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德
进了腊月,李义时常想到潘友林。
其实他与潘友林并不熟悉,在潘友林向他借钱之前,两个人仅见过一次面。
那年春天,李义请了一个包工队给家里的房子换新瓦,潘友林是包工队里的小工,在脚手架下和泥、上泥,和灰、上灰,接旧瓦递新瓦。他那瘦长的身子,弯下时像一张拉成半圆的弓,直起时像一根打枣杆。潘友林一刻不停地忙碌,黑瘦的脸上汗水直淌。
看得出,潘友林是包工队里最能干,最受累的一个。李义倒了一大杯茶水端给潘友林,潘友林接过去说了声谢谢,大口喝完又继续干活。
李义从包工头老张的口中得知,潘友林的老婆是个残疾人,家里有个六七岁的儿子,一家人全指着他挣钱养活。知道了潘友林的家境后,李义在心里说,这人命好苦,活得真不容易。中午吃饭时,李义特意将几样硬菜端到了他跟前。傍晚,活干完,分了工钱,潘友林用一辆板车拉着那套倒瓦的家什,跟着老张走了。
到了夏天,潘友林突然来到了李义家,他是来借钱的。过完暑假,潘友林的儿子要到镇子上上小学,每天要接送两次,潘友林没法跟着包工队干,就在自家的田里建了个大棚,墙体已经建好,棚架也搭好了,现在急需5000块钱买棚膜和草帘子。潘友林弯着腰站在李义跟前,人比春天的时候更瘦了,肤色也更黑了。李义看着潘友林的样子有些心疼。
潘友林说:“哥,我家里穷,人家都不肯把钱借给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来找您。我看得出哥心眼儿好,是个好人。哥,您就帮帮我吧!您放心,这钱我一定会还您!”
许是被潘友林赞美的话说得迷糊了,也许是其善良本性之使然,李义毫不犹豫地拿出钱给了潘友林。
当潘友林拿着钱走后,李义有些后悔和担心了。他害怕潘友林以后会还不上借走的这些钱,那样的话,这5000块钱可就打了水漂。他想,两人本无亲无故,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拒绝。
李义拿起手机给包工头老张打了电话,当他刚把潘友林来借钱的事说完,老张立刻回了他一句:“你那5000块钱就当是做善事吧。”
老张的话,叫李义更加忧心忡忡。
让李义没想到的是,当年年底,潘友林竟还了他800块钱,而且在接下来的四年,潘友林都会在腊月二十之前来到李义家,还上些借款,顺便送来些蔬菜。潘友林每次来,脸上都带着歉意,放下钱和蔬菜就走。随着潘友林一次次地还债,李义的担心,也在一次次地减轻着分量。
这是潘友林借债的第六年,刚进腊月,李义就等着潘友林来还钱。他想,今年潘友林可能会把还欠着的1300块钱一次还清。
然而,潘友林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在腊月二十之前来他家,过了腊月廿七仍然没有来。李义的心仿佛被揪了起来。
腊月廿八的下午,李义正忧心忡忡地坐在茶几边喝茶,一个少年来到了家里。少年站在李义跟前喊了声伯伯好,恭恭敬敬地说:“我爸爸是潘友林,我是来还钱的。”
男孩双手递上一沓票面不一的人民币,接着说道:“伯伯,一共是2300块钱,其中的1000块钱是这些年的利息。伯伯,请您点好收下。”
李义接过钱后竟有些不知所措,问道:“孩子,你爸爸怎么没有来?”
“伯伯,我爸爸要我替他来还钱,谢谢您借钱帮助我家。”
少年鞠躬致谢后,转身走出了李义的家门。
李义望着少年的背影,忽然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立刻给老张打了电话。
“老张,最近见过潘友林吗?”
老张说:“你不知道呀,潘友林得了癌症死了,前两天出的殡……”
李义听了心中百感交集,叹人生无常,也叹潘友林的为人诚信。他双手合十向着天空,友林兄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