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涛 陈链 叶倩
前言
在重庆江津的长江之畔,坐落着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名为白沙。据相关资料记载,白沙至今已有近2000 年的历史。北宋年间,白沙建镇,随后因其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停泊条件,商贸不断发展。清朝光绪年间,由于“官办运输”,白沙成为渝川黔交界地区的中转口岸,促进了当时的场镇商贸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1938 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白沙成立重庆市户口疏散白沙指挥所,此后一批机关、工厂、学校纷纷迁建来此,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白沙因其独特的山城街巷风格与巴渝民居特色,成为重庆重要的影视基地,剧组在此先后拍摄了《江姐》《重庆谍战》《一九四二》等影视作品。
数千年来,白沙因水而兴,使其更具开放交流的特征,既承载了巴渝城镇本土居民的生活,也聚集了众多外来移民和抗战名人。在这里,南北文化和东西文化得以大交流、大融合,使得白沙镇文化一度呈现出异常繁荣、人才辈出的景象。
一、川东渝南长江流域的工商重镇
(一)繁荣兴盛的工商产业
据《蜀海丛谈》卷一记载:“白沙场在江津县域上游90 里,亦临大江,为川省著名巨镇。产酒最富,商贾云集,又为川盐销黔运道。”
清初,随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白沙成为渝川黔交界区著名的产粮区和四川著名的米粮集散市场。白沙盐业、酿酒业兴起,白沙烧酒驰名四川,远销湖北、贵州等地。各地的移民,互以乡谊联名建庙,修建了多个行业会馆,如酿酒行业的“杜康庙”、屠宰行业的“张爷庙”、纺织行业的“机仙庙”、米帮船帮的“王爷庙”、饮食行业的“詹王庙”、金属铸造业的“五显庙”以及“川主庙”等。
重庆开埠以后,随着资本买办进入白沙,各类洋行分行、商会等相继设立,白沙棕丝业、猪鬃业等逐步发展,工商业兴盛,市场繁荣,名列四川四大重镇之一(江油中坝、江津白沙、渠县三汇、金堂赵家渡)。抗战爆发后,随着一批机关、工厂、学校内迁至白沙,市镇经济情况日趋繁荣,纺织厂、棉纺厂,酒精厂,水电厂等机器工业在白沙兴起,国家、地方、私营银行达10 余家。白沙凭借通达四海的水路运输,成为川东渝南长江流域的经济、交通、农副产品加工、物资集散中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川东名区”。
(二)四通八达的货运通道
白沙北迎长江,西靠驴溪河,物资多靠木船运输,设有朝天咀货运码头,鱼市口正码头(客运码头)。由于水路交通方便,集镇周围的25 个乡镇,川南和黔北毗邻几个县的土特产云集白沙,通过水运又送往重庆、泸州等地销售。每逢三、六、九赶场时期,白沙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群,形成20 多个市场,售卖300 余种特产,商肆繁荣。在白沙水码头赶场的农民,营销的商人在酒馆、茶馆喝五吆六吵闹不绝,说书唱曲艺,清音绕梁,谈生意,摆龙门阵,调解纠纷的川流不息,充分展示着市井百姓人间万象。
除此之外,白沙还拥有9 条古道,与贵州土城、贵州习水、合江白怀场、綦江、永川、泸州、重庆府、璧山、江津县城相连接。古道均以石板大道为主,宽约三尺,运输有盐、糖、酒、老姜等食品,也有百货、香烟、瓷器、绸缎、布匹等货物。四通八达的古道与水运航道,联系重庆、贵州等地,汇聚了不同人群,加强了文化交流,同时也与白沙工商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艰苦卓绝的抗战精神培养地和输出地
(一)抗战时期的文化大后方
白沙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是抗战时期四川文化四坝之一(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外省文教单位、文化名流纷纷内迁。1938 年至1945 年间,白沙先后创办、迁入了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四川服务团、重庆女子师范学校、川东师范、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19 所中等以上院校,18 所小学以及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国民政府审计部、国民政府财政局、农本局等文化单位。
同时,郭沫若、许泽珩、蒋复璁等文化名流学者云集白沙,各类抗日活动、教学和学术活动盛况空前。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吴伯超在白沙指挥了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史无前例的万人大合唱。此外,还涌现了卢前撰写的《白沙镇歌》,碧野创作的长篇小说《没有花的春天》及散文《奔流》等优秀文化作品。白沙还拥有业余评剧研究社、青年文化服务部,教育部第三巡回戏剧教育队等各种社团,以及各种报刊,成为长江上游以及重庆抗战文化第一重镇。总的来看,位于战时首都重庆近郊的江津白沙,聚集了大量的院校和文化机构,荟萃了著名的文化科技人士,是抗战民族统一战线重要的政治舞台和文化舞台。
(二)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抗战遗址群
战时位于重庆近郊的江津白沙,聚集了大量的院校和文化机构。据调查,白沙古镇抗战时期遗留的抗战文化遗址大部分已毁,现存的抗战遗址有26 处(表1),类型有文化教育建筑及附属物、医疗卫生建筑、名人故居、碑刻、学堂书院等,是重庆分布集中、门类齐全、文化价值高的抗战遗址群,在江津区乃至川渝地区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现存抗战遗址中,有11 处列入白沙抗战遗址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为市级文保聚奎书院,4 处为区级文保,9 处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 处未列级。
总的来看,白沙古镇现存抗战遗址整体保存较好,但修缮、保护程度不一。其中,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经过专业维修,建筑结构基本稳定,且维持了原有风貌。受到多年的风雨侵蚀,少部分建筑的木制构件有所损坏、石材有所风化。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和未列级的遗址整体保存相对较差,有的出现了建筑体残缺、墙体倾斜、木构件腐朽、屋面漏雨等情况。在利用情况上,部分遗址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植入了使用功能,如高洞电站1946 年建成后,一直使用至今,发电功能良好,设备也不断完善;张爷庙按照保护要求修缮完毕,现作为教育基地和地方展览馆使用;鹤年堂在2006 年进行了白蚁治理、大木构件归位等维修后,基本恢复了原貌,现主要作为讲演、演出使用;还有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旧址现作为江津区图书馆白沙分馆使用。
三、近代山水城镇营建理念的理想载体
(一)依山面水、坡形延展的空间格局
白沙古镇选址在长江和驴溪河两水交汇之处,古镇从码头起,依山势而建,沿长江呈线性展开,与大旗山融为一体,形成靠山面江的地理空间格局。
白沙古镇现今的整体空间与形态,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古镇的核心地段是朝天咀码头至东华街、民生街一带,是最繁华的区域,沿着街道排布的众多建筑,形成带状空间布局。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白沙镇规模的扩大,古镇依大旗山山势,向南拓展,形成南北向的文峰街、石坝街、高家坳街等主要街巷。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契合地形高差,形成了鳞次栉比的民居建筑群。从远处看,白沙建筑随坡而建,沿着江面延展,错落有致,总体形成依山面水、坡形延展的空间格局。
(二)一字引领、纵横交错的街巷格局
古镇临江而建,形成纵横交错的街市。白沙古镇共有街巷65 条,现保存完好的古街巷有民生街、东华街、文峰街、吉祥巷、石坝街、黄泥咀街、高家坳街、板板街等,全长约2500米,至今保存着清末民初的风格。
位于古镇核心区域的民生街、东华街沿江东西向而走,南靠山、北临江,形成一字形的街巷形态,引领整个古镇的发展。街道宽约2—5 米,DH 比①在0.5—1 之间,是古镇各类商业活动、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与甘棠坡、七贤街、凤鸣街、桂花院、翠屏院、月亮井等小巷相连接。
位于古镇西南区域的文峰街、吉祥巷、石坝街、黄泥咀街、高家坳街则顺其地形高差,南北向拾阶而上,斗折蛇行、蜿蜒曲折,宽约2—4 米,DH 比在0.5—1 之间。这些街道大多形成于民国时期,两侧分布着若干抗战遗址,包括夏公馆、国民政府审计部旧址、第四中山中学班旧址等。
四、不同地域建筑艺术融合的集中展现
(一)巴渝民居与移民建筑的融合
从白沙古镇现有的建筑遗存中可以发现,具有巴渝建筑代表性特征的吊脚楼与穿斗式建筑是场镇的主要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巧妙地利用上下起伏、高低错落的地形灵活布局,显得层次分明,充满了巴渝人文的质朴感。
整体来看,沿江的传统建筑,或以条石砌墙基,或用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楼。从江上看去,一排排吊脚楼高居危岩之上,幽深狭长的街道两侧,居民门户相对、悠闲自在。缓坡之上的传统建筑,无多少深宅大院,也无雕梁画栋,或穿斗结构,或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房屋朴素真实,和谐亲切。从建筑类型来看,有民居、祠堂、会馆、庙宇、戏台、吊脚楼等多种巴渝传统历史风貌建筑。从建筑风貌来看,民居建筑融合了外省移民建筑的元素,如张爷庙采用了双重式十一滴水封火山墙,“德庐”采用了走马转角楼+ 圆穹式封火山墙的形式,均体现出徽派建筑、巴渝建筑相互融合的特点,砖雕石雕工艺十分精湛。
(二)传统制式与西式风格的融合
清朝以来,随着重庆开埠,西学渐进,1921—1929 年之间,白沙镇内中西合璧的建筑层出不穷。当时的建筑在遵循巴渝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借鉴大量西式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包括欧式洋楼、工厂作坊与公共设施等。
白沙众多历史建筑遗址多在当地民居、宗祠、庄园等优秀建筑的基础上,考虑战时实用、快建使用的要求,结合西式现代风格简单改造而成。代表者如鹤年堂,建于1928年,占地面积830 平方米,建筑面积900 平方米,土木砖石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屋顶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19.96 米, 进深9 间36.83米,堂高12.98 米,外观仿日式建筑,内结构仿罗马歌剧院建筑,作为当时聚奎中学的大礼堂使用,号称川东第一大礼堂。清末,邓家在溜马岗建造一幢洋房,是仿罗马式古建筑,有彩柱43 根,甚为壮观。1910 年,邓鹤丹在聚奎主持修建仿日式木结构教学大楼,以石作柱,为两层教学楼,被称为“石柱洋楼”。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相互融合,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形成白沙独特的建筑风貌。
五、白沙古镇的现状保护问题
白沙古镇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建筑保护状况差,保护任务较重。白沙古镇的许多遗址为结构简单的砖瓦、土墙,由于白沙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加速了木构建筑的糟朽腐烂以及石构建筑的风化过程,土木结构的建筑极易受潮、虫蛀、腐朽,遗址本体保护技术难度大。其次,白沙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推动,能够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但也导致群众参与度不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开发利用不成系统,经济活力尚未体现。白沙镇的遗址点多面广,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的展示宣传游览体验体系,如同散落的珍珠,还需一条线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白沙古镇的抗战文化、教育文化、商帮文化众多,但缺乏主题形象塑造和响亮的宣传口号,没有进一步研究文化的整体形象和代表,使得其在众多巴渝古镇中泯然众人。
古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缺乏相互呼应。近年来白沙古镇旅游开发强度较大,大规模的城镇建设带来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对历史环境造成破坏。其次,古镇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总体规划契合度不够,需要将各类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用地布局、交通支撑体系、市政支撑体系、旅游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六、白沙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结合上述的分析,为更好地彰显白沙的独特价值,实现从“点”的保护延展到“面”的保护,建议结合白沙历史资源空间分布聚集情况,建构点、面结合,体现历史、科学与艺术的保护空间体系,实现精准管控。同时,基于文化功能重要性的角度,探索展示利用措施促使其既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又能为白沙的保护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建立白沙历史资源保护框架。首先要挖掘白沙的多元文化价值内涵,梳理出不同类别的文化价值载体。其次,系统分析文化载体与山水格局、视线廊道、街巷格局、资源要素的空间关系,进一步明确各类保护要素,制定保护管控要求。最后,基于保护要素名录与管控要求,搭建白沙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数据平台与保护台账,以此作为白沙古镇整体保护与开发的基础。
构建白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体系。借鉴业界历史文化监测评估经验,基于对白沙古镇的历史价值与资源特性的充分认知,从建筑群体—单体(空间格局、群体组合、建筑单体),环境建设(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社会结构)等方面建立监测评估框架,并持续开展年度监测工作,实现对古镇的动态跟踪与保护。
结合资源类别因地制宜地制定活化利用对策。根据白沙的历史资源分布情况、建筑风貌、街巷格局等因素,细化多个功能组团,植入相适应的现代化功能,打造文化IP。如在布局餐饮、休闲、娱乐等常规项目的基础上,植入非物质文化作坊、精品住宿、体验娱乐等功能,集中展现白沙本土文化生活的氛围的产品,还原白沙老家的生活,再现家的乡愁韵味。利用夏公馆、张爷庙、国民政府审计部旧址等,建设抗战主题文化博物馆、展示馆,开展沉浸式演出等,打造“抗战白沙”“影视白沙”等文化IP。依托聚奎书院,建设教育博物馆,吸引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及教育的专业机构,设置国学讲堂、周易学堂、礼乐研究等专题研修课程,打造国学教育文化产业集中区。与此同时,可通过梳理现状资源、历史建筑与街巷的关系、山水景观与资源点的空间关系,结合功能分区打造多条旅游主题线路,提供多种选择。
结语
漫步在白沙古镇中,回顾千年古镇的变迁历史,感受古今交融的人文魅力。名人题刻、历史建筑、民间工艺、戏曲歌谣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诉说着白沙古镇商贸繁荣、文化发达的深厚底蕴。如今的重庆,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这些拥有巴渝独特的建筑风格,吸纳了湖广、江浙等地的文化内涵,寄予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文追求的古镇正逐渐走向没落,期望通过对白沙古镇特有价值的凝练,现状保护问题的挖掘,保护与发展策略的制定,能够焕发白沙活力,助推重庆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编辑+ 王旭
参考文献
[1] 廖雪梅. 江津区白沙古镇 依托抗战文化 打造百亿级影视城[N]. 重庆日报,2023-08-29 (008). DOI:10.28120/n.cnki.ncqrb.2023.003850
[2] 张莎莎. 基于文旅品牌形象塑造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重庆交通大学, 2022. DOI:10.27671/d.cnki.gcjtc.2022.000553
[3] 牛翊童. 区域交通规划模型及应用系统的设计研究 [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 3(11): 113-114.
[4] 余珍. 重庆古镇群空间结构识别及规划策略研究[D]. 重庆大学, 2018.
[5] 欧阳桦. 江津白沙朝天嘴码头 [J]. 重庆建筑, 2017, 16 (07): 65.
[6] 王顺琴.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 聚焦抗战文化 精心做文章 [J]. 党建, 2015, (08):49.
[7] 罗怡立. 抗战时期江津白沙文化区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作者简介
詹涛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创新中心工程师、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设计研究工作。
陈链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工作。
叶倩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文学学士,现就职于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从事规划公众参与、科普传播研究工作,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