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1月3日,汉城(后改名首尔)国际机场。一架从香港飞来的班机悄然滑向停机坪。机门开处,涌出一大群旅客。机场保安官注意到在这次航班的旅客中,有几名来自中国,他立即下令拦住他们盘查。
进军韩国商界
那时,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过去40年了,近在咫尺的中韩两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一直长期不相往来。唯一的交道,是民间团体的小型贸易,并且是悄悄进行的。
“请问,诸位到韩国来有何贵干?”懂华语的保安官很有礼貌地盘问。“旅游和洽谈生意。”韩国保安官有疑虑,下令检查中国人的行李。结果那些皮箱里只有各种食物、罐头,领头的中国人有些生气了:“怎样,尊敬的保安官先生,我们可以走了吧?”此人名叫况浩文,公开身份是中国重庆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长,其实他是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韩国保安官只得点头放行。
况浩文等人此行有一个梦想:拿到进军韩国商界的入场券。
重庆故人
一天,外贸小组到韩国大宇株式会社洽谈,交易谈完后,韩方一位叫李允哲的顾问突然用地道的重庆话问道:“你们最近去过青木关没有?我有许多年没去过了,非常想念那个小镇。”远在异国他乡的重庆人,猛然听见乡音,又惊又喜。
原来,抗战时期,中国允许流亡的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设立,并不断给予他们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现在大宇株式会社担任顾问的李允哲,曾与重庆青木关结下不解之缘。
李允哲问起,重庆磁器口还有没有椒盐花生?饭馆里还卖不卖“帽儿头”盖浇饭?……况浩文一一作答,并向李允哲介绍了重庆的近况。李允哲听得津津有味。后经他牵线搭桥,10000箱重庆黄桃的销售合同,很快就签订下来。
韩国人很怀旧,重感情,原中大附中校友金信也是其中一个。一次,况浩文去金星公司洽谈,顺便打听金信。对方一听来者是金信的校友,肃然起敬,立即与之联系。不一会儿,话筒里传来金信的声音,说的也是汉语:“请问您是哪位?”“我是从中国重庆来的况浩文,中大附中的校友,不知是否可以去拜访您?”“您别来,不方便,我明天来看望您吧。”
次日,金信准时来到宾馆,他曾任韩国空军司令、交通部长。他父亲是原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去世后被尊为韩国民族英雄。
吃饭时,金信取出一件东西,那是1942年韩国临时政府在重庆换届时,中国国共两党代表前往祝贺时的签到卡。年代久远,但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签名依然清晰可辨。这件珍贵的文物,后来捐献给了重庆韩国临时政府纪念馆。
中韩建交
两年后,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人民的友谊揭开了新的一页。1995年8月11日,由韩国方面投资重建的原韩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在渝隆重开馆,韩国各界人士80余人冒着酷暑,不远万里飞赴重庆参加仪式。
后来,在韩国市场时常可以买到重庆水果、粮油食品和副食品,而韩国三星公司、大宇株式会社的彩电、录像机、影碟机等电子产品,在重庆各大商场也随处可见。这一切,都始于一趟秘而不宣的韩国之行,是它开拓了重庆外贸的新领域。
(摘自《重庆晨报》 杨耀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