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可增加一段,描写自己身处黑暗中的状态,与后文“光明”呼应,加强扣题。)
“啊,你快来看,绣球花抬起头来了!”
早晨五点半,天还没亮,我房间的门“砰”地开又“砰”地关——我不情愿地在妈妈的吆喝声中起来了。(此处可增加动作描写。)
好好的周末还是要五点多醒,我气鼓鼓地起来,准备找妈妈发脾气。进入初中后,每天起得很早,最近又比赛失利,各种不适应,压得人抬不起头。(“各种不适应”可以展开叙写。)
当我循声来到阳台的时候,被一片淡蓝色的倩影惊呆了。
十几枝绣球花,花朵饱满,一只只花瓣像铁片一般坚硬挺立,却又薄如布般柔软……(小作者意在强调绣球花虽然“柔软”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描写起来却呈现为“软”和“硬”的冲突,特点表现不准确,语言不能和谐统一,且量词使用不恰当)花球呈正球体,一朵连一朵,一个球连一个球,好似盘中的冰淇淋。(“像冰淇淋”的比喻无法体现“充满生命力”的特点,而且不能体现绣球花的美感。可学习《紫藤萝瀑布》中对花儿拟人的描写,写出其活泼可爱)只有微风吹过,花朵的抖动能提醒人们,这是花。(虽然有动静结合,但是缺乏美感。建议多感官表现绣球花的美丽。)
“妈妈,这真的是你昨天买回来的花吗?”我的妈妈是个喜花的人,阳台上摆满了花盆,种满了花,阳台变森林,在这色调单一的都市中,增添了一抹色彩。昨天妈妈下班又带回来几枝绣球花。我看到的时候已经蔫了,叶片是不健康的深绿色,小花有气无力地摊在四周。
“离开了熟悉的生存环境,移植到新的环境、新的花盆,会不适应,但是花朵看似柔弱却也有神奇的力量。”妈妈有意无意地说着,还好像在说花,也好像在对我说着什么。(此句中存在缺少主语的现象。)
想来,(增加细节,分析上文的那些“不适应”其实是可以克服的)所谓的不适应,不过是自己没有主动去改变,而是消极地蹉跎着时间,于是在挫败之中越陷越深,失去了生命的韧劲。
太阳出来了,周围的背景突然变亮,仿佛有十几盏聚光灯照向这里。
雪亮的阳光照在绣球花上,又反射到我的眼里,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比照片还清楚,永远无法抹去的景象。(是什么景象?此处可细致描写“阳光下充满生机的绣球花”)它们昂着头宣示着:再恶劣的新环境也无法打败一朵脆弱但生命力顽强的花。
生物学家都知道,花本身不会发光。但有些花,确实在有些人的生命里发过光。(此句结论启发性不强,可有可无。)
这一群可爱的绣球花就像是落在我生命里的光,驱走了黑暗的迷雾,劈开了我生命的混沌。我知道,再恶劣的新环境,也同样无法打败生命力顽强的人。(可以模仿《三体》写个漂亮的主旨句,点明主旨,有力结尾。)
升格指导
升格前的作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选材切题,构思精巧,但是本文的细节描写存在对“物”的特点把握不清、无法写出其蕴含的精神品格、局部描写不和谐、美感不足、欠缺细节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修改建议如下:
1.抓住特点,体现美感。第五段想强调的是绣球花虽然“柔软”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原文“像铁片一般坚硬挺立,却又薄如布般柔软”却将其呈现为“软”和“硬”的冲突,“物”的特点不准确,使得美感不足。此外,作文除了描写绣球花的视觉效果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动作、嗅觉、触觉等描写,多感官呈现绣球花的美。
2.刻画细节,写出神韵。作文第五段写道:“花球呈正球体,一朵连一朵,一个球连一个球,好似盘中的冰激凌。”“像冰淇淋”的比喻无法体现绣球花具体“美”在哪里,应加强对其细节的刻画,以突出绣球花与众不同的身姿;倒数第三段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景象”也应细写,将“我生命中的光”写得更突出,更亮眼,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3.对比烘托,突出主旨。作文前半部分缺乏对“黑暗”状态的描写,使得后半的“生命里的光”有点单薄,如果增加对“黑暗”的描写作为铺垫,可以起到对比烘托的效果,突出作文主旨;绣球花在刚被买回来时“叶片是不健康的深绿色,小花有气无力地摊在四周”,后文可增加对于绣球花“抬头”之后旺盛的生命力的描写,深化对比,突出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