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婉莹
摘要: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游客体验,还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章以河南省安阳市草庙村为例,深入分析草庙村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河南省传统村落文旅产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河南及其他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在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中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草庙村是河南省安阳市一个典型的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然而,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开发不足、文化传承断层、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索适合草庙村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不仅能为乡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能为其他乡村提供参考。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传统村落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助于实现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多元化。基于此,文章以草庙村为例,探讨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河南及其他地区传统村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旅产业发展。
相关概念概述
传统村落的定义
传统村落主要是指形成时间较早,个性较为鲜明,传统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及保护价值的村落。从历史价值来看,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群、街道布局乃至路上的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历史,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从文化价值来看,传统村落中的语言、风俗、节日活动以及传统手工艺等都是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艺术价值来看,传统村落的建筑和手工技艺展示了村民的智慧和对美学的追求;陶瓷、织物、木雕等手工艺品的风格和制作技巧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从社会价值来看,传统村落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地方治理模式等为学者研究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实地材料。
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信息化是我国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旅产业正在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借助大数据技术,文旅产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旅游市场的动态和消费者偏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依托云计算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游客的互动体验,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效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市场细分的深化则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另一趋势。当前,文旅产品和服务正在向更加细致和专业化的方向转变,这种趋势促使旅游企业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符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如针对年轻游客推出文化体验式旅游,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游客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针对老年游客推出了以康养、休闲为主的文化深度体验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细致周到的服务。
河南省安阳市草庙村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
草庙村的文旅资源概述
草庙村是河南省安阳市的一个传统村落。在自然资源方面,草庙村自然景观优美,吸引了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前来游览;此外,该地区气候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和科研旅游。在文化资源方面,该村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遗址,如历史悠久的观音庙,不仅是当地村民寄托信仰的地方,也是研究地方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又如迎客松,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象征。这些文化地标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也提升了草庙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此外,草庙村还拥有传承已逾百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棍舞。每逢农闲时节和各种传统节日,当地都会表演花棍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和学者前来观赏和研究。从发展趋势来看,草庙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双重优势使得该村逐渐成为文化和生态旅游的热点区域。
草庙村文旅产业的数字化应用
虚拟现实(VR)技术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旅游体验,游客佩戴VR头盔可以线上游览观音庙古朴的建筑,欣赏迎客松的风光,观看花棍舞的表演活动。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那些无法亲临现场的人提供了极佳的游览方式。同时,VR技术对观音庙等文化遗址进行三维扫描,能为未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助力,在建筑受损或遇到突发性灾害时可根据数字档案对其进行修复。其次,智能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提升了草庙村的文旅服务质量。当地的智能化导览系统配备了多语种的自助查询终端和移动应用程序,可提供包括导览信息、实时天气、旅游指引等在内的综合服务,能够帮助游客规划行程,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建议,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草庙村数字化助推河南文旅产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在对草庙村的观音庙、迎客松以及花棍舞等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展示和推广时,需要对其重新包装,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然而,这种包装往往忽略了文化元素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例如,花棍舞的虚拟现实再现着重表现舞蹈动作和视觉效果,忽略了其在草庙村社区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和象征意义。并且,数字技术虽然可以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但这种体验难以完全替代实地欣赏文化景观的切身感受。此外,数字技术的普及也导致了文化传播的单向性,游客仅通过网络获得关于草庙村的信息,缺乏与当地村民的直接交流和深入互动。长此以往,不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
从基础网络设施来看,草庙村的网络覆盖率远未达到标准,直接影响了数字化服务的供给与使用,导致在线预订、虚拟旅游体验等依赖网络的服务无法顺利开展。不稳定的网络信号和缓慢的传输速度,使得游客在享受数字化旅游服务时经常出现中断和延迟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降低了游客使用数字服务的积极性。此外,虽然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草庙村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应用还比较滞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系统,不利于数字设备的有效维护和更新。
村民对数字技能的接受度低
受教育资源和历史因素的限制,草庙村村民,尤其是中老年人操作计算机和智能设备的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效利用数字工具为游客提供服务。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度低也是阻碍草庙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这与村民对新技术的不信任、不了解有关。草庙村村民更倾向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对引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等新鲜事物的态度较为谨慎。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导致智能导览、电子支付等便捷工具的使用率不高,直接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此外,智能导览系统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由于当地专业人才匮乏,且村民对数字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率较低,导致这一系统难以全面发挥作用。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草庙村模仿已有的成功案例,采取了类似的营销策略。具体而言,传统村落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往往会选择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传统舞蹈或工艺,但这种展示手段缺乏差异性,使得不同村落的旅游产品在游客眼中显得千篇一律。同时,草庙村在宣传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时未能深入挖掘和呈现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导致旅游产品的新颖性不足。尽管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营销渠道,但由于缺乏创新思维和方法,导致营销效果大打折扣。综上,虽然草庙村的旅游产品营销借助了新平台、新技术,但由于其内容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因此无法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传统村落数字化助推河南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策略
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
首先,草庙村可以与网络运营商合作,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其次,建设本地数据中心,有效存储和处理旅游资源、文化活动、游客数据等信息。同时,数据中心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完善的信息安全系统,能够妥善管理所有信息。再次,草庙村可以通过开发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在线预订服务,并开通信息查询功能,使游客可以便捷查询旅游套餐、研学课程、住宿和交通信息等。最后,在内容创新方面,当地还可以推出一系列教育和文化普及项目。例如,拍摄有关草庙村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举办在线文化讲座和手工制作活动,有助于激发游客对草庙村文化的兴趣,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提升村民数字技能水平
要想提升村民数字技能水平,可以对草庙村村民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互联网基础知识、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数字工具用法等。村民需要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文档处理、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获取,以及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社交媒体互动和移动支付等能力。考虑到草庙村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管理和营销方面的需求。因此,培训还应包括如何使用旅游预订平台、客户管理软件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邀请IT专家和旅游业从业者来设计课程,以保证培训内容既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又能紧跟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在培训方法上,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以及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虚拟操作练习等。具体而言,可以建立一个在线学习平台,为村民提供视频教程和在线问答服务;也可以定期开展线下研讨会和实操演练,以加深村民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增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学习成效显著的村民,可以组织其参加培训或实地考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草庙村拥有花棍舞、观音庙、迎客松等文化资源,基于这些资源,可以开发一系列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围绕花棍舞开发文化体验活动,邀请游客亲自参与舞蹈的学习和表演,让游客体验传统舞蹈的魅力,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背景;也可以围绕观音庙开发一系列文化讲座和导览活动,为游客讲解观音庙的建筑风格、历史故事及其在当地社会的影响,从而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还可以将迎客松作为生态旅游的起点,开发一系列自然探索活动和研学课程,让游客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草庙村独特的文化氛围。此外,草庙村应充分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创新营销手段,将文化旅游产品推广给更广泛的受众。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实时更新文化节活动,分享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故事和景点照片,从而激发游客互动和参观的兴趣,以此来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草庙村游玩体验。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草庙村应建立一个全面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每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现状及保护需求等信息。具体而言,可以利用高清摄影、三维扫描等手段对草庙村的花棍舞、观音庙和迎客松等景观进行数字化记录,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状况进行科学的监测和管理。当地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应积极与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遗产保护网络相连接,通过数据共享和资源互换,提升草庙村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对草庙村的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推广。对此,草庙村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关于草庙村的文化遗产故事、文化内涵等高质量内容,以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访问。这种线上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可以提升草庙村的影响力,还可以激发群众对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草庙村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指出传统村落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草庙村的文旅产业通过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村民数字技能水平以及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不仅能够提升传统村落的旅游吸引力,增加村民的收入,也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章通过总结草庙村的经验并提出发展路径,以期为河南及其他地区传统村落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数字设计助力河南传统村落文旅产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为242400410464);202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规划青年项目“数字赋能豫东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模式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为2022CYS060)。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