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双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视察时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邢台是扁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医药资源得天独厚,大力弘扬扁鹊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邢台综合经济实力尽快实现新提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邢台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内丘、信都、巨鹿、清河等县(市、区)蹲点调研,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并赴南阳、南昌、樟树、亳州、三门峡等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自2022年开始,市政协连续3年以“弘扬扁鹊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持续聚力深挖、弘扬扁鹊文化,持续聚焦中医药产业发展,持续深化协商成果,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兴市”战略实施。
邢台市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一是扁鹊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依托扁鹊庙祠等,已连续举办扁鹊文化研究培训会、扁鹊中医药文化主题讲座、中医药及扁鹊文献展、中医药文化展、扁鹊文化节、中国内丘扁鹊学术思想传承发展大会等有较大影响力的活动近百场,建成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家、省级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4家、中医药文化特色校园6所。同时建立了市级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出版邢台市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报告,一批民间中医适宜技术及验方得以深入挖掘、保护和推广应用。二是中药材种植产业格局逐渐形成。全市常年中药材种植面积65万亩,在产业区域分布上,逐渐形成了“一区一带”格局:“一区”是以巨鹿县为核心的东部平原产业区,主要种植金银花、枸杞等,面积近20万亩,其中金银花干花年产量1.4万吨,占全国60%,产量全国第一;清河县山楂年产7.5万吨,是我国平原地区最大的山楂产地。“一带”是以内丘县、信都区为核心的西部太行山产业带,该区域中药材种植资源丰富,有酸枣、丹参等50多种,面积30余万亩,其中邢枣仁年加工量6000吨,占全国70%,已成功注册“邢台酸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中医药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规上中医药生产企业10家,中医药产品40余种,2023年实现营收12.8亿元,上税1亿元。其中有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邦复临、御芝林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同时,实施了鹊山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扁鹊助眠客栈、和隐山居等一批康养旅游项目,全力助推扁鹊文化研学游、康养游融合发展。为进一步弘扬扁鹊文化,加快邢台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层统筹协调,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组织力。把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统筹协调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建中医药专门管理机构,选派热爱中医药事业、有专业知识、有精力的同志组成,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障支持。成立产业协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中医药专家担任协会会长、副会长,市中医药一二三产经营主体担任会员,共同研究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建立中医药发展专项基金。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充分吸纳社会资本,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投资补助、财税优惠、补贴奖励等,特别是要重点加大中医药企业在新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新设备购买、标准化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按照中医药产业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做实做细责任分工,定期召开中医药发展工作交流会,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将做好中医药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实行倒逼机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推动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二、弘扬扁鹊文化,扩大中医药产业发展影响力。扁鹊文化在中医药领域的影响力非常大,仅作为一个县的文化品牌来宣传推介远远不够,应将弘扬扁鹊文化作为邢台乃至河北重要的文化品牌之一。深入挖掘扁鹊文化。充分发挥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和扁鹊文化研究会作用,深入挖掘扁鹊文化精髓,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简要明确地概括扁鹊文化内涵,使其更加通俗易懂,便于群众理解和文化传播。大力弘扬扁鹊文化。组织扁鹊文化节、扁鹊庙会以及医祖扁鹊思想传承大会等大型文旅节会活动,不断提升扁鹊文化影响力;开展扁鹊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科普活动,营造中医药健康养生的良好氛围。创新转化扁鹊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扁鹊文化与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保健、科普研学等深度融合,开发“扁鹊+”文创产业,提供多样化文旅产品,促使扁鹊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延链强链补链,增强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撑力。紧紧围绕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进行延链强链补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做深做细中药材繁育、种植等上游产业。统一规划,立足各县(市、区)地理位置、种植结构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产业。同时,聚焦酸枣仁、金银花等特色中药材,建立从良种繁育、栽培、采收、产地加工、仓储、物流到销售的中药材全产业链监管体系,推进种植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中药材质量。做实做强中医药生产、研发、制造等中游产业。围绕产业链延长招商链,积极引进和培育中医药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在创新研发、市场融资、应用推广等方面推出扶持政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做新做大中医药流通、康养、旅游等下游产业。丰富中医药发展业态,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文旅、康养、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中药材交易平台、扁鹊文化园、中医药博览馆等,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四、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产业发展战斗力。坚持“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主要在4个方面做好文章。一是“引医”,依托扁鹊文化独特影响力,通过建立中医药产业专家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等,鼓励和吸引中医药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来邢台创业和服务。二是“养医”,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市、县领导联系中医药产业人才制度,加大中医药人才奖励扶持力度,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热情,以高水平中医药服务吸引更多外地患者来邢台就医。三是“育医”,统筹各类资源,注重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以及市县中医院、国医馆等优势作用,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对接的方式,加快培育一批中医药全产业链骨干人才,形成一支“带不走”的中医药乡土人才队伍。四是“兴医”,整合市内中医药资源优势,强化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持续建设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规模、结构、质量、效能协调发展。
(作者为邢台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