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宁波港和舟山港为创作原型,时间跨度为2000—2024年,讲述了以梁云霄、姚江河、宁海楼为代表的三家三代港口人在省委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的政策指引下,打碎资源瓶颈、突破陆海障碍、打破区域体制束缚、冲破国际技术垄断和行业围堵,完成两港融合,领航世界航运进入中国大港时代,开创全球港口“中国模式”的时代传奇故事。
刘克中
河南遂平人。原北部战区陆军创作室职业作家、编剧,文学创作二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中青年高研班学员,之江编剧村首批入驻编剧。作品有长篇小说《英雄地》《蓝焰兵锋》等7部,电视剧《梦想城》《三泉溪暖》《女儿红》《维和步兵营》及电影《目标战》等16部。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中国大港》
刘克中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4.4/188.00元
宁州国际港口深水泊位专家论坛如期举行,会议大厅内灯光亮如白昼,十几位肤色各异的外籍专家和省、市领导前排落座。梁云霄的脑子嗡嗡地响着,浑身开始冒汗,汗水顺着身体和四肢不停地滑动。姚江河和徐正生坐在梁云霄身边,看着梁云霄紧张的神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关键的时刻到来了。姚子期用中英两种语言宣布:“下面请东海交通大学海事学院罗子坤教授发表演讲。”
罗子坤不紧不慢地走上台,说:“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的演讲将由我的学生梁云霄先生代替发表,他的演讲内容也就是他的毕业论文的核心论述《海山群岛十万吨以上深水大港集群建设》。”
没有人能想到,在国内外海事、港航专家云集的国际论坛上,罗子坤竟然要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四学生代替他发言。
罗子坤的话音一落,众人哗然,他拍了拍话筒,示意众人安静:“对不起,请大家安静。我们举办的这次论坛是帮助东海解决问题的论坛,不是一般的学术论坛。首先要说明的是,梁云霄的演讲代表的就是我的观点,恳请诸位听一听一个海山群岛渔民的儿子对大海、对航运、对港口的理解和展望。谢谢!”
豁出去了!梁云霄在心底对自己说。那一刻,他想起的是父亲梁海生从月塘湾驾驶着万吨渔轮乘风破浪离开东海的情景。梁云霄站定在众人瞩目的台上,望着台下肤色、发色各异的专家和议论纷纷的领导,眼前却只有百船拔锚启航的那个早晨。姚子期站在舞台一侧,冲着梁云霄握了握拳头,向上冲了几下。
梁云霄似乎没把台下就座的这些人放在眼里,他不卑不亢地操作着会议室里的台式电脑,把一张海山群岛的地图用投影仪投到了大屏幕上,图上出现了红线标注过的经过海山群岛的六条国际航线以及和大大小小各个岛屿的交会点。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刚才尼德教授的演讲精彩绝伦,作为他曾经的学生,我由衷赞叹。我只是一名学生,我的目光看不到那么远,但我更关注我熟悉的海山海域。这片海域,向内,它是连接欧亚各国六条航线的必由之路;向外,它是连接中国长江流域,以及运河诸省奔向大海、走向世界的东海之门。它是中国深港大船发展的风暴之眼,更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引擎,关于它的地理位置和时代重要性,我无需赘述,我只说它的现状和我的未来构想,以及它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姚子期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激动,用清晰、纯正的英语翻译着梁云霄的演讲。梁云霄的开场白还算得体,姚子期在梁云霄的一侧一边翻译一边看着台下,很显然,刚才的混乱和窃窃私语已经停止了,专家们开始认真聆听。跟尼德居高临下的演讲相比,梁云霄谦卑的开场白和富有磁性的声音听起来更具有研讨的氛围。省委领导也一边细听,一边点头。
梁云霄继续他的演讲:“遗憾的是,它至今仍然孤悬于沧海之上。因为它的孤悬,我们丧失了集装箱深港码头发展的良机,所以,短时间内它已经丧失了成为新加坡那样的大港的可能了。我们姑且以它孤悬沧海之上作为基础,讨论它在诸如石油、煤矿、铁矿、钢铁、谷物等等大宗商品航运方面的贡献。”
梁云霄点开了电脑上一张张系统的数据表,那是国内生产链急需的能源资源、矿石原料,以及粮食进出口情况的动态数据。接着,梁云霄的话锋转向了未来的可能性。电脑和投影仪替代了原来的幻灯片,增添了论坛的科技感。梁云霄用比较先进的数据建模,推算则采用了国际港口的先进算法。他思路清晰,数据准确,论点鲜明,论据有力。台下的专家看着、听着,不时轻声讨论,会场的氛围空前热烈起来,梁云霄的演讲也渐入佳境,使台下的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梁云霄的演讲和数据分析无疑对专家和领导的触动很大,他的这份论坛讲稿也倾注了姚家父女大量的心血,来宁州前的两个星期里,姚江河、姚子期一直陪着梁云霄充实数据、修改稿件。此刻,梁云霄在台上口若悬河,姚子期在一侧用英语流畅地翻译着,姚江河则在台下看着、听着。这是他多年来积聚的心血,此刻听到梁云霄替他一吐为快,心中十分激动。
“资源优势为海山群岛实现深水大港,以及十万吨以上巨轮出入东海提供了可能性。这里有几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几百公里的海岸线,能建设十万吨以上货轮泊位港口的孤岛有几十个,关键是每个港口背后都有千万吨甚至几千万吨级别商品堆场和仓储的岸线土地纵深。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国际深水码头泊位的问题,海山没有建设十万吨以上集装箱码头的奢求,目前的目标只定在了大宗商品码头的假设上,因为孤悬沧海,尚不能与大陆实现陆海联动……”
台下的专家和领导开始悄声讨论,梁云霄用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翔实的数据支撑了自己的论点,并构建了一个未来深水大港集群的宏阔前景。他的发言落地可操作性极强,引起了省委领导和分管副省长的重视。省委领导仔细听着,认真记着,不时跟分管副省长用目光交流着,点头称赞。
梁云霄结束了冷冰冰的数据分析和干巴巴的论证,转而动情地讲述了一个海山人、海港人对未来的祈盼:
“海山港渴望拥抱大陆,渴望得到来自宁州、海都大城、大港的支持。我曾听说,省里正在论证‘大陆连岛工程,这个工程倘若能够实现,海山港的发展就实现了东海之门的真正打开。它八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既能保障大船的自由通行,也能助力兄弟港口以及内陆江、河港口实现中转码头、中转枢纽、堆场、仓储、物流的水上联动,未来还可能实现江海、陆海、空海的联动。海山人不仅渴望拥抱大陆,更渴望大陆能够拥抱它。很多年前,曾有人提议架设跨海大桥,实现大陆与孤岛的互动融通。作为海山群岛最偏远的落叶岛上一个渔民的儿子,我感同身受,对于海山群岛上的人们来说,莫说架起一座桥,就是从陆地抛来一根绳子,也是我们千年的祈盼。”
讲到这里,梁云霄也动了真感情,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声音,此刻的他已经把稿子放到了一边。他眼前浮现出他逃离落叶岛的那个清晨和自己的遭遇,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姚子期看到了梁云霄的眼泪,省委领导、专家也都看到了。灯光下,年轻男孩眼睛里、脸庞上都是泉涌般的热泪,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之动容。
梁云霄继续他的演讲,基调由悲愤转变为激昂:“如果能按照我以上所述,加快海山深水港口的发展,那么,十年后的海山港大宗商品港口泊位将是十万吨、二十万吨巨轮云集的地方,年吞吐量将突破三十亿吨;如果能结束它孤悬沧海的历史,那么十年后海山港的深水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将突破四千万标箱……日本的横滨港、新加坡的新加坡港、荷兰的鹿特丹港,以及我国台湾的高雄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都将被它抛在身后……”
梁云霄豪言一出,全场哗然。他彻底豁出去了,根本没去看台下那些专家面面相觑的表情。梁云霄用眼神向姚子期示意,决定用英语结束自己的发言,他饱含深情、掷地有声地说道:“海山人总讲向海而生,那是因为他们身处绝境,后无生路。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海山人渴望身后有一个这样的支点,有了这个支点,它真的可以撬动全球航运。”这些都是他的真心话。梁云霄像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把这些话喊出来一样,声音沉稳有力,既像控诉,又像渴求,更像号角。
时光不欺少年。这样一个年轻的、稚嫩的、俊美的、阳刚的少年,用真情和雄心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会场先是宁静的,鸦雀无声,但这个宁静是短暂的,省委领导、尼德相继站起身来率先鼓掌,众人随之掌声雷动。之前没有人能相信,这样的一个论坛演讲,竟然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这里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