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助理”打通高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4-06-27 18:28:24梁媛媛闫超李佳阳
中国共青团 2024年10期
关键词:助理书记志愿

梁媛媛 闫超 李佳阳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无论是疫情防控时期还是后疫情时代,社区志愿服务都是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华中科技大学探索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路径,开展了研究生“社区书记助理”项目,打通高校基层团组织深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选培管送”全流程选优配强

以华中科技大学与洪山区开展时间最久的“社区书记助理”项目为例,从选拔、培养、管理和输送的全流程来选优配强核心岗位志愿者。

选,即精心选聘人才。学校面向优秀博硕研究生以及“青马工程”学员选聘社区书记助理。经由简历初筛、笔试考核和面试答辩三个环节选拔。在笔试考核中,重点关注最新时政热点、政策理论,重视选拔人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而在面试环节中,则围绕政务礼仪、思辨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培,即专业培养人才。学校对通过选拔的书记助理成立专项培养项目组,制定社区书记助理的培养计划,邀请学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老师为助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相关培训,同时邀请优秀社区工作者及往届优秀社区书记助理做经验分享,通过针对性培训,明晰社区书记助理的工作定位,提高书记助理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匹配度。

管,即严格管理人才。“社区书记助理”实行定期反馈制度,所有书记助理每月反馈履职情况记录,涵盖工作内容、所遇问题、心得感悟等,作为终期考核的依据。同时实行团队管理制度,团队需根据每月特定主题在社区至少举办一次主题活动,以图文形式记录并上交。此外,每月需开展一次书记助理全体成员工作交流会,就工作进展、问题及经验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反馈。

送,即精准输送人才。“社区书记助理”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开展民生服务、理论宣讲、创文创卫、治理调研等方面的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青年力量。此外,通过“喻竹计划”“喻骏计划”“星青年”等政务见习及调研活动跟踪培养,帮助研究生更加坚定投身基层的初心使命,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

多措并举夯实青年赋能社区实效

为了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健康发展,“社区书记助理”一开始就以“项目制”的思路进行运作。坚持“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志愿者们要按照五个“一”的总体要求进行深度的总结与回顾,通过深耕和积累,让岗位效能持续发挥。

“一份实践报告。”实践报告应围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即“五共理念”撰写,不少于3000字。

“一次总结研讨。”每位书记助理需要组织一次集体总结研讨,并结合自身半年的收获和感悟,针对社区的共性问题展开分享与研讨,并将最终的研讨结果进行汇编。

“一次理论宣讲。”完成一次社区基层红色理论宣讲,打通党团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次返岗交流。”每位书记助理在挂职锻炼结束后一个月内,需将自己的总结感悟以及学习研讨成果与社区导师进行深入交流,以更好地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次收获分享。”每位书记助理在挂职结束后,需要在本人所在学院党支部进行一次分享,介绍社区治理的“五共”理念,分享挂职锻炼期间的经验和收获。

“五项措施”不仅增强了书记助理对实践活动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的清晰认识,同时激发了书记助理对实践自我评价和提升的主动性,促进了书记助理与社区导师以及其他同事之间建立良好沟通与合作关系,丰富了书记助理对社区治理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并提高了自己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助力志愿服务社区走深走实

实现个体社区需求匹配精准化。以精准服务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一般性评估和重点性评估结合的多轮评估机制,解决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问题。社区提供需求,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由松散型向组织化、由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实现志愿资源有效整合、志愿服务规范有序。

加强校地共建资源链接深入化。充分整合高校、社区、居民等各方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体阵地场所,联合高校开展各类便民利民志愿服务。高校鼓励各学院积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将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相结合,全方位、多元化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提供精准、贴心、温暖的志愿服务。

推动成果转化宣传推广品牌化。致力于打造高校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增加校园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品牌示范效应,进而促进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同时在志愿服务工作实践中,充分借助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来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优秀志愿服务活动。此外,积极挖掘志愿服务先进团队典型和个人典型,与社区联动开设特色团课、特色班会、特色党课,打造社区志愿服务教育专题。

加强校际学习交流合作常态化。加强高校志愿服务校际交流学习,通过“喻竹论坛”等校际交流平台,加强高校志愿服务交流学习,推广高校志愿服务的优秀经验,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进步发展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长期深耕“社区书记助理”志愿服务岗,有力地推动校地联动,将高校的青春力量转化为服务群众、温暖社区、深度参与公共事务的社会中坚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践行育人理念,推动汇聚青年活力,争当社会治理的“排头兵”。

猜你喜欢
助理书记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劫持助理案
自在如风
助理
读书记
集书记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0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上海商业(2016年22期)2016-06-01 12:10:15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