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胡老师,您像我们的亲爹娘,呕心沥血哺育我们成长。为了丰富我们的阅历,提高我们的智商,竟然在破烂儿堆里为我们搜寻知识的宝藏,无怨无悔,日久天长。您的一腔赤诚,我们永远不忘……”
这是前年教师节,我们师生聚会,我的学生们,他们曾是公务员、军官、教师、医生,《写给胡焱老师的致辞》中的一段话。早在五十年前,县广播站的一位记者,把我为学生从破烂儿堆里寻找报刊、书籍的故事写了一篇通讯《烂海拾贝育桃李》刊登在市级报纸上。忆往昔,峥嵘岁月,五十多年前那段贫困的日子里,一幕幕不平凡的故事,像电影一样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自幼喜欢听故事,上了学,羡慕别的同学手上捧着的故事书。老师常讲李苦禅的那句名言“鸟要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我渴望读书,但我买不起。打我记事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家住的是两间东倒西歪的土坯房,寒冬夜晚睡觉要戴棉帽子,放在寝室的碗盘都结了冰;夏天每逢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滴答。由于家境贫寒,连铅笔、橡皮都买不起,更别说那些喜欢的课外书了。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为了照顾我那有残疾的三叔,父亲把家里唯一下蛋的两只母鸡送给了大队支书,他把我三叔的户口从前岭村迁到我们村。三叔的右胳膊仅有笤帚把儿粗,只能来回悠荡,没有丝毫力量。以前听奶奶说,三叔七岁时被土郎中针灸扎坏了神经,从此以后那只胳膊就废了。他不能干重活儿,三十八岁还是光棍儿一条。
父亲求人帮他焊了一个小推车。为了谋生,他每天拉着小车,走街串巷收破烂儿。我见他装车、绑绳实在费劲,一有闲空儿,我就帮他拉车。三叔为人淳朴、善良,收废品价格公道,从来不撸卖主的秤杆子。日久天长,“徐家沟那个收破烂儿的胡拽子”就在十里八乡出了名,生意也火了起来。
院子里的废品经常堆成了小山,废品站总是不能及时拉货,弄得院子里又脏又乱,就为这事,母亲和父亲经常吵架。
那年中秋佳节的晚饭后,三叔来到大队支书家,扑通一声,给支书跪下了,断断续续地说了上述情况。大队支书听完三叔的哭诉,忙把三叔扶起来说:“你的情况符合规定,这个房号一定批给你……”
三叔的房号在村口的河边上,父亲从亲戚朋友们那里东挪西借,凑了八百多元钱,父亲又把我家准备翻新房子的部分砖瓦和木料给三叔拉了过去。半个月后,两间草房建成了。
这里地方宽敞,破烂可以随便堆放,绝对不影响邻居。三叔高兴了,他拉着车不只是走乡下,更多的时候是跑城里,每天往返二十余里路。每逢假期,我都住在三叔家里,跟他拉车,帮他装卸。中午,我们每人吃一个自带的玉米面饼子,喝点凉水,就是一顿晌饭。
三叔收购的废品除了废铜烂铁,还有许多报纸、杂志和书籍,有的被撕破了,有的缺页少字,有的遭受污染……尽管这样,我还是把这些读物视为珍宝。撕破的书页,我会小心翼翼地拼对整齐,用糨糊粘好;只要是有用的,肮脏的书刊我也不会舍弃,我会用干净的毛巾蘸上清水,一丝不苟地把污渍擦洗干净。
我从破烂儿堆里扒出来的第一本学习指导书是《怎样写好作文》,这本书有三万字,令我感到可惜的是,书中有七八页被蓝色钢笔水浸染,字迹模糊不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表姐领我去镇上的染坊,请教了一位姓刘的阿姨,她告诉我:把一勺洗衣粉放到脸盆里,用两杯开水把洗衣粉溶解后,书放进脸盆里浸泡一天,墨水自然会被泡掉。我按她的方法操作,果然灵验,那盆里的水全变成了蓝色。我把书从水盆里取出晾干,虽说蓝色钢笔水尚未完全消除,但字迹却十分清晰。我看了这本书十分兴奋,此书通俗易懂,对确定主题、筛选素材、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语言表达等说得具体详细,连举例也准确、恰当,让我看得明明白白。这本书打开了我走进写作大门的一把钥匙。这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写作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文章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写作要围绕中心选材。至于章法,那更是一窍不通。由于不会收集和积累素材,脑袋里没东西,写起作文来总是车轱辘话来回转。
我把这本指导书反复看了三遍,对作文要求有了大致的了解。写起作文来,明确了方向,有了脉络。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三年多的苦练,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老师的评语是“故事新颖、生动,人物典型、鲜活……”我的作文经常被班主任选作范文,让我给全班同学朗读,然后介绍心得体会并把我的作文推荐给学校的“优秀作文园地”,供全校同学阅读学习。
升入初中,我的作文受到同学们的普遍喝彩,我写的通讯《同学落水的瞬间》《老师,请您相信我》《野菊花的微笑》等陆续被市级报纸、电台采用。不久,我就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兼任校刊编辑。
我知道,我的这些成果都是和破烂堆分不开的。尝到了甜头的我,旧书捡得越来越多,看书时间却吃紧了。我就见缝插针:坐在灶前,手拉着风箱,两眼紧紧地盯着书上的物理定律;拎着猪食舀子,等猪嚼食时,我对照书本,琢磨方程组最佳解题方法;在塘边放牛,老牛吃着嫩绿的青草,我饱览《徐霞客游记》中五彩斑斓的景色……
在破烂儿堆里捡旧书刊,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那一次,我捡出两本书,一本是教书法的教材,题目是《练习钢笔字的要领》,另一本是《钢笔字规范字帖》。其实,我原先的钢笔字还算可以,主要是书写不规范,看了这两本书,给我的帮助确实不小。书写逐渐走上了正轨,我的字迹工整、漂亮,流利、洒脱,不但村里人经常求我写家信,就连我们学校那位身形矫健、年轻美丽的女体育老师也让我给她誊写初恋情书。当然,那时的情书大都是互相问候和对学习、工作上的勉励。过去给报刊投稿是写在稿纸上,装进信封通过邮局寄给编辑部,因为我的字迹清晰、俊秀,给编辑老师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得知我是一名初中学生,他们总会优先审阅我的来稿。
我在破烂儿堆里还找到了《初中三角函数解析》《我们身边的物理学》《方程组的简捷解法》《中国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带你旅行学地理》《人物描写笔记》《标点符号用法规范》……这些书都是中学生需要的,我把它们分赠给不同爱好的同学,大家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他们看了这些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团结同学的典型,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就在我从破烂儿堆捡书上瘾的时候,我却发生了意外。初二暑假的一天,我突然腹疼、发烧、呕吐,到县医院一检查是急性肝炎。住了七天医院,学校里有人说:“胡焱经常在破烂儿堆里找书报,染上了旧书上的细菌、病毒,才患上了肝炎。”有的学生家长听到这个消息,立马让孩子把我给的书扔了。我心里十分难受,因为这些书我非常喜欢,几乎还没来得及看上一眼。我心疼那些来之不易的书,自己拿着刨钩逐个垃圾堆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我的行为感动了于志诚校长,他下令:“凡是把胡焱给的书扔掉的同学,必须把书找回来,物归原主!”就这样,陆续找回五十多本,其中有《初中物理实验课》《生活中的几何学》《植物的生物钟》《古诗词解析》《赵树理和他的乡土文学》《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读》。我把这些书加上以前积攒的一千八百多本书消毒,按科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装进十六个纸箱,每当我需要的时候,随时翻看。
当年中考,我的分数排名全县第四,被县高中(那时全县只一所高中)录取。我的初中班主任、语文教师郭慧云对学生们说过:“学习制胜的法宝不是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是对学习的痴迷状态——这是学习的灵魂。”她还为我写了一篇散文《废品堆培育出的高才生》。
在我走进高中校园一个月零七天的时候,家中传来噩耗,父亲突发心梗,溘然离世。我是家中长子,在这个贫困的家里,生存的大梁必须由我来扛,我只好退学。离校那天,班主任李莹萍老师和一些同学为我送行,我背着行李,两条腿像灌了铅。李老师帮我拎着网兜,我们并肩走在校园的甬路上,她那张俊秀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忧伤,她一直凝视前方,几乎没有说话。送出校门,她那双明澈的眼睛望着我说:“我相信,苦难不会把你击倒!”并把二十元钱硬塞进我的衣兜,就在她还未转身离去的瞬间,我看见晶莹的泪花在她的眼眶里打转……
我回村的第十九天就被公社中学找去当了初中语文代课老师。我发现我接手的这两个班语文基础较差,我没有灰心,除了向老教师们请教和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外,另一个措施是把我那些从破烂儿堆里捡到的与语文相关的书报、杂志全分发给学生们阅读,并让大家互换传看。这对绝大部分买不起参考书的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帮助。为了让大家学以致用,我在班里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心得和疑问都说出来,我当堂解答。
也许是我的阅读多一点,养成了勤动脑筋的习惯,比如,讲授白居易的《卖炭翁》最后两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系”字,当时老师们都说是“绑”的意思,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那么认定。我纵观全文,得出的答案是“挂”的意思,得到了市教研组组长的肯定。
那时候,对中外文学巨匠的艺术评价都是一片赞美之声。我看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几部长篇小说,觉得他对战争、决斗、赛马、舞会等场面写得非常精彩。但他写到小孩,个性化就不够突出,甚至言行举止一会儿像小孩,一会儿又像成人。我把这个问题在课堂上讲了,有人嘲讽我:“真不知道天高地厚,那是世界大文豪可不能随便质疑!”难道文学巨匠就没有一点儿欠缺吗?
之后我聆听了著名作家马烽的一次讲学,他讲人物塑造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写在纸条上,他看完纸条,把我表扬了一番,说他也有同感。他还说,学习文豪,不能全盘照搬……
马烽老师的一席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也常对学生们讲:在探寻科学文化的道路上,思考、质疑是指引我们攀登知识巅峰的动力。我的学生们很快形成了“拼搏、勤思、创新”的学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按老校长的话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那年中考,我教的两个班语文平均分数全县排名第三。四年后,学校指定我专门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学。不久,我又担任了语文教研组组长。这期间,我多次荣获市、县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
我深知,我和学生们的今天,都是破烂儿堆的赐予。那破烂儿堆在别人眼里,杂乱不整,污浊肮脏,气味难闻,可在我心中,她尽展世界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引导我们走进科学技术的辉煌殿堂,弘扬可歌可泣的真善美的故事,谱写自强奋斗的励志凯歌……如今,各级学校都有现代化的图书馆,书刊、报纸及网络媒体应有尽有,再也不用到又乱又脏的破烂儿堆里去翻腾书报杂志了。
几十年过去了,许许多多世事,在我的脑海中几乎模糊了,而三叔的破烂儿堆却给我留下了刀刻般的记忆。这破烂儿堆里的书籍、报刊改变了我和我的那些穷学生们的命运,指引我们在奋斗之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