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区育人视角下的“四史”教育实施路径

2024-06-25 10:01王丽云李阳
秀江南 2024年5期
关键词:进社区四史育人

王丽云 李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如何学习历史、传承历史、研究历史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四史”概念,分别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会议倡导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四史”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更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广大党员要结合‘四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实践初心宗旨。”进一步强调了以党史为核心的历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党员的“四史”学习能够强化党中央政治引领的核心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这也是提高全民政治素养的必然要求。

高校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形成自身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加强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学生行动轨迹最为密集的学生社区开展“四史”教育能够更好地拓宽思政教育新路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解,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认识到身处于当前大国环境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文化自信,塑造奋发进取、砥砺前行、勇于承担时代使命的优秀品格,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自2018年开始建设学生社区,落实学生社区“1+1+N”管理制度,即完善1个制度,以学校《四个文化进社区书院制实施方案》为依托,着力建设好1个社区管理系统,创建N个社区活动阵地,构建以“三中心、一基地”为核心的立体化铸魂育人体系,在学生社区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党建文化中心、多功能文化食堂、国学馆、创新创业中心、文化馆、共享空间、古韵馆、岭南文化室等168个育人载体,逾8000平方米的社区育人空间。

2023年1月至12月,学生社区场地共开展社区思政活动1751场,总计参与124408人次,助推社区育人工作出实效。全方位覆盖、全方面浸润、全方位评价的社区思政育人体系,打通了学生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统筹思政文化、传统文化、专业文化,四驱合力,从根本上增强了“四个自信”培育,切实提升了育人成效。结合学校的社区育人实践,从党建文化进社区、思政文化进社区、传统文化进社区、专业文化进社区四个方面,探索“四史”教育开展新路径,将“四史”教育理论学习部分与学生社区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形成共享、共建、共治的社区管理模式,构建思政课堂、社区实践相融合的育人新模式。

“四史”教育融入党建文化进社区

“四史”教育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能够创新“四史”教育途径,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首先,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将“四史”教育融入学生社区党建文化建设。院校成长史本身就是一段辉煌的红色奋斗史,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早期入党并投身抗日救国事业的郑宏璋、阮海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学联成员劳永全、李基,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谭海泉、陈振安等,这些红色基因无一不是“四史”教育的重要素材。学校将其融入社区党建育人体系,并依托社区党建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爱校、爱国情怀。学校还通过讲“四史”故事、演“四史”话剧等多种活动形式,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学生对“四史”的理解。此外,学校充分运用校史馆、“四史”体验馆,在学生社区开展更为直观的“四史”学习实践活动。

其次,学校以“党建+”为契机,强化社区“四史”教育内容建设。具体为始终贯彻“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创新社区党建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开设趣味性强的各类社区党建活动;依托主题教育平台,举办“四史”学习竞赛、“四史”上墙活动,开设微党课、主题党日、红色博物馆,播放红色电影等,强化社区“四史”教育的文化氛围。

最后,学校强化学生社区党支部建设,助推“四史”教育常态化机制,探索将“四史”知识点分主题融入党支部党员各阶段的日常培养教育工作,让“四史”内容入脑入心,提高学生党员政治素养。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文化进社区

“四史”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社区是学生活动的核心区域,学校在此区域融入“四史”教育,将思政教育主阵地从教学楼、办公楼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区域,让学生在宿舍区域受到党建文化的熏陶。学校通过创新“四史”教育融入学生社区管理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打破学生社区作为单纯的生活区域的传统理念,将其扩展为集“四史”教育、思政教育、居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新生态。

首先,学校组织学生社区“四史”学习实践活动,融合学校思政教育研练模式,尝试在学生社区建设思政研练中心,突出思政教育中“四史”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师在课内外布置政治影响力强、历史参考价值高的“四史”专题,课堂上研练实践,让学生在社区研练中心通过学习研究、内容解析、研练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四史”内容,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其次,学校重视“四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着力提高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相比于课堂思政教学,社区“四史”学习更好地避免了教学区域的限制,活动形式更灵活多样,也更有吸引力,比如“四史”主题摄影展、“四史”主题观影活动、“四史”主题辩论赛、“四史”主题情景话剧、学生宿舍“四史”上墙活动、“四史”演讲比赛、“四史”学习主题班会等。

最后,学校依托各类“四史”主题教育,拓宽学生社区思政教育渠道,建立健全标准明晰、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四史”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进社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四史”教育中构筑蕴含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社区传统文化是学生社区落实文化育人的重要内涵。学校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宣传和学习为根本,实现“四史”教育和学生社区传统文化的全面结合,在学生社区将传统优秀文化合理融入“四史”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培养。

首先,学校充分利用社区生活服务主题场馆,如博雅堂、书香馆、古韵室、芳华馆、百味坊等多功能文化空间,组织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宣传、大国工匠进校园、非遗传承文化进社区宣讲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传承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其次,学校以标语、图片、海报等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展示“四史”教育内容,让学生置身于“四史”文化氛围中,时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从认可传统文化转变为主动弘扬传统文化。

最后,学校让学生协会入驻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魅力。如书法协会定期举办书法古风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制作古法拓印、书法团扇;纸文化研究协会举办造纸体验活动;旅游协会定期推送季节限定旅游攻略,举办主题电影节、调酒师培训、中西餐文化宣传等活动;武术协会开展武术文化周活动;舞蹈协会开展古典舞培训活动;园林协会结合专业特色参与学生社区的构建、举办园林设计比赛等。

“四史”教育融入专业文化进社区

专业文化进社区旨在丰富职业精英养成工程,紧紧围绕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充实课程的内涵与外延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各种专业交流、研学辅导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建立专业文化全域覆盖协同培养机制。“四史”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始终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学校在社区专业文化育人体系中融入“四史”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首先,学校依托“专业课程”进社区活动,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四史”专业选修课程,优化社区专业教学设计,倡导任务驱动、人物故事介绍、小组研习、案例研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社区“四史”教学内容,用生动活泼的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推动“一学院一品牌”建设,形成品牌引领效应。

其次,学校以“四史”内容为主题,充分运用学生社区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展示专业教学成果,如艺术设计学院开展红色文化融入珠宝设计展示、生态环境学院开展展馆园林设计展示、外语学院开展小语种话“四史”等活动。

最后,学校充分调动学生社区党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开展“四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如学生社区小家电维修服务、社区红色元素维护活动等。学校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强化“四史”教育功能,不断创新“四史”教育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课题(SCZX202308)

作者简介:王丽云,女,汉族,浙江台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教育心理。

李阳,男,汉族,江西上饶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产教融合,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进社区四史育人
惠侨行动进社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母乳喂养进社区
金士力进社区
食品安全科普要进社区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