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岭南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而且,在如此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岭南诞生了众多有特色的文化习俗,并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的还有神兽文化,不管是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还是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不管是在故宫的屋脊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神兽的踪影。神兽可以说是刻在华夏骨子里的文化。当神兽们来到岭南这片土地,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携手儿童文学作家寻麦,跟随他笔下的林楠和神兽小当康,一起进入故事里看看吧。
1
六月,酷暑降临广州。林楠想起妈妈昨天买了很多荔枝,正好可以吃点解暑,于是翻箱倒柜地找了出来。当他准备剥开第一颗荔枝的时候,突然想起平日里都会跟自己抢吃的当康,今天却不见了踪影。
当康不在身边,林楠感到有些不自在,放下荔枝出门去找当康了。林楠四处寻找,最后在家楼下小区的活动广场上找到了它。平日这里是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地方,现在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让林楠吃惊的是,当康面前还站着一只庞然大物。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大号的老虎,只不过身上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尾巴比身子还要长。
林楠担心当康有危险,躲在墙角轻声喊道:“当康,快回来!”
“不用担心,这就是我之前经常跟你提起的神兽驺吾。”当康说,“别看它外表看起来凶猛,实际内心可温柔了,是只人见人爱的神兽。”
“可别这么夸我,怪不好意思的。”驺吾羞红了脸。
林楠这才放心地走出来,打趣道:“当康,难怪在哪都找不到你,原来是躲在这见老朋友了。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可是把荔枝都吃完了。”
“这次我可一点也不心疼。”当康说,“我和驺吾马上就要去惠州了,到时候有吃不完的荔枝,而且比你今天吃到的还要新鲜美味。”
“啊?”林楠又吃惊又羡慕,“难道是诗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里的岭南荔枝吗?”
“是的。”驺吾点头道,“这首诗是我的老朋友苏轼在惠州时创作的。”
“什么?苏轼是你的老朋友?”林楠的嘴张得更大了。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当康解释道,“自古以来,驺吾作为仁义的象征,被历代学者文人所赞颂。很多文人都仰慕着它,为它写过文章,作过画呢!”
“都是往事,不值一提。”驺吾谦虚地摆摆尾巴。
“你就别谦虚了。《诗经》里面的《召南·驺虞》、司马相如的《封禅颂》、蔡邕的《五灵颂》、薛综的《驺虞颂》、胡俨的《驺虞赋》、白居易的《驺虞画赞》、郭璞的《图赞》等,都有关于驺吾的描写。”
“哇!这么说大文豪苏轼认识您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林楠说。
驺吾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轻轻甩了甩尾巴,“大家都叫我驺虞,也有很多人叫我驺吾。当康就喜欢叫我驺吾呢!”
“好啦,那就不讲客套话了,我们赶紧出发吧。”当康说,“林楠,你要不要也一起。”
“可是,我现在去的话,明天上学就赶不回来啦。”林楠有些担心。
“放心吧,驺吾可是能够日行千里的。”当康说,“而且,我们去的还是另一个时空呢。”
“另一个时空?”林楠不解。
“我们这次要到九百多年前的惠州,帮驺吾完成一个夙愿。”当康说,“当年驺吾在认识苏轼后,没过多久苏轼就因为‘乌台诗案被陷害入狱。当驺吾准备去救他的时候,苏轼已经被释放,先后被贬谪到了黄州、惠州和儋州。驺吾那段时间正好被白泽叫去处理一件急事,一直没有机会知道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所以想要前去看看。”
“特别是惠州,苏轼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画、书法作品,他在这里的生活肯定很丰富多彩。”驺吾说。
“特别是美味的荔枝。”当康说着说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看你们是想去惠州吃荔枝吧。”林楠偷笑着说。
“才不是!”当康扭过头去,“时间不多了,我们该出发了。”
2
在当康的不停催促下,驺吾载着林楠和当康朝惠州飞奔而去。驺吾跑得飞快,让人惊奇的是,这么快的速度它还能躲避掉路上所有的障碍物。林楠感觉骑着驺吾,就如同坐在高铁上一样稳当。驺吾越跑越快,最后竟然飞到了空中。林楠兴奋地问道:“还能不能再快点,你能不能比飞机还快?”
“我能够比光还快。”驺吾自豪地使出神力全速奔跑。周围的一切飞快地变化,林楠见到前所未有的光景,一种奇异的感受汹涌而来。当他还在回味的时候,驺吾已经降落在了一个河岸。
林楠看着周围的古建筑问道:“我们到惠州了吗?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是北宋绍圣元年的惠州。”驺吾回答。
“也就是公元1094年。”当康补充道。
这时,不远处的一只小船刚好靠岸。船上走下来一位长者,他面容温和庄重,眼眸深邃,透露出超然物外的宁静。银丝虽点缀于发间,却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身姿微佝却风骨依旧。衣着朴素雅致,青衫飘动,宛如水墨画中的文人墨客。
林楠心想,这个人一定就是苏轼了。没等他们走过去,岸边等候的官员和百姓们已经抢先迎了上去,大家一起欢呼:“欢迎东坡居士来到惠州。”
“岭南的山水竟如此之秀丽,岭南的人们也如此热情,惠州真我家。”苏轼感慨之余,还作了一首诗—《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百姓更加兴奋了,如同追星一样,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前面挤。苏轼回应不过来大家的热情,只能连连后退。
“驺吾,我们过去帮他吧。”林楠说。驺吾立刻会意,飞到空中,用长尾巴把苏轼连同他的行李一起卷到了身上。
苏轼坐稳后,立刻认出了驺吾:“驺吾,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
驺吾边跑边问:“一别多年,你最近过得还好吗?”
“好,好,好!”苏轼爽朗地笑道,“在被贬之后,我的确有过避世消极的心态。不过一路走来,岭南的风物之美给了我不少慰藉,我现在的心态可是豁达不少。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林楠忍不住说道:“这首诗我也听过。”
苏轼这才回头看到林楠:“原来这还有个孩童,你也读过我的诗吗?”
“驺吾告诉我的。”林楠慌忙解释道,他可不知道该如何跟苏轼解释自己来自未来。
“驺吾,我的诗能被你记住真是我的荣幸!”苏轼看起来更开心了。
“就别跟我客气了,你住的地方在哪儿?”驺吾问。
“合江楼。”苏轼说。
驺吾载着苏轼在惠州游历了一圈,先后去了罗浮山、嘉祐寺、白鹤峰、惠州西湖、飞鹅岭……最后才把他送到了西枝江西岸的合江楼。
苏轼站在楼顶看着眼前的美景,又作诗一首—《寓居合江楼》:
海上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楼中老人日清新,天上岂有痴仙人。
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林楠听了这首诗,似懂非懂地问道:“罗浮春是什么?”
“罗浮春是我自酿的糯米黄酒。”苏轼回答,“前些天我跟一个客家人学来的,再自己改进了一下。”
“我想起来了!”林楠回想起来了书上看到过的美食,“我听说您创造了可多美食,像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凉粉、东坡饼、东坡羊蝎子……”
“看来你还挺了解我的,”苏轼笑着说道,“只是这羊蝎子,我倒是还没试过。”
林楠心想不好,这个时候苏轼还没想出羊蝎子的做法呢,可不能让他知道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于是,林楠急忙转过话题说:“其实,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荔枝!”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苏轼笑道,“我也听闻岭南的荔枝特别好吃,早就想尝一尝了。只可惜,现在还不到吃荔枝的季节。”
“哎呀,我们好像来的时间不对。”当康有些难为情,低声提醒驺吾。
“这个简单,我们可以去往荔枝丰收的时间。”告别苏轼后,驺吾再次载着大家飞奔而去。
3
在时间穿梭的过程中,许多画面像幻灯片一样在林楠眼前一闪而过。苏轼安顿下来后,找朋友借了一块地作为菜园子,种植蔬菜。同时,苏轼也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民生实事,譬如推广中原插秧技术、倡建军队营房、收葬荒骨、改良秧马、推广水碓、为民施药,并为广州设计了“自来水”工程……
时光流转,春去秋来,当驺吾停下来时。已是公元1096年夏季。苏轼受邀在知州詹范家饮茶品尝荔枝。当苏轼进门时,大家也刚好赶到。
苏轼立刻邀请道:“又见到你们了,正好跟我一起前去吃荔枝。”
“好呀。”驺吾满口答应道,“除了吃荔枝,还可以品鉴好诗。”
“还是你了解我。”苏轼笑道。
“终于可以吃到荔枝啦!”当康兴奋地喊道。
“还说不是特意来吃荔枝的。”林楠嘴上揶揄着当康,但还是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心里也渴望尝一尝诗歌中的荔枝。
大家走进房内,院子里已经摆好了桌椅、荔枝和茶饮。詹范热情地招待了大家。
林楠和当康一颗接一颗地吃着荔枝,仿佛在比赛谁吃得更快。苏轼和詹范则是聊起了民生。
詹范拿出了一些信件给苏轼看:“这些都是百姓给你写的信,为了感谢你为大家造桥。”
“我知道,一定是西新桥和东新桥。”林楠一边吃着荔枝,一边含糊不清地说着,“那两座桥可有名了。”
“这都是百姓的功劳,跟我关系不大。”苏轼谦虚道。
“这两座桥可都是你募资和设计的。”詹范说,“为了解决造桥资金不足的问题,你甚至捐出了皇帝赏赐的犀带。”
“都是身外之物。”苏轼挥了挥手。
詹范和苏轼聊得兴起。驺吾在一旁安静地聆听者,它似乎感应到了苏轼曾经立下的“实无负吏民”的信念。它为这种力量感到振奋,催动身上的仁兽气息,让詹范家的院子瞬间开满了鲜花。
苏轼见到此情此景,百感交集。再加上正在品尝最喜欢的荔枝,兴致来时,开始吟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当苏轼念到这首诗后两句时,林楠也忍不住一起念了起来。这就是家喻户晓的诗歌《惠州一绝》了。这时,当康仍在一旁疯狂地吃着荔枝。
不一会儿,几箩筐的荔枝全被吃光了,当康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看着满地的荔枝壳,詹范惊叹道:“一次吃那么多会吃坏肚子的。”
“我们可是神兽。”当康做了一个鬼脸,提醒驺吾该出发了。
“你们老是神出鬼没的,这次又要去哪?”苏轼终于忍不住问道。
“罗浮山。”
“那带上我一起去。”苏轼爬到了驺吾的背上。
4
“我听闻罗浮山是岭南第一山,还是座仙山,你们又是神兽,来到这里一定是来找神仙的,我倒是想看看神仙长什么样。”苏轼站在山巅,已然飘飘欲仙。
没等当康回答,突然天地变色。在月光的笼罩下,无数的宣纸飘然而下。苏轼手握毛笔,一袭青衫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的眼神深邃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凝结在笔尖之上。他轻轻提起毛笔,蘸取墨汁,瞬间,笔尖上便汇聚了浓厚的墨香。
随着他的挥毫泼墨,毛笔在纸上起舞。墨水渗透纸张,化作一个个灵动而深情的文字。它们如同星河般璀璨,又似流水般柔和,诉说着苏轼的才情与浪漫。月光、墨香、笔舞、纸韵,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一首《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飘然而上,接着是《归去来兮辞卷》《三马图赞》《致南圭使君帖》……数不清的书法作品跟随他随风而至,如梦如幻。
林楠就在这梦幻中闭上了双眼,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乘着驺吾扶摇而上。待林楠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睡在卧室里。驺吾蹲在一旁的地上,当康躺在床上,时间依旧停留在中午。
“发生什么了?”林楠分不清刚才到底是做梦还是现实。
“我和驺吾带你去惠州走了一遭。”当康说。
“那么说刚才发生的都是真的?”林楠问。
“这我可说不准。”当康不置可否,“不过,你要是想去的话,现在再陪我们一起去惠州,给百姓带去丰收吧。”
“这次不是做梦了吧?”林楠掐了一下当康的脸。
“喂!你就不能掐自己的脸吗?”当康跳到了驺吾的背上。驺吾用长尾巴轻轻一甩,林楠也开心地爬上它的背。
“吃荔枝去咯!”驺吾呼唤着,乘风而起,日行千里。
小知识
※罗浮山自古有着“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的美誉,也被道教尊称为“第七大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其中著名的道士葛洪隐居罗浮山30余年,修道、行医、著书立说,弟子众多,声名远扬,后世为仙,故事流传千年。
※苏轼在惠州待了两年零八个月,写下诗、词、文、信、书画等587首(篇、幅)。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惠州是现存“苏迹”最多的城市之一。孤山、苏堤、朝云墓、嘉祐寺、松风亭、林婆卖酒处、翟夫子舍、朱池墨沼、东坡钓矶石和白鹤峰等地,都是“苏粉”到惠州的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