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不叁
公元前643年的泓水成了宋襄公的伤心地,他不仅在此遭遇惨败,更沦为天下笑柄。
开战前,宋、楚两军隔泓水对峙,宋军已提前列好阵,姗姗来迟的楚军刚开始渡河。司马子鱼建议,不如趁机发动进攻,宋襄公却否决了这个提议。眼看大楚军全部渡河完毕、背水排列起战阵,此时子鱼又建议趁机进攻,宋襄公再次否决。楚军从容布阵完毕,与宋军正式交手,很快把宋军打得一溃千里,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伤。
战败后面对国人的汹汹指责,宋襄公仍旧以堂·吉诃德般的气概宣称:“君子不两次伤害敌人,不生擒头发花白的敌人。寡人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裔,也不会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
春秋时期,“礼”比命还要紧。
后人都知道孟子“春秋无义战”的说法,真实情况却刚好相反,当时的战争格外强调师出有名。《左传》以用词精当而闻名,
对战争性质也有严格区分:“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师有钟鼓”正是指有正当的出兵理由。
《左传》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国为发动战争而找各种借口,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对方“无礼”。当年还是公子的齐桓公路过谭国,谭国据说没招待好他,他归国即位后也没来祝贺,庄公十年(前684),齐国就灭了谭国,“谭无礼也”。
打输也不要紧,可以记下这笔账,作为下次开战的理由,这叫“修先君之怨”。齐桓公领军征伐楚国,给出的理由有两条:当年周昭王南征死在楚地,自己要过问此事;楚国不再进贡青茅草,天子祭祀时没法过滤酒了。前一个理由已经是300年前的旧账了,后一个理由更是奇葩,恐怕连齐桓公自己都不信,但还是要提“礼也”。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硬要出兵,那就是“侵”,轻则招来各国的指责与孤立,重则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春秋初期,楚国刚与中原诸侯有接触,不肯遵守这套战争法则,楚武王擅自发动“侵随”的战争。随国申辩说“我无罪”,楚武王却回答:“我蛮夷也(我是流氓,我不讲理)。”这份“毁灭你与你何干”的坦率震惊天下,再加上他擅自称王的举动,楚国从此被中原各国长期排斥。
一幕幕个人英雄主义的战斗场面在《左传》中比比皆是,读起来好像动作片那样画面感十足。最令人喜闻乐见的便是“致师”,它类似于武将单挑。不过此时的武将并不骑马,而是驾驶战车冲击敌阵。
最有名的一次发生在晋楚邲之战。楚大夫许伯、乐伯、摄叔共乘一辆战车去进攻晋军。驭手许伯驾驶战车冲到敌营前,使旌旗拂过对方的营垒,又下车梳理驾马的毛发,整理马颈上的皮带;担任车左的乐伯张弓射向敌阵,许伯下车时替他执辔;车右摄叔的任务最危险,他冲入敌营,杀死一名敌军,割下他的左耳,又生擒一名俘虏,带着他回来。
更奇葩的还在后面:乐伯三人撤退时,晋军紧追不舍,乐伯接连射杀好几名追兵,很快只剩一支箭矢,三人眼看就要成为晋军的俘虏。这时乐伯用最后一支箭射死路边的一头麋鹿,许伯停车,摄叔下车扛起那头麋鹿,将它献给追击的晋军,并坦然表示:现在不是合适的季节,没法向您献上飞禽,这头麋鹿送给您,敢请各位尝尝。
这份贵族气概折服了晋军,晋军不再追击,放过他们。后来,晋将魏锜如法炮制,也对楚军做了一回致师,撤退时同样射杀一头麋鹿,献给追击的楚将潘党,也赢得潘党的惺惺相惜。
晋宋赭丘之战有一段精彩战斗:晋国的公子城与宋国的华豹在战场上相遇,华豹一箭射空,想再射第二箭,公子城怒吼:不让我还手,你太卑鄙!华豹居然良心发现,撤下已经搭弓的箭,公子城一箭就把他射死,又两箭射死车右张匄。驭手干犨此时手无寸铁,公子城有意放过他,干犨却表示,不和战友一同战死有违军法,催促对手赶快动手。公子城于是满足他的心愿,也射死了他。
如果在战场上遇到敌军的故人,暂停战斗、过去打个招呼也是基本的礼数。晋楚鄢陵之战就有两段插曲。晋将郤至在战斗中连续三次与楚共王相遇,都要下车摘下头盔、快步向前走,以示恭敬。楚共王则趁战争间隙派人送给他一张弓,问候他是否受伤,郤至客客气气摘下头盔回答没有,并对楚共王表示感谢,又向楚国使者肃拜了三次才走。
同是这一战,晋将栾鍼在敌阵中遥望楚将子重的旗帜,回忆起自己出使楚国,与子重会面的往事,特意派出使者去向他敬酒。子重也是一番客套,喝完酒,待使者回去后再击鼓。
就连追击敌军的过程中也不乏各种“风度”。郤之战以晋军失败、楚军胜利而告终,晋军逃亡时,战车陷入泥泞卡在半路,追上来的楚军居然并不急于擒拿他们,反而七嘴八舌教敌人如何逃跑。他们先是建议晋军抽掉车前的横木,又指导他们拔掉车上的旗子放在车衡上,减轻风对战车的阻力,晋军战车这才重新跑起来。晋卒纷纷上了车,还反过来嘲讽楚人:“吾不如国之数奔也(我们没经验,比不上贵国逃跑过好多回)。”
俘虏敌国国君更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鞌之战中,晋大夫韩厥俘虏齐顷公之前,先做了一系列极富仪式感的举动:他解下自己一匹马的缰绳,牵着它送给齐顷公作为礼物;然后伏地行稽首之礼,又向齐顷公敬酒,献上一枚玉璧,再恭恭敬敬说一大通客套话,意思是我参战就没法不尽力打,尽力打了的结果就是俘虏了您,我是实在没办法的呀!
(摘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