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悲”中来

2024-06-21 02:39杨倩
美与时代·下 2024年5期

摘  要:作为19世纪后期俄罗斯最后一位晚期浪漫主义代表音乐家,其音乐创造蕴含浓厚的俄罗斯传统音乐风格和民族精神,慷慨激昂的音乐基调,伴随着广阔悠长的曲风,时而深沉、时而柔美。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占据着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崇高地位,它们根植于俄罗斯肥沃的音乐土壤之中,被誉为“俄罗斯艺术歌曲的珍品”。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总是充斥着一种悲情的哀伤之感,这种悲剧情怀不仅造就了拉赫玛尼诺夫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折射出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悲壮而凄美的人生。本文将从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出发,探究其艺术歌曲中所蕴含的悲剧情怀,以及卓尔不群的个人气质。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创作;悲剧情怀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出生于俄罗斯一个富裕的音乐世家,从小便拥有着良好的音乐环境,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便开启了自己漫长的音乐道路。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中创作了83首艺术歌曲,以《在圣殿的大门外》(1890)《梦》(1916)《别唱吧,美人》《命运》《死之岛》等作品为代表,这些作品扎根于俄罗斯肥沃的音乐土壤之中,蕴含着俄罗斯的音乐传统和民族精神,还饱含着拉赫玛尼诺夫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拉赫玛尼诺夫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是浪漫主义和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相互交织,其中隐藏着“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情绪”[1]335。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音乐观念的影响,其认为创作的过程便是抒发作者内心情绪的过程,而歌曲的演唱则是作家和听众的心灵交流,因此,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极具晚期浪漫主义特点,特别注重情感的表达,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历程

童年的拉赫玛尼诺夫便展现了自己出色的音乐天赋,修长的手指能够驾驭钢琴的大跨度,于是他9岁便师从德米纳斯基,开始学习钢琴,之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对音乐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学习,不仅学习钢琴,还学习作曲。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他的音乐风格与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一脉相承,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是俄罗斯民歌、城市浪漫曲以及古典宗教歌曲的融合[1]336。其作品节奏复杂丰富,和声色彩浓郁,艺术层次丰富,配器效果恢弘,善于通过音乐表现情感性和悲剧性[2]。

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根据其不同的创作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1890-1897)、中期(1898-1908)和后期(1910-1916)。第一个阶段是在拉赫玛尼诺夫较为年轻的时期,他仍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系统地学习音乐,他的第一首音乐创作是《在圣修道院大门旁》,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莱蒙托夫的诗,因此作品呈现出青涩、纯粹的诗意。而后《四月》《我什么都不会跟你说》《你再一次让我感到孤独》等作品纷纷问世,拉赫玛尼诺夫也在这个时期邂逅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时期,他相继创作了很多歌曲,成为一个高产的作曲家,其中他的毕业作品《阿列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给年轻的拉赫玛尼诺夫带来了很多创作动力,于是又问世了《你记得那个夜晚吗》《绝望者之歌》《春花凋残》《别唱吧,美人》。《在神秘寂静的夜里》是《六首声乐曲》(Op.4)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十二首声乐曲》(Op.14)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春潮》《孩子啊,你如花般完美》,都成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成名曲目[3]212。这一时期的创作青涩、纯粹,带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就像年轻气盛的青年,他的歌曲也总是充满活力和朝气,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抒发自己的一切情感。

当然,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第一交响曲》时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他开始陷入自我怀疑,挫败的失落之感深深打击了他年轻的心灵,他开始失去自信,丧失信心,在失败的阴影中停滞不前[3]212。沉浸在自己失败的阴影之中,他的创作也停滞了。1899年他写出了失败之后的第一首歌,《你打嗝了吗?娜塔莎》带着浓浓的黑色幽默,其诙谐和讽刺的音乐风格开启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阶段的创作,像是在自嘲,又像是在对自己的打趣和安慰。失败的经历注定了拉赫玛尼洛夫创作风格的转变,他从细腻、柔情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开始转向复杂、多变的曲式风格,风格的转变仿佛开启了拉赫玛尼诺夫新世界的大门。这个时期,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并不多,也许是吸收了过去失败的经验,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变得沉稳、成熟,歌曲创作也不再高产,而是少而精,如1902年的《十二首声乐曲》(Op.21)和1906年的《十五首声乐曲》(Op.25),他的歌曲风格开始沉稳、曲式逐渐复杂、多变,歌曲中充满了对人世间所有情感的感悟,细腻而又柔情。在这个时期,拉赫玛尼诺夫不仅担任了莫斯科大剧院的指挥,还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歌曲的创作。

1910年,拉赫玛尼诺夫开始自己第三阶段的创作。1912年,《十四首声乐曲》(Op.34)包括《微风吹过》《狂喜之日》《最大的幸福》《练声曲》等,1914年他创作了宗教题材歌曲《圣约翰福音书》,1916年,《六首声乐曲》(Op.38)包括《雏菊》《捕鼠人》等作品,他的创作又开始丰富了起来,歌曲的风格也有了明显的转变[3]212。他的歌曲类型不断扩大,不仅保留了晚期浪漫主义歌曲的艺术创作,还开始涉及宗教歌曲、俄罗斯民歌以及纯音乐等。这个时期的歌曲创作风格比之前更加纯熟,从过去的情感抒发转变为形而上的纯音乐形式的探索,曲调复杂、变化丰富、层次多样。这种风格的转变也离不开俄罗斯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当时战争爆发,俄罗斯社会陷入水生火热的动荡局面之中。拉赫玛尼诺夫的歌曲创作也受此影响,变得深沉、无奈和悲壮。后来他移民到了美国,在美国发表了一篇痛斥苏联政府的文章,他的作品被全苏联禁演,之后再也没有回到他深爱的故土。拉赫玛尼诺夫在瑞士度过了他的晚年,他也完成了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灵感来源于帕格尼尼著名的随想曲中的“愤怒之日”,整个歌曲有24段变奏,著名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将其中的第18变奏作为主题曲,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风格

俄罗斯的音乐传统有着相当丰富的音乐形式,是俄罗斯歌曲、小夜曲、华尔兹、船歌、祝酒歌以及宗教歌曲的综合[4]。但拉赫玛尼诺夫在其艺术歌曲创作演变之中,开始突出晚期浪漫主义情怀,逐渐淡化和打破以往的音乐语言,因此,他的艺术歌曲在题材形式上没有太多局限,这使得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有着自由表达情感的空间,容易构建歌曲本身的艺术意境,这也使得他的艺术歌曲在音乐形式上变化多样,交替复杂的结构、变奏等形式可以突出情感的变化起伏,让歌曲充满意境。悲剧情怀是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生涯中逐渐显现的,这不仅来源于其对情感的独特感知经验,以及人生的跌宕起伏,还来源于音乐与文学艺术、戏剧艺术所结合而产生的独特意境。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所显现的“悲剧情怀”大多都通过其复杂的音乐结构,丰富的情感而表现,蕴含着他对于世间情感的浓烈感知,对美好和幸福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不安、抗议和苦痛,这让他的艺术歌曲也带有强烈的戏剧性。

(一)主题鲜明:“诗意性”和“悲剧性”的结合

拉赫玛尼诺夫常常会采用戏剧性的主题来进行歌曲的创作,人的悲欢离合、世间苦乐哀愁、社会的冲突与不公都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主题选择,因此,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有着鲜明的主题。正如保罗·亨利·朗所说:“浪漫主义是各种潮流教诲的产物,但总的方向显示出了一种强烈的文学倾向。”[5]拉赫玛尼诺夫常常会选择诗歌、戏剧作为歌曲的主题和意境的参照,渴望通过音乐表现形式来展现出诗歌、戏剧中的“诗意性”和“文学性”,为了能够更加深刻地表达出诗歌、戏剧的诗意意境,他往往会在音乐创作上对歌曲风格、曲调、结构进行调整和控制,并且传达出诗歌、戏剧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变化,快乐、幸福、痛苦、绝望、孤独等。在他的作品中,音乐的曲调变化、节奏变化以及不同的曲式部分被反复的凸显和强调。有报道称:“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之岛》,可以与永恒对视”,可见其音乐的独特魅力。《死之岛》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拉赫玛尼诺夫无意之中看到了阿诺德·伯克林的油画作品《死之岛》,作家对与死亡的眷恋成就了这幅伟大的画作,也给拉赫玛尼诺夫的歌曲创作带来了独特的灵感。油画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感知和认识,阴森恐惧的死亡之感通过神秘莫测的大海、岛屿和峭壁得以显现,创造出奇异的意境氛围。人们在欣赏拉赫玛尼诺夫的歌曲《死之岛》时,会感受到曲调充分展现了画作的诡异、悲壮之感,犹如聆听死亡。仿佛看到在一片浩瀚无边的深蓝色大海之中,漂浮着一座海上孤岛,周围被神秘的雾霭所环绕,人们看不清它的真实样貌,却能感受到岛上的寂静,犹如死亡一般,仿佛置身于一个隐秘而压抑的梦境之中。歌曲传达了浓浓的悲剧意味,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这也是拉赫玛尼诺夫对待生命的态度,只有走过最黑暗的时光,才能够真正到达光明。《别唱吧,美人》也是拉赫玛尼诺夫欣赏了普希金的同名诗作而创作的歌曲,诗作呈现了一个凄凉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待爱情和人性的深刻哲思,其中的悲剧性也被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歌曲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结构复杂:音乐语言构筑悲剧情境

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有着复杂的音乐结构,连绵起伏的波动式旋律,正好凸显作曲家心中情感的起伏变化,暗潮汹涌[3]217。拉赫玛尼诺夫偏好在歌曲创作中使用停顿技巧,如前文所述,像戏剧中的独白、画作中的留白,让音乐富有弹性和活力,旋律的停顿部分与旋律的激昂悠长部分形成互补的听感,能够给听众一个停顿的时间,去回味、去思考、去想象。结构的层次变化也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轻快的旋律转换往往用以展现轻松、愉悦的情感状态,让听众进入歌曲所营造的情感氛围;波动式旋律也代表了情感的流动与变化,通过不同的节奏得以呈现,音符的急剧加密对高潮的营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直击心灵[3]217;轻重音的不同呈现,能够使情感起伏到极致,整首歌曲富有变化,在结尾时,高音更轻缓,低音更低沉,让音乐逐渐走向平稳,完成一次完美的情感体验。小调的使用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歌曲悲伤唯美的意境,更加凸显悲剧性的主题,例如《别唱吧,美人》便是采用小调创作的歌曲,以小调的忧伤为主基调,调性统一,能够凸显忧伤的情感氛围,再加上转调的设计让歌曲具有动态化的情感变化,这就展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死亡的红雀》也是拉赫玛尼诺夫比较突出的歌曲代表作,拉赫玛尼诺夫采用了丰富的和声变化,和声的排列也较为密集,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命运》的创作更是展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对于命运的认识,无常、不安、痛苦是命运的常态,《命运》也成为了拉赫玛尼诺夫经历人生磨砺的成果,积蓄了作曲家长期以来千般、万种思绪而生[6]。《命运》的开篇,在下行三度进行的“命运的叩响”,好似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命运动机”。而“命运的叩响”不单是作为开篇的引子,同时也作为全曲的主导动机贯穿整首作品。由此可见,音乐结构的复杂变化,都是为了突出作曲家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但悲剧情怀却是拉赫玛尼诺夫最主要的音乐动机。

(三)演绎独特:钢琴与声乐的交融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钢琴伴奏是其音乐的主要表现力,而钢琴和声乐的关系从伴奏与人声的关系转变为人声重唱的关系,这让钢琴和声乐的结合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这主要是通过“琴声拟唱化,人声器乐化”进行呈现,钢琴成为“歌唱者”,人声又可化为器乐,展现出一种立体听感。前文提到拉赫玛尼诺夫深受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而现代主义思潮也让拉赫玛尼诺夫融入了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风格,因此,他对于钢琴的运用有着非常自我的风格。钢琴和人声形成了多重声部,给听众带来了复调式的听感,使钢琴与人声融为一体。对钢琴地位的突出和功能的转变为音乐的开创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强调钢琴声部的独立意义,通过复杂的织体表现弥补人声情绪上渲染的不足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世界[7]。例如,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在我的窗下》,钢琴和人声形成二重唱的效果演绎,两个声部对位来模仿出复调的形式,形成一种复杂的织体形态,这便可以巧妙地表现出歌曲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变化,歌词中面对眼前的美景,心中若有所思,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便将歌曲中主人公的微妙心思生动展现。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绎歌曲时需要注意人声和钢琴伴奏的对位,加深对于歌词中情感状态的理解和体会,并且还要注意辨别钢琴伴奏的声部、节奏,不能与伴奏机械堆叠,需要形成延迟的节奏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钢琴和人声的重唱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效果。钢琴和人声的交叠出现,正好展现了主人公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和交流,情感的互动,也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主人公内心又喜悦又不安的矛盾心理,将听众带进歌曲所营造的浪漫世界,引起听众的共鸣。用钢琴来烘托人声,能够更好地补充人声的情感表达,让情感流动更加立体饱满。

三、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患有典型的抑郁症,所以悲剧情怀充斥他的一生,在他的世界观里,悲痛绝望是人生常态,而幸福快乐则是可遇不可求,他对于自己的人生充满着悲观主义色彩,自怜自艾、绝望痛苦,他的人生不可能拥有幸福快乐,这也导致他往往认为命运无常,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无论是歌曲创作与文学、戏剧相结合,呈现出悲剧独有的情感魅力,还是音乐语言构筑悲剧情境,再通过钢琴和人声的重唱来演绎,都使得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艺术呈现出独有的个人风格,也是其艺术歌曲闻名世界的根源所在。美从“悲”中来,成就了他不朽的经典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张漫妮.钢琴与声乐的重唱:从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看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7.

[3]黄晟.穿透心灵的哀伤记忆——解析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别唱吧美人》及其演唱[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4):211-217.

[4]余洁.拉赫玛尼诺夫和他的艺术歌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6-137.

[5]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杨燕迪,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712.

[6]冉楠楠.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命运》的创作及其钢琴伴奏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3):189-192.

[7]张婉祺.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和情感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2):99-102.

作者简介:杨倩,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