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小衔接区域活动

2024-06-21 00:00:00徐凤英
幸福家庭 2024年3期
关键词:幼小理念区域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教师在组织幼小衔接阶段的区域活动时,形式相对简单,内容相对单一,这既不符合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又影响了区域活动的组织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应根据纲要的基本要求,将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区域活动,丰富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同时锻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组织区域活动,如趣味活动、合作活动、自主活动及项目式活动等,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完善课程游戏化教学体系,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教育质量。

一、立足幼儿兴趣,寻找活动契机

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下,教师应立足幼儿兴趣组织与实施区域活动,寻找合适的契机,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区域活动的效果。相较于小班和中班幼儿,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因此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可以将幼儿生活中有趣的事件作为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以“午餐里的瓜果蔬菜”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以幼儿对午餐的探讨为契机,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他们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外,以生活中的发现为契机能够进一步拉近幼儿生活与区域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同时,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区域活动。在建构区域,教师可以组织场景游戏,以幼儿熟悉的故事为基础,鼓励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场景自主开展建构游戏;在阅读区域,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将绘本改编为小故事,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表演;在生活区域,教师可以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创设不同的职业情境,引导幼儿体验不同职业。教师组织多样化的区域活动,将游戏精神融入不同类别的区域活动,可以满足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二、立足幼儿本位,主动生成活动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应立足幼儿本位组织区域活动,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基础上开展活动,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满足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

(一)趣味游戏

趣味游戏是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策略之一。例如,在设计阅读区域的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导入或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将绘本故事以幼儿较为熟悉或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知识经验,还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大卫上学去》《迟到的理由》等绘本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幼儿大致了解绘本的内容。在观看和欣赏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能从中提取大量信息,为后续的合作游戏及项目式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思路。

以绘本《大卫上学去》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采用动态化的形式将大卫在学校的一系列事件呈现出来,并在幼儿观看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向他们提出“你觉得大卫的行为正确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对大卫说什么”“如果你是大卫,你会怎么做呢”等问题。以绘本故事的讲解为基础,通过师幼互动问答来组织阅读区域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还可以让幼儿意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二)合作游戏

幼小衔接阶段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以往的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很少组织幼儿开展合作游戏,忽视了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如何开展合作游戏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

以户外体育游戏为例,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共同参与体育游戏材料的准备过程。比如,在开展“两人三足”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将整个游戏划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两两一组,制作两人三足所需要的工具。教师可以将两人三足的游戏材料放置在“材料超市”中,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两人三足体育游戏的了解,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幼儿可以选择现成的游戏工具,如木板鞋;也可以选择低结构材料,自主制作游戏工具,如用废纸箱做一个大的纸板鞋,然后用木板加固,最后再用绳子作为鞋带。在寻找材料、设计方案、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步增强合作意识。

第二个环节,合作完成游戏接龙任务。以往两人三足游戏活动的内容相对简单,幼儿只需要完成一项任务即可,如两人合作从起点走到终点,这使得幼儿对该游戏的兴趣不高。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考虑到幼小衔接阶段及小学阶段的培养需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体能游戏一条龙”活动,以两人三足游戏为中心,增加接力游戏、运货物游戏等,将幼儿两两分组,让他们合作分析活动的类型,制订活动计划。在合作分析、制订计划、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体验“一条龙”体能游戏的趣味性,还能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区域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锻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等自发组织、自由选择活动内容的活动模式。然而,以往的自主游戏存在设计思路不清晰、形式单一、内容单一等问题,既不符合课程游戏化理念的要求,又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将游戏化精神融入自主游戏成为教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师要按照主题类型设计游戏思路。对于预设性的游戏主题,教师需要先给出主题活动的类型,再让幼儿根据主题开展自主游戏。例如,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设计“生活超市”的综合游戏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为幼儿设计自主游戏的空间。对于生成性的游戏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自主决定活动的走向。例如,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瓶盖非常感兴趣,就可以鼓励幼儿围绕瓶盖、瓶子等开展新的自主游戏活动。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从环境、材料等方面给予幼儿支持。教师可以将各种颜色的瓶盖、各种形状的瓶子摆放在活动素材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设计游戏方案,然后创作作品,如用瓶盖制作小花、小草、小蜗牛等,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制作各种物品。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设计也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为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共同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例如,在植物角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定“植物角公约”,通过手绘图案的方式制定爱护植物、定时浇水、定时除草、做好记录等公约。在制定公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通过问题引导等方式,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自主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四)项目式活动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可以在幼小衔接阶段区域活动中引入项目式活动。项目式活动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是幼小衔接阶段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二十四节气”项目式活动。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设计项目活动时,教师可以将阅读区域、美工区域等结合起来,为幼儿搭建亲近自然、体验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课程活动平台。环境创设是开展项目式活动的基础,将二十四节气作为环境创设的素材,可以让幼儿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手绘版画等方式在教室走廊或墙面上展示二十四节气歌,然后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剪纸等形式展现每个节气的特色,如特色植物、特色食物、特色农作物等。随后,教师可以将各个区域活动衔接起来,如在阅读区放置二十四节气绘本、漫画故事等,方便幼儿随时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教师还可以在美工区放置不同的创作素材,如黏土、彩纸、水粉颜料等,满足幼儿的需求。在创设环境之后,教师可以将二十四节气活动融入不同活动领域,如:在语言领域,讲解故事、描述每个节气的由来及相关的农事活动等;在文化领域,选择与当下时令相关的节气,带领幼儿了解该节气的习俗,如春分立蛋、放风筝,立夏称重、吃蛋等;在科学领域,设计“植物角”活动,充分利用班级的植物区环境,鼓励幼儿动手种植,让幼儿在观察与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等等。

三、及时进行课程反思,增强活动效果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教师在设计与实施区域活动时应重视反思环节。在以往的区域活动中,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反思环节,或者仅仅是简单地评价活动结果,忽略了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成长和收获。课程游戏化项目强调幼儿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因此,在活动的评价与反思环节,教师应明确评价目标,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应遵循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包含多元主体的评价体系,并对不同评价主体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

例如,在“二十四节气”项目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主评价,结合各区域的游戏化活动内容,设计趣味评价活动。比如,幼儿可以通过分享交流的方式,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节气游戏,在游戏中有什么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线上评价等方式,将幼儿的作品上传到班级群,让家长通过投票的方式参与评价。

结语

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区域活动设计,教师应当基于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小衔接的发展目标,通过趣味游戏、合作游戏、自主游戏及项目式活动的设计,为幼儿搭建多样化课程活动平台,满足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的目标,构建多维度的活动评价体系,反思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托幼中心)

猜你喜欢
幼小理念区域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22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8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4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启蒙(3-7岁)(2016年3期)2016-11-24 12:43:50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