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9.001
[摘 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从传统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正处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转变的攻坚时期。为了与其相适应,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应发生变化,投资需要将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作为重点,加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数字消费领域,发展共享经济,创新业态模式,推动我国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高位。基于此,文章针对我国企业的未来资本市场和投融资方向展开分析,提出基于全新资本市场之下企业的投融资管理策略,旨在为新时期的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资本市场;投融资;企业资本;融资方向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及,我国需要加强金融体制的改革工作,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进一步改善直接融资的占比,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多层次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需强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牢牢守住金融发展风险底线,并形成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管理框架。这也为新时期的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导向指引。未来在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融资发展方向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者的专业能力,以鼓励和引导投资者展开高价值投资,让整个股票市场变得更为平稳。与此同时,需保障场外股份市场发展的规范性,利用场外市场的优势,为我国的小微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1]。
1 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1990年,沪深证券所正式成立,这代表着我国正式形成了资本市场,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一次次变革及发展,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突破以及各阶段的历史性转折变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代表。三十余载的风雨飘摇,我国股市已从初期的“老八股”发展为当前的上市企业,企业总市值也在不断地提升。
有学者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已有31 %的上市企业在市值上已经达到百亿以上,千亿级市值企业共计148家,同时已有7家企业市值达到万亿级别。我国的股市发展是从第二个十年开始,也就是从2010年开始,上市企业的增长速度非常之快。2010至2022年间,我国共计3 202家企业于A股上市,每年的上市企业数量为267家。这既是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可以展现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强烈的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如股票市场缺乏效率、公司上市的难度较大、交易不够活跃等。为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发行制度,规范市场发展。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较快,但股票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确保企业上市的规范运作。首先,在发行制度方面,应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发行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其次,在发行方式上,应根据股票市场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发行方式,逐步采用核准制与注册制相结合的方式[2]。
二是规范交易行为,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我国资本市场自发展以来,一直存在明显的“牛短熊长”现象,这与市场的流动性有关。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投资者容易产生观望情绪,这种情绪会直接导致股价的下降,降低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在当前股市低迷、投资者情绪悲观的情况下,管理层应通过多种措施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包括降低交易成本、降低股票价格等,如适当增加交易品种、放松交易条件、推出新的交易方式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机制。信息披露制度是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投资者保护机制是否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三是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上市中的作用,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严格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后续教育的管理,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同时,要加强对执业质量的检查和指导,规范执业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虽然对中介机构有一些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弱化甚至被忽视。因此,应尽快修改《证券法》中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方面的条款。加强对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通过严格监管促进企业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2 我国企业未来资本市场与投融资方向
2.1 两个支点
全方位发展股权类金融,是我国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支点。将PE和VC作为代表的股权基金,相较于西方国家,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VC的年发展规模为5 000亿元,上市IPO以及增发规模超过两万亿。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直接融资,也就是股权融资,仍有很大的可挖掘潜力,除了可以为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提供一定的支持,整体的投资幅度也会获得明显增长。将企业并购重组以及技术资源的整合作为导向的PE以及上市企业IPO私募基金,也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持续推进互联网产业金融的发展,是我国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的另外一大支点。互联网金融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传统金融中的网络银行、网络线上支付、众筹和P2P。虽然网络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尤其是P2P暴雷问题引发了我国金融圈的震荡,但是难以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效率的全面提高,同时也使得企业、行业之间的竞争全面加剧[3]。
2.2 四个热点
伴随着我国进入全新的消费升级时代,消费金融也将在未来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出现爆发式增长。以“90后”“00后”作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群体,在消费水平受到限制的影响之下,超前消费意愿变得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科技金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将会持续提高占有比例。科技金融主要是指金融和科技的融合体,是把科学技术运用在我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性工具驱动其变革,促进我国金融体系获得创新发展。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为金融与科技的相互融合,可以创造出全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同时可以形成新流程、新产品、新应用,对金融市场的机构服务模式将带来颠覆性影响。而在未来,金融行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产生智能合同、网络借贷、电子货币,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获取来源,实现风险定价模型的构建,并对投资过程提供智能决策,企业承担的角色为信用中介。进一步提高传统商业银行保险支付的综合效率,弥补传统金融行业的痛点和不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便是供应链金融、智能投资顾问以及征信系统。而在我国经济体系全面转型之际,普惠金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希望通过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我国普惠金融服务面积的全面扩大,实现产品的精准供给。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三农”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区域,需要着重提高金融服务的综合水平[4]。
结合实践,我国政府已将发展目标设定为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其制定出来的举措包括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信用支付的管理、加强面向农村群体的物理消费服务点建设,同时为农村地区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基于我国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速度全面加快。除了在各地区建设了大量的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还在小额信贷服务金融机构的基础条件下,引进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倾斜金融资源,使得金融服务触角全面延伸。通过各种使用操作简单的数字技术,提高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拓宽了覆盖面,同时也可以满足农村“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个人信贷需求,为小微企业缓解一系列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基于发展趋势来分析,绿色金融也将逐步驶入快车道,这也就需要金融机构全方位完善绿色信贷考核体系,持续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满足其基础的融资需求。同时,利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不同途径筹集更多的资金,并强化绿色发展项目的信贷投放。
2.3 金融开放
需要重点提及的是,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开放性状态,并不是封闭的金融体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党的第十九大之后,我国的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不管是开放时间表还是线路图,都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除了开始准入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我国现行资本市场的对外发展格局也开始拉开全新的大幕,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高。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实现深港通、沪港通、债券通的机构合作,金融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健全,对外开放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5]。
3 企业投融资管理启示
3.1 强化项目可行性分析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需对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建设条件、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明确项目建设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针对项目的方案进行综合性评价,明确项目的投资建设可行性。除此之外,在进行企业投融资时,需掌握项目所属的宏观环境、市场环境,降低投融资管理风险。举例来说,对于太阳能发电项目,企业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需明确该项目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成熟水平、本地的政策制定情况以及具体的农业需求。
3.2 加强投资估算管理
所谓投资估算,主要是指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条件下,针对项目建设的具体金额进行全面预测及分析。投资估算是企业投融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更是保障投资决策科学合理的核心举措。在我国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常态背景之下,企业需要加强对投融资估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优化其库存管理水平,针对产品、生产要素、市场以及环境进行综合性分析,选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对产品的需求量进行合理预测,综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生产规模、周期等进行合理确定,并加强对原材料的调查及分析,明确其价格变动情况[6]。
3.3 合理确定投资预算
投资预算主要是指针对企业阶段时间内的资金金额进行预测,并编制为计划报告,是企业进行投融资管理的重点内容,可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促进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实践中,时常出现企业投融资活动与资金预算脱节的问题,因此强化企业的投资预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一是注意项目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二是强化投资预算审核,基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投资估算和预算三大主要阶段,注意审核力度的持续强化。三是形成有针对性的约束管理机制,以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从根源上降低投融资管理风险。四是企业需要及时明确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技术创新水平,从根源上降低投融资风险。
3.4 健全投资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需要针对投融资决策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他们开展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训,确保其了解投融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二是形成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需要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综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制定,以保障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除此之外,投资决策作为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的重点环节,需对投资决策程序进行不断完善,强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注意投资估算和预算等重点环节的监控,并将最终的监督结果作为投融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4 结语
近些年,我国资本市场结构越发完善,开始朝着社会经济发展走向而稳步前进。但是相比国外更为成熟的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仍然不够健全。相信基于我国政府部门政策的鼎力支持、企业日益改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我国的资本市场将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的条件下,提出了未来的资本市场与投融资走向,并结合以上内容,针对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旨在为新时期的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牛晓,邢文文. 我国皮革企业融资渠道的分析——评《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问题研究》[J]. 皮革科学与工程,2023,33(3):109.
[2]杨杰. 资本市场融资的途径思路与方法研究[J]. 中国市场,2023(8):25-27.
[3]朱康,唐勇. 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样本的多期双重差分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2):87-96.
[4]陈玉婵.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全国流通经济,2022(31):61-64.
[5]李小林,刘冬,葛新宇,等.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能否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来自“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J]. 国际金融研究,2022(7):77-86.
[6]胡聪慧,齐云飞. 资本市场与企业投融资决策——来自新股定价制度调整的证据[J]. 经济研究,2021,56(8):91-108.
[作者简介]王目玉,男,山东济宁人,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财务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