳市某企业倾倒化工品污染河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就是通过珊瑚替代性修复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这也是深圳市首例珊瑚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肖思琪介绍道。

此外,大鹏新区还联合广东海洋大学共建深圳首家高等海洋教育科研机构和国内首个珊瑚保育中心,打造海洋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依托该平台开办2023年中国珊瑚普查广东站,推动海洋科研成果推广转化。

盐田区在珊瑚群落保护方面也不断发力。2023年10月,深圳市盐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国家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4亿元。项目内容包括珊瑚群落生态修复工程,将在小梅沙海域建立珊瑚群落保护管控区、自然岩礁原位种植区、珊瑚礁基种植区、珊瑚种苗规模化培育区,预计2026年后形成30万株珊瑚。

做好珊瑚礁保护修复工作,是深圳市持续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管理机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深圳还编制了《深圳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0—2035年)》和《深圳市沙滩、红树林、珊瑚礁资源修复管理办法》,以“四带八片多廊”生态安全格局为指导,系统推进滨海岸带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逐年实施红树林、珊瑚礁、河口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程,常态化开展珊瑚群落养护修复。

加强海湾共建共享,

打造人海和谐大亚湾

与大鹏湾同属一个类型的大亚湾,也在积极申报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大亚湾坚持“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落户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深圳海洋大学、深圳海洋博物馆等“蓝色重器”,打造深圳市唯一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重点区域——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度假区,签约共建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连续多年举办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帆船赛事——中国杯帆船赛,发展主题娱乐、会议度假、文化休闲、山海探索、水上活动等绿色可持续项目,构建全域文旅版图。

“坚持共建共享,是大亚湾海湾治理的一大特色。”肖思琪表示,大鹏新区通过设立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首创“慈善信托+专项基金”模式,发起红树林保护募捐,利用政府力量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如今,不少生态文明志愿者加入到大亚湾共建共享的队伍当中,聚焦河流治理、垃圾分类、海洋生态等重点领域,通过“守护美丽海岸线”志愿行动、“生态使者”环保流动课堂等一批海洋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项目,助力海洋环境治理。

此外,大亚湾还搭建了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公众参与的开放式自然教育平台,打造省级环境教育基地3家、市级环境教育基地5家、自然学校3家。其中坝光自然学校获评第五批“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推出的“红树宝宝认养计划”品牌活动获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环境教育促进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海湾大鹏珊瑚
半封闭的海湾
看图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人鱼海湾
趣味(语文)(2019年12期)2019-04-13 00:23:20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碧波荡漾珊瑚海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美丽的珊瑚
初识海湾女神
送你一支珊瑚花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