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风起。
在秋的光影交舞中,我想起一群人,一群伴随我成长,给予我力量,虽隐匿山海,但时光洪流却冲不散的铁路人。他们倚着岁月的脉络,心怀赤子之心一路前行。
及笄之年,我向慕一群雄姿英发的铁路人。
家住武功火车站旁边的我对铁路有种别样的情怀,儿时,老家的房子就在铁道线下,抬头即见火车,觉得轰隆、哐当而过的火车就是奔向未来的星辰大海。
记忆中经过的火车,大致分成三种:货运棚车、绿皮或红皮客运列车。我是孩子王,经常带领一群“虾兵蟹将”在火车站附近玩耍,每当客车驶来时,我们蹦跳着朝火车上的旅客挥手、敬礼、嘟囔着“Hello”、嗷叫着“你好”。更好玩的是,靠窗的旅客看到我们,也会跟我们挥手,虽然现在来看当时的行为傻乎乎的,可也正因为旅客的回应,引发了我对铁路行业的向往,有种莫名的兴奋和温暖。
内心深处对铁路最深的印象,是武功站上的铁路工作人员。他们当中大多是退伍军人,铁路系统又是半军事化管理,整体精神面貌让人肃然起敬。我经常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挺拔笔直的身板,一袭配着领花的藏蓝铁路制服,戴着金边大檐帽,英姿飒爽的形象在我内心深处种下了铁路梦。
弱冠之年,我遇到了一位很有格局的铁路人。
13年前的我是一个刚上大一的学生,从西安到拉萨298块的硬座票钱是我干5天兼职攒起来的。在进藏的Z165列车上,我遇见了一位姓霍的退休铁路人。当时,过了格尔木的凌晨,我突然一抬头,看到天地被一道红彤彤的光隔开,连绵不绝的山脉特别震撼,那一刻,我感觉天地同在。此时我邻座的一位老先生突然站起来,凝视窗外,表情肃穆深沉,他站立了许久。当火车翻越可可西里,日光透过翻滚的云层洒在雪山顶时,我看见他落下一行泪。我默默地递给他一张纸巾,他说:“小姑娘,有时间没,给你讲一群铁路人的故事。”我说:“好。”
1945年出生于商洛一个小山村的他,1964年入伍,分配到铁道兵第十师参加青藏铁路一期建设。他说:“有这样一群老铁路人,战争年代能奔赴疆场、英勇战斗,和平年代深藏功名、投身铁路建设。在空气稀薄、气候严寒、物资紧缺、地质复杂、岩石松散破碎等重重艰辛中,他们不畏艰难,勇闯难关排险情,经过数年日夜奋战,追逐云巅,成就了一条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戈壁新城格尔木的一条天路,但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路上。”
1984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通车。2001年他申请加入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工作,2002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与铁路相濡以沫的几十年里,他的战友、兄弟们,从戈壁到雪山,隐身于万千铁路人中,一路遇四季,用生命在旷野之境烬明。
他说:“从事铁路的人,都希望中国铁路一路铁流滚滚,一路金戈铁马,卧听风雨,冰河洗甲,气势如虹,战胜一切艰难和挫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当火车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口时,我们舍不得眨一下眼睛。连绵不绝的青山草甸,倒映在措那湖上的云层,念着箴言转动的经筒,偶尔可见赶着牦牛回家的牧民,都是我们话语的源泉。后来我们聊到了羊卓雍错、大昭寺、拉萨河谷、茶卡盐湖,聊到了甘南,又聊到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红石青旅、江河湖海、古镇沙漠……他的故事及他所走过的路,他与铁路无法割舍的情怀,点燃了我双眸盛满的耀色,这位姓霍的铁路人给我上了人生第一堂百科全书的格局见闻。
花信之年,我师从一位无私奉献的铁路人。
2013年我进入西安火车站上班,与冯跃进签订了师徒协议,他成了我的师父。他是一个执拗无私的铁路人,是我入路的第一位导师。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手持一本《技规》,逮着年轻人就讲业务,他总会说:“铁路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你们责任重大啊!”
那时我刚上班,师父三天教会我“七折法双笔头画全国铁路示意图”,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陇海线等错综复杂的画法,我10分钟就能画好。师父每天让我交10张详细的全国铁路示意图,然后背10页《技规》,再谈谈对铁路发展的看法并预测下一步规划。西安火车站出站口的工作人员,除了四个“90后”,其他师傅差不多都在不惑之年和知命之年徘徊,大家一起上班,彼此之间更多的是长辈间的体恤和家人般的关怀。
师父从事客运工作45年,见证了西安站的日新月异,从对铁路有记忆开始就收藏五湖四海的火车票,有纸板车票、软纸票、磁介质车票等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票证。他说:“车票是征程的历史。”他给我讲车票背后的故事渊源,这些车票见证着旅客相聚离别时的情感。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国家百年巨变。
师父知识渊博、专业技能高超。他能从先秦诸子谈到唐宋元明清,从九天揽月聊到五洋捉鳖,而且他总是慷慨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组织协调,宽慰、鼓励、引导新工,帮助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的开始,如同面朝大海等待春暖花开一般。
对于我来说,师父是铁路人,亦是我人生导向的慈父,他弘扬传统树新风,立德铸魂育新人,培养出一批批新时代铁路新面貌新气象的铁路新人……
而立之年,我见证一群隐入尘烟执着护心的铁路人。
观看《乌金南下》纪录片时,湿了眼眶,全长1813.5公里的浩吉铁路是国家“北煤南运”运输战略大通道,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当人们在赞叹其惊世骇俗的时候,我由衷地敬佩长年累月坚守付出的铁路人,他们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莹烛末光增辉日月。
也许是工作性质,我对铁路人怀有情同手足的情感,觉得我们不但相连,而且相助,一起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我有一挚友,名叫“公子逸”,他驻扎在清油河站已经10年了,我曾从西安站坐火车,沿着宁西铁路翻山越岭途经16个火车站,一路向南行驶200余公里去看他,虽是四等小站却钟灵毓秀,山、河、铁路、村庄、田园交织融合,亮丽非凡。好友说他热爱这片土地,要一直执守清油河站,已经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少年蜕变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抖擞壮汉,他们车站有10位职工,平均年龄35岁左右,站小人少,却承载着一批批铁路人的奋斗历史。
中国铁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进步,速度、里程、规模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当今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白驹过隙,在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中,这些敞亮的数字背后是二百多万铁路职工孺子牛般的坚守与殷实默契的付出。
何其有幸,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成为铁路人,与志同道合的人们相识相知、携手同行。希望在不惑之年成为更加规范、更具标准的铁路人,继续怀着对岗位的无限热爱与敬业之心,继承和发扬铁路人坚定不移的职业精神。
作者简介:王思瑞,供职于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房建公寓段西安公寓车间。作品《我的仙人掌母亲》荣获2019年全国第七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优秀奖,《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荣获2023年“阅读新时代”主题征文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