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马玉玲 桑永菊
临床多以口服、经导管输入形式完成肠内营养,经导管输入包括鼻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胃管、胃空肠造瘘管等。在众多肠内营养支持途径中,鼻空肠管适用于不宜胃内喂养或存在胃排空障碍的患者的营养支持,在床边即可完成,可降低误吸等并发症风险。
大分子聚合物
可采取自制匀浆膳形式制作营养剂,如将豆浆、牛奶、蔬菜、鱼肉等食物加适量水研碎,制成匀浆膳;可选择大分子聚合物制剂,其中含有维生素、脂肪、糖、蛋白质、矿物质与水。
配方制剂
基于氮源进行分类,肠内营养剂可以分为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基于营养组成进行分类,肠内营养剂可以分为要素制剂、非要素制剂、组件制剂及特殊制剂。
危重症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均要接受营养状态评估,主要评估方案如下。
基础测量
身体质量指数是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身体质量指数不足18.5时,提示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身体质量指数不足16时,提示患者进入严重营养不良状态。此外,还可通过体重评估患者是否出现营养不良,如3月内体重自然降低幅度>5%,或6月内体重自然降低幅度>10%,提示患者出现营养不良问题。
血清蛋白检测
检测血清蛋白,如转铁蛋白、前白蛋白、C -反应蛋白、白蛋白等。若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则存在营养不良问题。
腹泻
受营养剂高渗透性、营养液温度、鼻饲管放置位置等影响,肠内营养支持可能会刺激胃肠蠕动,诱发腹泻。在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营养时,可依据由高至低原则完成灌注。此外,还要利用加热器对营养剂进行加热处理,待营养剂符合温度要求后再输注。
便秘
临床应用的肠内营养剂多为少纤维、少渣的易吸收物质,因此长期接受营养支持治疗者易发生便秘。医护人员可在营养剂中增加膳食纤维,如加入可溶性纤维素,有助于增加患者便量、便次,进而预防便秘。此外,危重症患者要尽早开展肠内营养,并增加水分摄入量,以刺激胃肠蠕动,预防便秘。
恶心呕吐、腹胀
在创伤、感染、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波动、胃肠蠕动减缓、胃排空延迟等问题,还可能会继发消化功能障碍,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前,医护人员要辅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并循序渐进地开展肠内营养治疗,以提升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必要时可予以促胃动力药。
高血糖
肠内营养过多、输注方式不当、输注速度过快等均可诱发高血糖。医护人员要科学选择营养剂,并注意调控输注速度。此外,对于存在高血糖风险的危重症患者要每隔4~6小时监测1次血糖。
吸入性肺炎
昏迷、体弱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易发生误吸、反流,患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较高。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要将患者床头上抬30°~45°,并在喂养前调节置管深度。
误吸
误吸是指食物进入声带下气道,常见误吸物包括饮料、食物、细菌、鼻咽分泌物或唾液等。医护人员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危重症患者误吸风险: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抬高头部;做好患者口腔管护工作;降低镇静剂使用剂量;将导管移至正确位置;予以促胃动力药,增强胃肠耐受性。
营养管阻塞
在管道冲洗时间不足、用药不当、营养泵失灵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可能会出现营养管阻塞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危重症患者营养管阻塞风险:予以流食;在输注药物时,若存在丸类或片剂类药物,研磨成粉末状后再输注;用药前后及误吸前后用温水冲洗管道;调控输注物pH值,确保pH值≤5。
若已出现营养管阻塞问题,需立即用温水冲洗管道,随后用胰酶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再次冲洗,最后再用温水冲洗一遍,以保持营养管通畅。此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营养管口径有助于预防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