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好好学过文学理论,为遮丑,往往避虚就实,爱用大实话遮掩自己理论上的贫乏。比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应是四十年前了,文场的前辈茹志鹃李子云招呼当时的青年作家和批评家们到西湖畔聚会。这次聚会据说对1985年以后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影响巨大。记得那时我还算年轻,入道不久。而与会的其他青年作家和评论家皆是当时文场的翘楚,几乎每个人对创作的动向都是熟知的,开会前似乎也凝聚了太多思想的能量,所以各个才情迸发宏论滔滔。比如关于小说叙事的“多样化”问题、文学批评的传统与创新问题、“语言”问题、现代主义问题,等等。也恰因为文学发展到了那儿,作家的情感和思考聚积到了那儿,时代的思想火花也在争相迸发。此外,那一时期,还有一个因素不可不说,那就是欧美现代主义带给中国文学界的震荡未息,拉美的“文学爆炸”又轰然而至。对生命状态的质疑,对思考世界方式的质疑乃至对艺术表达方式的质疑,成为了所有有创造力的作家们不得不面对的困局……那年我就“滑头”了一次,呼吁作家们“换一种活法,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写法”。不料到了三十年后,到了2015年,依然有研究者提及这次座谈,对所说的“三个‘换’”予以肯定,认为它“喊出了一个作家力图契合文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呼声”。窃以为当年所言,若有些在理,也不过“歪打正着”。时间又过去十年,年华老去,似乎缺少了当年的激情与使命感,却又多了几分“坐到摇椅上慢慢聊”的体悟,忽觉是不是可以为文学找到一种更臻醇厚的概括,或也更接近创作心理的本质?——文学,不过就是和读者去分享你生活的滋味。
相比之下,这种滋味的分享,或许比那三个“换”,更贴近于创作个体的内在需求,也更使我们的创作成果,呈现个人风格的魅力吧?
北京文学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