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插画师李聪颖:用画笔揭示自然奥秘,传播博物之美

2024-06-26 05:00安红
伴侣 2024年6期
关键词:博物绘画植物

安红

李聪颖自36岁起涉足绘画领域,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尝试,最终专注于植物绘画。她将户外掉落的果实、种子以及昆虫残骸视为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礼物,并坚信每一枝、每一叶都有自己的故事,且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在过去这些年间,李聪颖为多部博物类书籍创作手绘插画,作品频频参展并获奖。同时她撰写的“博物手绘”系列文章超过百篇,在新媒体平台上也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本文主人公李聪颖

李聪颖的插画作品

顺应生活,必有奇遇

李聪颖自幼生活在豫北黄河南岸的邙岭脚下,她的家就坐落在上山的小路旁。因为成长在农村,李聪颖对泥土、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母亲曾告诉她,山上有一种植物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名叫“软枝”,其根部具有药用价值。只要挖出其根部,剥去中间的硬芯,晒干后便能作为药材出售。于是,李聪颖便拿起小铲子,开始在山野草丛中“寻宝”,但翻山越岭后所找到的“软枝”却仅有二三十根。这些黄白色、皱巴巴的根部,粗细与吸管相差无几,去除硬芯并晒干后,重量甚至不足半两。

除了热爱自然,李聪颖还喜欢用小棍子和小石头随意涂鸦。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暑假,她有幸跟随一位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老师学习过素描。虽然只学习了一个月,但这对她来说却是难得的艺术启蒙。老师注重培养李聪颖的观察能力,常对她说:“绘画不仅仅是手的运动,更是心灵的感悟。在落笔之前,你要先学会用心去观察、用语言去描述你所看到的一切,只有这样,你的画作才会充满生命力和真实感。”老师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刻在李聪颖的心中,成为她今后绘画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2001年,李聪颖大学毕业后进入辽宁省葫芦岛市科技馆工作。在工作中,她巧妙地将科普知识与戏剧相结合,创作出深受大众喜爱的科普剧,并通过魔术表演为科教活动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可她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主动将科技大篷车引入乡村,把科教活动深入校园。

尽管李聪颖的事业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但她的内心深处总感觉缺失了什么。直到2014年初夏,她有幸读到北大博物学传播者刘华杰的《博物人生》和《天涯芳草》两本书籍。《博物人生》中提到:“博物,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为李聪颖带来了新的启示,她认识到,无论职业、年龄或生活状态如何,只要拥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就能像博物学家一样去生活。

受到启发的李聪颖,开始将儿时的绘画热情重新点燃,同时,她对自然的记忆也逐渐苏醒。她选择以植物为主题进行博物手绘创作。相较于难以捉摸的活虫活鸟,植物不仅随处可见,而且便于持续观察。两个月后,她在离家不远的葫芦岛龙背山森林公园中,意外地再次遇到了记忆中那株开着小紫花的植物。这时,她才知道这种在乡间被称为“软枝”的植物,正式名称为“远志”。

博物绘画,重塑人生

2015年末,李聪颖以“远志”为创作起点,开启了她的艺术之旅,这也成为她2016年“野花”系列的首篇作品。为了提升绘画水平,李聪颖购买了与植物绘画相关的专业书籍进行临摹,同时还向专业老师请教,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艺。长期在科技馆工作的经历,培养了李聪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她不仅对画作的美观性有着高要求,而且非常注重对植物结构特征的准确表达。在博物绘画中,科学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李聪颖除了需要观察植物的细微之处,还需要掌握植物的分类知识。通过翻阅植物图鉴、与画友交流以及野外实地考察,她对“博物”一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博物学,这一源自古罗马时期的学科,在中国曾一度被翻译为“自然学”,而这也正是“热爱大自然”口号的起源。出版于1856年的《博物学家》杂志中有一句话,至今仍被很多博物学爱好者提起:“没有哪一种研究比博物更迷人,一只昆虫就能激起我们心中情感的涟漪,还有田野里的花、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在地球表面缓缓挪动的生物们……”李聪颖对此更深有同感。

在未出现专门识别花草的应用程序之前,李聪颖每次外出时都会随身携带一本植物图鉴。无论是在小区内、单位楼下,还是远至数百公里外的山区,她都会观察、学习、描绘所遇到的每一种植物,沉浸在它们独特的生命历程中。在东北寒冷的山野之中,金黄色的侧金盏花静静地绽放着。当午后的雪开始融化,这朵花显得更加艳丽,甚至引来了授粉者。李聪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后发现,授粉者并非蜜蜂,而是与苍蝇有着亲属关系的食蚜蝇。由于其体型较小,人们常常容易忽视它。经过进一步的学习,李聪颖了解到,气温较高时,蜜蜂才会外出活动;而气温较低时,食蚜蝇的传粉活动则更为频繁……

大自然的怀抱中,不仅藏匿着无数引人入胜的奇妙景象,同时也潜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危机。有一次,李聪颖在观察桔梗的过程中,不慎被潜伏的毛毛虫所伤,其痛苦难以言表。待疼痛稍有缓解之后,她凭借记忆将那只引发事故的毛毛虫绘制得纤毫毕现。出于好奇,她深入研究了这种生物,得知其成虫阶段名为“中华绿刺蛾”。

出于对野花的珍视,李聪颖选择将玫瑰花作为观察对象。她以植物学家的严谨态度,将玫瑰花的花瓣、花萼、雄蕊、雌蕊逐一分解,并细致地描绘出每个部位的形态。她更是长时间追踪观察同一种花,用画笔捕捉它们从含苞待放到播撒种子的每一个生命阶段。

植物与昆虫、鸟类之间的互动同样令人着迷。例如,花椒凤蝶的幼虫习惯于栖息在北京常见的花椒树上。它们拥有萌萌的假眼,身体柔软且富有弹性,当用手指轻触时,它们会伸出Y型的触角来自护,极具趣味性。

之后,李聪颖的绘画题材不再局限于花花草草,她开始描绘各类蝴蝶在树上的活动场景,记录它们羽化成蝶的壮观过程。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李聪颖学会了自我调和与满足。有时,她会在闲暇之余认识20种植物,并花费10小时进行绘画;而在忙碌的日子里,即便没有绘画,她也能泰然处之。

博物之旅,奇妙邂逅

突然有一天,李聪颖接到某出版社的电话,邀请她为《燕园草木补》一书绘制插图。书中记录了北大校园内的众多花草。令人惊喜的是,该书的作者竟是知名作家刘华杰,同时也是《博物人生》一书的执笔者。这样的缘分让李聪颖觉得非常神奇。

后来,李聪颖慢慢有机会接触并结识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博物爱好者。她与这些志同道合的博物爱好者们共同探索自然,参与各类博物活动,如徒步山林、收集自然标本、聆听讲座等。由于她在自然博物主题手绘领域的出色表现,逐渐在博物圈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最终,她决定前往北京,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社《博物》杂志“草木春秋”专栏的专职作者。

李聪颖倾向于在同一幅作品中描绘两种以上的物种,这源于她细致的观察和理解。她发现,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生物紧密相连。无论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还是与之邻近的大树或昆虫、真菌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李聪颖希望通过同时呈现两种以上的物种,来更准确地揭示出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

除了观察与绘画,李聪颖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博物学的传播上。随着在博物圈内名气的增大,她频繁受邀前往各地进行公益讲座,并深入学校为孩子们讲授博物学课程,引导他们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多年的经验让李聪颖深知,树林中的野花、清泉旁的浆果、树冠上跳跃的小鸟,这些自然元素都能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再通过不断的提问和交流,逐渐深化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对于成年人而言,参与博物课堂虽然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回报,却能够让人们领略大自然不同层次、无穷无尽的美,进而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并激发保护自然的内在动力。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博物绘画植物
博物馆奇妙页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Forbidden Money
植物罢工啦?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植物也疯狂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