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梅 李敏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论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南。以习近平文化思
想为指引,挖深度,用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回答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高度,以国家战略资源的把握回复为何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广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思考实践理路,回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蕴;思维方法;实践理路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4.02.001
Triple Domain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Lead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N Xiaomei1, LI Min2
(1College of Fine Art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contains new ideas, opinions and judgment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rofoundly discusses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inheri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scientifically explains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promo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t is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guideline for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Taking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as a guideline, the question of why we should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answered with the deepest spiritual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delve the thought deeper; The question of why we should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answered with the grasp of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 in order to set on a political height ; The question of how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y thinking about the practical reaso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the thought.
Key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value implication; thinking pattern; practical approach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探索与现实问题做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更是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的眼光、世界的视野、规律的把握,立意深刻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理路和历史规律,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指明发展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正确认识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在长期的理论探索总结与实践检验运用中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文化智慧与思维结晶高度凝练、集中概括,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对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
(一)突出历史脉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筑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根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2](P1)在历史长河的纵坐标上,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底气源于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人心凝聚,民心汇聚。
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脉络,有利于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宽度与厚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基因密码,根植于民族血脉,在民族融合中一脉相承,蕴含着各民族优秀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薪火相传,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通的情感寄托和共同的精神归宿,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时代价值,有利于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坚韧的精神纽带,在苦难挫折中维系着亿万同胞的精神血脉,在分崩离析中联结着华夏儿女的文化情感,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绵延不绝,在悠久岁月潮汐里经久不衰,即使是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难时刻,亦能熠熠生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3]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坚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利于增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精神基因,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各民族在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供持续不断的思想动力。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始终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
(二)增强文化底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之变,回应人民所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根魂”“基因”“命脉”,高度强调和仔细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丰富、内涵深刻的哲学伦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支撑根基,是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精神命脉,跳出历史固定维度,赋予时代新兴内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使人民群众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中勇担使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精神活水”。从历史层面看,传承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中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走出了迥异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历程[4](P55)。从现实层面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虽成绩斐然,但现实征程任重而道远,仍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历史悖论等待更正、重大问题期待达成共识,需要在实证研究、学科联合中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对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审视中增强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开放活水”。立足中国实际,坚定文化自信,仔细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5](P19)。审视世界趋势,坚持开放包容的大国格局和兼收并蓄的文明视野,以宽广坦然的胸襟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内涵、以求同存异的思维借鉴不同文明的先进理念、以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方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导世界读懂中国。
(三)彰显民族特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深入挖掘和深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顺应发展潮流的时代价值,所汲取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生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更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又有力地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探索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形成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和科学认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和现代价值做出了契合文脉底蕴、符合当代形势的深刻认识,并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度地发掘和全面地诠释:在思想定位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态度方法上,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鉴别对待、扬弃继承;在价值发挥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治国理政实践联系起来;在关系认识中,提出“第二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二者相互结合、有机统一,孕育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地位、价值及发展路径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注入了中华民族特色,在继承弘扬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内涵,在发展创新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外延,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以新的时代生机。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思维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对待和科学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问题,指明文化转化创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形成了逻辑严密、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体系, 将其深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认知逻辑、思维体系、现实遵循,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指明实践方向。
(一)辩证思维: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璀璨星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先贤深邃悠远的思想理念、长者高尚无瑕的道德情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人文情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丰厚的思想滋养和持久的动力引擎。然而传统文化孕育发展于古代社会的土壤中,其本质是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意识反映,随着时代的新变迁、社会的新发展、语境的新改变,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魅力,但也存在一些落后守旧思想、腐朽糟粕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要辩证看待其两面性,“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6]。
有鉴别地对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分析、科学对待,既不全盘肯定接受,也不全面彻底否定,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农耕社会时期,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烙上了鲜明的封建社会的时代印记,有着古代社会陈腐的旧思想、封建朝代落后的旧道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真理与谬误兼有的。步入新时代,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打破既存的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冲破原有的契合封建社会的意义范畴,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从时代需求出发,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7](P10)。
有扬弃地继承就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辩证取舍,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照搬照套,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继承和发展,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以辨证发展的眼光,对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进行仔细甄别,在科学辨别中合理吸收其中科学进步的思想元素;以推陈出新的视觉,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批判继承,既要汲取其中积极正向的思想营养与道德资源,切实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化人作用,又要剖析其时代局限性与封建落后性,彻底摈弃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毒素。
(二)系统思维: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史为师”“以史为鉴”“以史为用”,运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今天发展的中国,认识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从数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熔铸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文化的丰硕成果,融会贯通,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文化传承中赓续文脉,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创新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不忘本来,就是守好根脉,植根塑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之源,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在治国理政的方式、家国情怀的培养、人格修养的塑造、道德规范的养成、知识技能的传承等方面蕴含着深刻智慧和丰厚哲理。根之茂者其实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若忘其根本、丢弃传统,就等于丢掉了精神文明世界的“身份证”,唯有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的文化之树方能根深叶茂。
吸收外来,就是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中华文明孕育于华夏大地,也是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发展繁荣的。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8](P6-8) 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征程中,需要在立足本国文化土壤的基石之上,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客观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多样性,主动学习外来有益文化的思想精髓,善于融通国外有益文化的思想资源,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从而实现“美美与共”。在文化交融中,保持自身文化的定力法则,坚持自身文化主体地位的原则,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为中华文明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
面向未来,就是引领时代,繁荣兴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要把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民众需求,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紧密结合。文化引领时代风气,就是要在形势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中瞄准、攀登和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再用现代的表达方式进行阐发,用流行的传播方式进行包装,对其进行语境的更新,促使文化建设方向更加明确、艺术创作生产更加活跃、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显著,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增添文化动力。
(三)战略思维: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时,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9],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立足于当下的社会发展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当代文化有机统一,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0](P15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风格,主动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之中,自觉汇聚到现代化进程的格局之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精神标识提炼出来,从而达到与当代文化的互融共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当代文化适应融合的过程中,找准历史定位、彰显时代价值,更加注重在当下社会文化环境中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引领、价值引导中的独特功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源流与本质、多元与主流、自主与互鉴的基本关系,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内在联结与融会贯通。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积极融合,以求协力共进,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联结。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当今中国实践发展状况,使其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契合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现代科技社会步调相协调、与人类文明进步基调相一致,才能经受住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新检验。在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社会现实中,总结凝练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特色、亮点,运用新的传播载体,用“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方法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11](P201),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在以德服人、以文育人的过程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服务于中国梦的文化需要。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2]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须立足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展望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聚焦理论创新,丰富表达形式,坚定文化自信,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塑造中华文化新形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践行“两个结合”,聚焦理论创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两创”理论方针的提出到“两个结合”实践规律的飞跃,是从世界观的深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遵循,是从方法论的高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命力。
1.坚定马克思主义魂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3](P6)马克思主义必须本土化,与各国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科学的指导作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在扎根中国实际的土壤中实现有机统一,置身中国发展的现实处境与民族融合的文化语境使理论更加成熟、思想更加自觉、政治更加坚定、文化更加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文化血脉,是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夯实历史基础,凝聚群众基础,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
2.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印刻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中华民族最优质的基因禀赋,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深厚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延续基因、提炼精髓、萃取精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滋养源泉。同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脉络,激活所蕴藏的理论资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检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内核,激发所内含的现实活力,提升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提高在延续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坚持守正创新的主动性。
3.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文化“两创”。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遵循、行动指南,回应时代需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形式,使之更具现代感、更接地气、更聚民心,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互动、深度融合、良性发展,使其与民族发展方向相一致,与民族共同体利益相契合,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贴近,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基因密码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深层逻辑,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滋养沃土,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个结合”中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激活创新动能,丰富表达形式,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14](P24)。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引领潮流,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最内核的精神血脉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5](P190),在文脉赓续与形式创新中增强吸引力。
1.科技赋能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当代社会的突出特征,科技赋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转化、创新开拓新的空间、开辟新的路径。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新的文化产业链,聚集新的创新人才。”[16]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生产数字化,在文化遗产的数字传播上下功夫,在传统文化的破壁出圈上花心思,让文物“活起来”,让史料“会说话”,让文脉“传下去”,以创新致敬传承,做到思想更精深、艺术更精湛、制作更精良。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新的技术平台、传播手段、前沿科技融入当代生活,使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存在形态、价值内涵、生产实践在守正有根、创新有魂中通过当代命题溯源呈现传统韵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可闻、可感。
2.文旅融合发展。以文旅文创为牵引,积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劲动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加快内容输出、品牌打造、优势转化,拓展文旅文创产业链条,构筑内涵丰富、内容饱满、形式多样的文化消费新场域、新生态、新样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将文化历史遗产、乡土文化资源、人文社会风尚转化为文旅服务和文创产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文物雪糕打造“舌尖上的博物馆”;考古盲盒让博物馆启动好玩有趣的亲民模式;洛阳“汉服”火爆出圈。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让传统文化以文创产品、文旅项目为链接浸润日常生活,实现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相促进,文脉传承与潮流打造相融合,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持续注入动能。
3.引领时代潮流。传统文化要适应年轻一代文化接受的特点,符合其行为接受的规律、贴近其文化层次的需求,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思想内涵与年轻一代产生对话共鸣。“后浪”奔涌成为消费舞台的主角,把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青年一代的生产生活才能获得喜爱接受,激发热忱兴趣。古典美学的现代建构、古代思想的今人解读、古人智慧的当代运用,新中式风的流行、马面裙衫的新搭、围炉煮茶的潮流、尖端科技成果的传统意象命名,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顺势而为,通过年轻化表达、年轻态呈现,使传统优秀文化以具象的形式、可感的实体走进寻常生活,让传统文化积极与新商业接轨,主动与新潮流融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的“数字鸿沟”得以弥合,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赓续历史文脉的坚定传承者、中华文化的有力创造者。
(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固本培元,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17]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因此,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溯本、寻源。固本培元是核心,守正创新是根本,返本开新是关键。
1.加强教育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有效的教育普及,才能获得认知认同与实践体验,成为活着的基因、不断的文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关键环节,要清晰界定其性质定位——“不复古泥古”,做到以传道为重,凸显内在价值,以树人为本,激发修身自觉;要增强主流媒体的骨干作用,组建核心创作团队,打造系列精品节目,培养文艺领军人才,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水平;要激发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加大校园传播的力度,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国学讲座,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文博机构传播广度,拓展文化传播半径;重视家庭教育渗透的深度,在长者言传身教中营造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氛围,汇聚各方合力。
2.着力研究阐释。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对底蕴深厚的文明历史、历久弥新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深化提炼,深刻阐发其中所蕴藏的思想精髓,展现历史厚度,担负传承使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18]这就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秉持科学礼敬的态度,摸清文化家底,建立资源数据库,整理编纂典籍档案,推进其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支撑,在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中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
3.推动交流互鉴。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开放包容,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交流互鉴。如何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中,中国发展的“实情”与国际传播的“舆情”相背离,有“做法”没“说法”的问题亟须破解,这就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P24)这是对当代中华文化传播提出的战略性要求和实践性举措,需要深挖中华文明基因,从中华人文精神中找寻国际传播的思路灵感,切实找到与世界对话的窗口频道,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01).
[2]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19(12).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01).
[4]周光迅,刘昱婵.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及实践路径[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
[5]孙建华,刘青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本土化意蕴[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6).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7]宋建钢.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研究[J].理论观察,2023(4).
[8]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5).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0]房广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1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22(21).
[15]任初轩.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6]沈晓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9-19(01).
[1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3-12-31(01).
[18]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
收稿日期:2024-03-19
基金项目:
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计划项目(CSZ23164);西华师范大学2022年德育研究课题(DY202208);西华师范大学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项目(21DS007);南充市社科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项目(NC21C039);南充市社科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专项一般项目(NC21JD100B041)
作者简介:
韩晓梅(1996-),女,四川巴中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助教,硕士;李敏(1975-),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