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gA IgG IgM及胆红素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06-21 08:42石芸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6期
关键词:胆红素乙型肝炎

石芸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及胆红素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及胆红素含量。通过Pearson相关性考察,分析IgA、IgG、IgM与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考察IgA、IgG、IgM及胆红素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及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gA、IgG、IgM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下,IgA、IgG、IgM、胆红素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面积分别为0.769、0.783、0.738、0.801及0.878,IgA、IgG、IgM及胆红素联合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血清IgA、IgG、IgM及胆红素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4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较高,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胆红素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6-0070-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46.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我国总人口的9.00%,乙型肝炎防治是卫生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1-2]。乙型肝炎属于慢性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乏力、肝脏区域疼痛等,并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3]。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可能引发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但存在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不理想的问题[4]。实验室血清检查具有简便、快速等优势,是乙型肝炎检测发展的新方向。不同实验室指标间诊断效能差异较大,有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问题,影响诊断准确度[5]。免疫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可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当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免疫球蛋白已被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取得良好效果。相关研究提示免疫球蛋白可能参与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等过程[6]。本研究对尿血清IgA、IgG、IgM及胆红素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无乙型肝炎感染或其他肝脏疾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1.38±2.8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82±4.17)kg/m2。对照组中男性31名,女性29名,平均年龄(40.36±3.13)岁,平均BMI(24.12±4.23)kg/m2。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7]中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病程超过6个月;精神状态良好,可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

排除标准:未被确诊的患者;严重脂血、溶血、浑浊,合并黄疸问题者;临床基本信息不完整的样本;入院前1个月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存在严重感染的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

脱落标准:死亡;患者病情急剧加重,需紧急抢救者;患者或家属强烈要求退出。

1.2 方法

调取患者的电子档案,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BMI、病程、生活习惯、疾病史等)。入院后,禁食一晚,于第2日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加入适量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处理(5 000 r/min,5 min),弃去沉淀,取血清,置-80 ℃冰箱备用,使用前恢复至室温,轻轻摇动混匀,所有样品均在24 h内完成检测及复测。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及胆红素含量。

1.3 观察指标

(1)IgA、IgG、IgM与胆红素水平。分析并对比2组血清中IgA、IgG、IgM与胆红素含量水平。(2)相关性。考察IgA、IgG、IgM与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3)诊断价值。考察IgA、IgG、IgM及胆红素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考察分析IgA、IgG、IgM与Kim-1水平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考察IgA、IgG、IgM及胆红素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gA、IgG、IgM及胆红素水平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及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gA、IgG、IgM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见表2。

2.3 IgA、IgG、IgM、胆红素诊断乙型肝炎的效能

ROC曲线结果表明,IgA、IgG、IgM及胆红素的AUC面积分别为0.769、0.783、0.738及0.801,灵敏度分别为0.743、0.767、0.718及0.812,特异度分别为0.794、0.812、0.786及0.833,对乙型肝炎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gA、IgG、IgM及胆红素联合检测的AUC面积为0.878,灵敏度0.885、特异度为 0.859,均高于单一检测,见图1。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传染病,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8]。乙型肝炎发病初期,病情较为隐匿,不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在体检中确诊。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功能逐渐减弱,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9]。我国已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之中,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防治乙型肝炎工作仍不可松懈[10]。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进行乙型肝炎检测,但存在酶标试剂易失活、检测过程烦琐、样本易污染、检测时间长等不足,临床应用存在不足之处。积极探索新型的诊断方式对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机体免疫受到攻击,相应免疫指标会发生一定变化,可为疾病诊治提供一定参考。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够在补体的作用下杀灭细菌或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11]。其中,IgA、IgG、IgM为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分型,与细菌、病毒感染密切相关。Ig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主要参与黏膜局部免疫,能够与病原微生物相结合,起到抗感染的作用。IgG是血清含量最高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当机体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后,IgG含量明显上升。IgM是分子量最大的一类免疫球蛋白,能够阻止病原体与细胞表面的结合。胆红素常被用于作为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学指标,其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gA、IgG、IgM及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IgA、IgG、IgM及胆红素与乙型肝炎关系密切。当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IgA、IgG、IgM及胆红素含量均明显上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乙型肝炎病变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gA、IgG、IgM及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这可能与各指标相互影响有关,胆红素升高,机体炎症反应加重,机体免疫反应加强,进而IgA、IgG、IgM分泌增多。

近年来,生化指标被应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取得良好效果。高晓霞等[12]研究表明,IgA、IgG、IgM对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唐萍[13]研究提示,胆红素是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研究与上述研究具有一致性。ROC曲线下,IgA、IgG、IgM、胆红素及联合检测的AUC面积分别为0.769、0.783、0.738、0.801,灵敏度分别为0.743、0.767、0.718及0.812,特异度分别为0.794、0.812、0.786及0.833。IgA、IgG、IgM及胆红素联合检测方式的AUC面积为0.878,灵敏度0.885、特异度为0.859。联合监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联合诊断准确度更高,更能反映患者机体状态,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有助于疾病诊断。

综上所述,血清IgA、IgG、IgM及胆红素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NGUYEN M H,WONG G,GANE E,et al.Hepatitis B virus:advances in prevention,diagnosis,and therapy[J].Clin Microbiol Rev,2020,33(2):e00046-19.

[2] TU T,DOUGLAS M W.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from diagnostics to treatments[J].Viruses,2020,30(12):1366.

[3] 刘素红,朱丽君,石玉磊,等.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学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5):608-610.

[4] 刘智鹏,王明达,陈志宇,等.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一级预防[J].肝胆外科杂志,2021,29(5):341-344.

[5] 赵阳,姜晓明,赵臣.血清HBV-DNA、ALT、AST、TNF-α和IL-10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7):1181-1182.

[6] 路蔓,张静.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8):1382-1383.

[7]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9,46(6):423-446.

[8] LIU J,LIANG W,JING W,et al.Countdown to 2030:eliminating hepatitis B disease,China[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19,97(3):230-238.

[9] 王茜.血清IgA、IgG、IgM辅助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97-99.

[10] 薛建丽.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及IgG水平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28):176-177.

[11] 杨晓婷,赖广华,卓李圆,等.血清甲状腺激素、免疫球蛋白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案,2018,19(9):99-101.

[12] 高晓霞,胡晓波.生化免疫指标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情预判中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J].陕西中医,2021,42(1):17-18.

[13] 唐萍.血清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联合检测在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4-6.

猜你喜欢
胆红素乙型肝炎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