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琳 陈鸿陆
我从小好奇心强,喜欢问为什么。面对我的每一次好奇和发问,爸爸妈妈从来不会用“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来敷衍我。小时候,我提出的问题还在他们的知识范畴内,在他们有把握的情况下,会直接告诉我正确答案,耐心解答我的困惑。伴随着成长,我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提出的问题也愈加复杂,有些内容他们也不十分了解,就陪我一起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包容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我的好奇心得到了很好的呵护。
喜欢思考和发问、愿意探究和钻研,给了我自主学习的动力。初二时,我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对课外物理和化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参加了学校的天文物理社团,和同学们一起参与观星等活动,提升学习和研究能力。
那时候,我认为对题目提出的意见越多,代表自己的思考力越强。于是,我总是质疑题目,尽管现在看来,当时提出的许多问题并没有意义,甚至是吹毛求疵。我因此遇到了一些挫折,影响了学习。老师和家长没有直接批评我,或者给我扣上“叛逆”的帽子,而是和我沟通,让我面对题目时不要将注意力全放在“挑毛病”上,告诉我这并不是“批判性思维”强的体现,要将精力放在洞察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上,把握好“批判性思维”的度。意识到自己走偏后,我开始有意调整,每当有质疑,会询问老师和家长的意见,请他们帮我分析我的质疑是否有意义,也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和他们不谋而合。
高中我来到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创新班,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有些质疑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我似乎在“批判性思维”和“吹毛求疵”上渐渐找到了平衡。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觉得自己有些矫枉过正,过于相信题目,也会带来麻烦。一次物理考试中,面对一道多选题,我用尽各种方法推导后觉得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但想到考试题目的严谨性,我还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在这道题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来才知道,我的推断没有错,考试题目的确有问题。我当时就反思,应该有质疑的勇气,在考场上向老师求助。后来,另一场考试中,我再次遇到了题目表述自相矛盾的情况,有了上次的经验,我第一时间和监考老师沟通,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及时在考场上纠正了题目,避免更多同学在这道题上浪费时间。
现在,我每周都会有固定时间上科技课,有专业老师辅导,学校的十大实验室也开放给我们,让我们做课题,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希望探索更多未知,通过科学方法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大数据实验室的一员,在确定课题时,我选择了“基于日照分析利用数学建模对楼房排布进行科学规划”。爸爸妈妈非常看重“采光”,将家里光照最好的房间留给我,我希望自己的课题成果能对生活有帮助,让更多房间拥有良好采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把自己定位为“推动者”,由我来把握研究方向,同时我也负责构建计算方法、编程等。从中,我锻炼了思维,能全面、科学、客观地看待问题,提升了编程语言和数学建模能力,但也遇到了难题。因为课题涉及的并非都是课本知识,也有课外知识和我不熟悉的学科知识。例如,计算日照时间需要高度角、方位角公式,要考虑东西南北排布,这些都涉及地理知识,而我的选科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理对我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我自学了大量内容,也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文献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攻克难关,完成了结题报告。一年多的研究时间,让我对采光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做科研更加自信,也熟悉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流程。
除了科技活动和日常学习,在生活中我也格外注重思维锻炼。做题目时,会尝试“一题多解”,这是非常好的锻炼方法,会让我收获成就感。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不会的题目,都是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我觉得学习这件事,不能完全依靠老师教,自己主动探索习得的知识记得更牢。其实,在生活中保持思考力并不难,方法在于挖掘生活和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核酸检测中十人一管和五人一管在成本和效率上的区别,就会用到数学知识;针对同一年级选课不同的同学如何安排课表、走班,都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找到最优解。在课堂上,老师会这样引导我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难题,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延用这样的方法。
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是学业进步的阶梯,也是敦促我们不断自我超越的“小马达”。希望我们都有不惧权威的勇气,保持思考能力,独立且清醒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