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周欢
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人才管理正演变为一种新趋势,引领未来人才培养的新方向。高等教育通过大数据提质个性化教育、数字平台助力实践教学、网络技术优化远程教育的方式,以数字化技术重塑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通过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底线思维、技术更新与教师培训的创新思维和技术依赖与教育公平的系统思维,以数字化技术应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新挑战;以数字化技术作为高校与社会的强大连接器,以智能化发展完成高校管理的数字化新使命,以关键性要素实现培育系统管理数字化,构筑高校大教育、大格局,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数字化;科技;高校;人才培养;现代化
一、前言
2023年2月,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我国也随即发布了《教育基础数据》和《教师数字素养》等数字背景下的教育行业领域的标准[1]。特别是在高校人才培养领域,数字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无限可能。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引发深远的变革。这一变革首先体现在教育资源可获得性和共享性的显著提升。数字化技术为在线学习平台注入新活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丰富且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成功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还为教育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尖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得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从传统到现代:数字化技术重塑高校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融合,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两大技术的结合为高等教育带来深入理解学生学习模式、兴趣及潜力的更大可能,从而为其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与职业发展指导。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2]在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彻底改变教师看待学生和教学的方式。
(一)增质提效:大数据提质个性化教育
通过对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教师不仅能查询和了解学生成绩,而且可以深入研究其学习行为、习惯及参与度。这种深度理解使教育者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AI在职业规划领域的运用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分析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复杂数据,AI能够预测未来的职业走向与机会。这种前瞻性的信息对于学生选择专业和规划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大数据与AI在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海量的教学与科研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揭示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这些技术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使他们能更及时地互动与交流,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
借助由数字学习能力、数字素养和数字创业心智构成的数字能力的概念模型[3],大数据与AI为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挑战。高校应积极探索并应用这些技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育质量,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潜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职业发展规划。
(二)虚实融合:数字平台助力实践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环境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高校教育中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正在引发一场革命。这些技术不仅为教学方式提供更多可能性,还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创建仿真的学习环境,VR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技能。例如,医学院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进行手术模拟,工程系学生可以进行机械操作模拟。VR技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现实(AR)技术在高校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AR技术可以将数字信息或虚拟内容叠加到真实世界中,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立体的学习体验。例如,地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AR技术查看虚拟的地球模型,生物专业的学生可以观察虚拟的细胞结构。这种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这些新兴技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也提升了教师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总之,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正在为高校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三)资源布局:网络技术优化远程教育
随着科技的迅速演进,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运行模式,尤其在教育领域,其影响力更是无可替代。网络技术正在引领远程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篇章,突破地域和时间的束缚,极大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教育,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网络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能接入网络,学生便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这种灵活性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教师,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网络技术也打破了时间对教育的限制。传统教育模式通常以固定课时安排教学,学生的学习进度必须与课程安排保持一致。而在线学习平台的出现,使得学习时间更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灵活安排,自主掌控学习进程。同样,共享录播课程也受到欢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回放或暂停课程内容,方便快捷地掌握知识。网络技术也打破了资源垄断和圈层限制,为海量教育资源的跨界共享提供便利条件。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打破地域、时间和圈层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自主性。
三、数字化新技术:高校人才培养的变革力量与新挑战
在信息时代,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而言,保护学生数据安全与隐私不仅是法律义务的体现,更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高校应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包括制定详尽的操作规程,明确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还要对数据使用者的权限与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高校能够有效地降低数据泄露与滥用的风险,确保数据的合规使用。
(一)底线思维: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对于保护学生敏感数据至关重要。对于个人的身份信息、成绩单等敏感数据,高校应采取加密处理措施。这样即使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遭到窃取,也无法被非法访问或篡改,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加强数据访问控制与审计工作同样关键,对于任何数据的访问请求,高校应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检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同时,对数据访问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行为,防止数据泄露或滥用。另外,定期对学生数据进行备份与灾备也是必要的措施,有助于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通过灾备方案的实施,高校能够提高学生数据的可靠性与完整性。最后,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宣传工作不容忽视。高校应让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高他们的数据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培训与宣传活动的开展,增强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数据保护职责。
(二)创新思维:技术更新与教师培训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教师角色及其职责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变。为了应对这一转变,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作为高校教师的管理单位,高校在为教师提供专业素养提升和培训发展机会方面承担着重大责任。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打破了教师作为知识唯一来源的格局。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教育领域的高速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定期提供教师培训和进修课程。课程体系可以遵循“理论-技术-实践”的思路来设置[4],这些课程应涵盖数字化技术的多个方面。例如,如何利用数字设备进行教学技能的提升、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课程准备以及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在线沟通等。通过这些培训和进修课程,教师可以掌握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分享有助于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从中获取灵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术研究深入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系统思维:技术依赖与教育公平
数字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突破了传统的教室和教材的限制。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和在线课程等途径,随时随地学习各种知识。然而,在某些地区,由于网络覆盖不足或设备缺乏,学生根本无法接触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无疑使他们在获取教育机会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因此要“把统筹开展数字乡村共性建设与本地资源禀赋的个性建设有机统一”[5]。除了地区差异,经济条件也是影响数字化教育资源获取的重要因素。一些在线课程和数字化教材需要付费购买,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缺乏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而无法参与到数字化教育中,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使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高等教育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这些问题。首先,高校应加大对数字化教育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率和设备配备率,使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数字化教育资源。其次,高校应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学习机会。最后,高校还可以开展培训和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育环境,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关注不同地区和经济条件的学生在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来缩小这种差距。
四、智慧未来已来:数字化技术重塑高校大教育大格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度影响并改变着各行各业,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数字化技术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不远的未来,这种影响将更加深远。
(一)数字化技术:高校与社会的强大连接器
利用大数据技术,高等教育机构得以实时捕获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的精细信息,从而精准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一举措不仅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为契合,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此外,大数据技术还深度解析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与习惯,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进而优化教学质量。云计算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借助云计算技术,高等教育机构得以实施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极大地拓宽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不仅减轻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充分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云计算技术也在数据存储和管理方面展现出高效性。通过云计算平台,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云计算平台所具备的强大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智能化发展:高校管理的数字化新使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通过智能化分析,学校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生活状况,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增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为校园安全管理开辟新道路。实时监控学生的进出校园情况,不仅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数字化技术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学校能够高效地管理课程和教师资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智能化的教学平台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方法,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学校的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数字化技术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学校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学生需求等关键信息,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简化管理流程,还为学校节省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使学校能够更专注于战略性的人才管理任务,提高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
(三)关键性要素:实现培育系统管理数字化
利用数字化技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变革潜力和空前的进步机会。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高校应积极挖掘和利用这一技术的潜力,以寻求更深层次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目标是培养具备高度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为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注入强大的新动力。一是建立数字化人才管理平台。高校应搭建一个集招聘、人事、教学、科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人才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的整合与信息共享。二是推进数据治理工作。高校应强化数据治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以保护师生个人隐私。三是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高校应重视提升师生的数字化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例如,开设数字化办公、在线学习等课程,使师生掌握必要的数字化技能。四是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高校应持续关注数字化人才管理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数字化平台和管理流程,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五、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本身的不断迭代和进化,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高校内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增强个性化教育水平和提升智能化学习体验,更体现在为教师提供更为专业、优质的培训课程和为学生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综合智力服务。此外,数字化技术也将在推动校企合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校企之间搭建桥梁,开启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数字化技术的联结作用使企业能够更直接、深入地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习机会和实践场所。高校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适时灵活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供应与市场需求的精准适配。综上,数字化技术已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型与突破,它重塑高校人才培养新路径、应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新挑战和构筑高校大教育、大格局,通过高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和高智慧服务的持续迭代,不断催生新的教育理念,产出新的教育成果,引领未来高校人才培养新方向,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新战略。
参考文献
[1]周欢.前景·质素·路径:ChatGPT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3(05):40-48.
[2]于语和,周欢.数字时代图书馆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五维审思[J].图书馆,2024(03):97-105+111.
[3]徐巍.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1(01):157-160.
[4]程星晶,蒋学勤.大数据下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策略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7(08):174.
[5]周欢.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的前提、困境及路径探究[J].新经济,2022(04):46-51.
基金项目:1.2023年度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考察”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XDJ2023B070);2.2023-2024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数字化赋能高校全周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GJJG604)
作者单位:杨雪,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周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责任编辑:张津平、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