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扬
1945年4月,新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党校礼堂首演后,在革命群众中掀起风暴,红透了延安。1946年1月,《白毛女》又在张家口市进行演出,引起巨大轰动。
剧本执笔人贺敬之(见上图,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在张家口留影)曾在接受采访说,其时,《白毛女》前后演出三十余场,但仍未能满足观众要求,在停演期时纷纷要求加演。《晋察冀日报》更是对这些演出进行了报道:“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至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剧本和演出的感染力,不说也可想而知了。散戏后,人们无不交相称赞。”
张家口(原察哈尔省省会)是我党解放的第一座省会城市。从1945年8月至1946年初,坚持抗战的各支红色文艺队伍从全国各地出发,跋山涉水,奔赴张家口支援文艺建设。贺敬之跟随艾青带领的五十六人的华北文艺工作团,也于1945年11月抵达张家口。到达张家口后,《白毛女》的剧本较之延安时期又经过了一次重大修改。回望《白毛女》的创作历程,贺敬之深刻感到,这是一部在一次次修改和演出中不断完善的、由解放区人民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
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关于“白毛仙姑”的故事,最初由熟悉晋察冀边区生活和此故事的西战团(全称“西北战地服务团”,综合性文艺团体)成员邵子南执笔,但因形式过于陈旧,在剧组试排时受到鲁艺院长周扬的严肃批评。一年之后,贺敬之受命,开始执笔重写剧本。
当时的贺敬之刚过二十岁,并没有去过晋察冀边区,他找了许多对该地生活熟悉的同志请教,又尽量在回忆中搜寻个人过去在农村生活的材料,并请更多同志参与到故事情节的讨论中。
贺敬之后来回忆创作历程,说许多老百姓常常热心来看排演,提出许多好意见。这正说明“新的艺术为群众服务,反映群众,通过群众,群众是主角,是鉴赏家,是批评家,有时是直接的创造者”。
《白毛女》演出以后,观众纷纷来到剧组发表意见。有一次,贺敬之去食堂打饭,炊事员一直跟着他说黄世仁不枪毙不行。
《白毛女》是一座光辉巍峨的红色文艺里程碑,所有为其奉献过心血和智慧的群众,都会被镌刻在上面。作为其剧本主要执笔者的贺敬之,自然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