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环
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习作表达中,一、二年级以看图写话为主,三年级从写话过渡到习作,没有了图画支撑,很多学生陷入“兴趣不浓、素材缺陷、思路不清”的困境。倘若在习作初始阶段,教师没有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摆脱困境,那在往后的习作教学中,学生必然谈“文”色变,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教学该如何开展?笔者在“无边界”课程建设研究的背景下探寻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局限于语文课程范围,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围绕着语文教作文,围绕着作文教作文,结果发现很多学生的习作出现了内容虚假、记流水账、千篇一律等现象,追其原因,习作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指导模式固化,教学观念陈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见,学科融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整体育人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在多学科知识、能力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观察、探究、阅读、表达的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在三年级习作教学起始阶段,我们可以灵活整合学科间的内容,打通学科间的联系,根据习作要求联结其他学科要素,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习作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三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二年级写话过渡到三年级的习作,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畏惧感和迷茫感,因此在三年级的习作起点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消除顾虑,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语文和美术学科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绘画的优势,设计“先画后写”的课程,让学生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用画笔画在纸上,在教学中相机创设学生画中的各种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画中角色,通过教师的角色渲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写出画中的话。
对于中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语文与美术的“无边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一是写“猜猜他是谁”。学生在写单元习作前,我们可以请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画好人物,图画的背景再增添人物的活动。学生画人物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勾勒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把人物的外貌特征、爱好及品质,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先从人物的整体形象来构思,保持了学生对小伙伴形象的新鲜感,通过语文与美术学科的“无边界”教学的融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学科内容精彩纷呈,每门学科的教学各有特色。笔者执教三年级下册单元习作二“看图画,写一写”时,恰逢学校科学组的教师正在筹划科技节活动,放风筝比赛是活动之一,笔者借此契机,把此次的习作教学与科学学科相融合。学生在科学课上了解了风筝的构造,回家在大人的协助下自制风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自己喜爱的风筝造型,甚至可以在风筝上自由创作。这一活动的开展大大满足了学生放风筝的好奇心,科技节活动场上“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场景就在我们空旷的校园里,而放风筝的主角正是我们的学生。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操场上放风筝的人,注意他们放风筝时的动作以及会有怎样的对话。学生带着目的来参加这次科技节放风筝的活动,体验感非常强。科技节活动落下帷幕之时,笔者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图画,同时联系科技节和小伙伴们放风筝的场景进行写作练习。此次的学科融合活动,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不存在提笔犯难情绪,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日记”。日记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内容广泛,写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是积累习作素材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学第二单元课文时,恰逢国庆小长假,学生会利用小长假和自己的家人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观赏各地的秀丽风景,体会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观察生活细节,记录日常点滴。教师就可以在临放假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通过日记、手绘手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电子手账等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乐趣,留下美好。然后再通过文字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有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在这七天的国庆假期种植绿豆,引导这部分学生以绿豆发芽实验为载体,融合语文、科学、劳动实践等多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二、主题实践,丰富习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就像没有砖瓦的建筑,内容空洞乏味。基于语文学科的广域性、开放性等特点,笔者借“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契机,布置了有关“中秋节”这个大主题下的相关子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深入了解“闽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的小组通过信息技术在网上查找有关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中秋博饼、中秋赏月等资料;有的小组请来音乐教师协助指导演绎闽南童谣《中秋博饼》;有的小组组织小伙伴开展中秋博饼的活动;有的小组开启“中秋月饼DIY”实践活动;有的小组绘画能力强选择绘制“中秋主题画”……围绕着“中秋节”这个主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知识完成了此次“中秋节”主题活动的任务,有效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系列的实践活动,要写有关中秋节的活动时思维不再受限,习作素材也不再只是博饼,学生懂得了从中秋节开展的活动项目去汲取自己所需的习作素材,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千篇一律。绘制中秋主题画、吟唱闽南童谣、组织中秋博饼,学生的习作素材在“中秋”这个主题下的实践活动日积月累,慢慢就多了起来。
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书香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借此契机,三年级的学生阅读了统编教材三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安徒生童话》,开展童话研究性学习,以安徒生童话为主题,多学科联动。学生读了安徒生《人鱼姑娘》的故事,在美术课的教学中,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了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头饰,结合语境给人物设计服装、剪人物形象;音乐课上在音乐教师的帮助下选取适合的音乐创作;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动漫故事创作。多学科的融合,多维度参与童话故事表演的创作,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童话故事里“人物”细致观察的能力,还提升了学生依托画面进行合理想象和补白的能力。在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习作三“我会编童话”,学生在读书节主题活动的实践中,演绎了童话故事,通过读一读,做一做,演一演,再到写一写,学生编童话的能力有效提高,编写童话故事的素材增加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学校科学组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而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教师在教学本单元的习作时可以寻求科学教师的辅助,两个学科进行融合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实验,如“会开花的纸”的实验。课前教师可以先演示科学小实验的过程或者播放实验过程的视频,从而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可以着手实验,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点观察实验步骤。不同学科之间教学知识点的互通、教学思想的互启,可以促使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互动。
三、拓宽领域,落实核心素养
学习从来不是某门学科的事。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本单元习作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教材意在通过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学方法”,让学生完成“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自主生发学习的愿望,并主动调派各种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基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笔者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学校是跨学科学习的第一阵地。校园环境为学生实地观察提供了条件,便于学生近距离观察大自然,观察学校的植物。课前教师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为学校的植物制作名片,向来到我校的外来宾客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为校园植物制作名片”这一真实任务激发了学生关心学校事物、做校园小主人的学习动机。这个学习任务连接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将科学观察和美术知识合理地嵌入任务。
课内阅读《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学生感受、归纳、观察习作的谋篇布局。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卡,完成名片的文字部分,即完成观察习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时我们不仅要细致观察事物,还要把自己观察时想到了什么写下来,这样才有真情实感。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观察记录卡,完成名片的文字部分。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名片,了解名片的图文、配色、形式、材质等特点,对自己的名片进行绘制、配图、美化,完成名片。“制作名片”是一个跨界的大任务,需要利用美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对名片内容进行补充与丰富。学生要自主设计名片的插图,选择合适的配色、字体等,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
从阅读文本到习得观察方法、实地观察和记录,再到名片发表,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除此之外,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以及利用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名片的过程,又体现了语文与科学、美术的交叉与融通。学生在完成名片的过程中其实也完成了一篇观察习作。在制作名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信息、观点、概况、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元评价,提高习作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鼓励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家长参与过程性评价,通过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处理好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的关系,发觉自身潜能,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如何诊治学生习作中的“毛病”,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加准确有效,在学生的作文过程中,笔者在日常习作教学中会趁热打铁,采用多元化评改机制,引导学生互批互改,要求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并对他人的习作做出客观性的评价。笔者会鼓励学生勇于做自己习作的第一读者,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他们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简单的文字说明或者圈画自己喜欢的表情图等,待初步完成自我评价后再对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也在自我修改中体会到了这个道理。除了个人评价,笔者还为学生构建了多元化的习作读者群。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小组成员之间互改,他们可以自主地和小伙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通过交流、询问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交流,不但能够提高批改质量,而且有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学生心理来说,同伴的建议比教师的评语更直观、更易接受。
除此之外,习作教学还可以融合信息技术,把学生的习作转化为电子稿,学生自主“发圈”,班级家长可以对班上任何学生进行留言评价,评价的主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生自评到生生互评再到“朋友圈”家长留言评价建议。立体化的多元主体评价,学生的习作得到了多方的关注与指导,习作评价不再是教师孤军奋战,而是有一群人的并肩作战。学生在多方的指导下,习作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
笔者在“无边界”课程建设的研究过程中,探究有效提升学生习作的教学策略,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活动、多元立体评价能够有效助力习作教学。我们惊叹“无边界”课程的建设,让我们在习作教学探索上一路芬芳,呈现春色满园的喜人景象。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区岳口小学)
编辑:赵文静
注:本文系厦门市第六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指向学力素养的小学‘无边界课程建设研究”(批准号:X65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