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坚守远超出银幕的边界,努力做个大写的人

2024-06-20 14:13红菱
上海采风月刊 2024年3期

红菱

2024年4月8日,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表演艺术家牛犇荣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流浪进电影的苦儿,依然在跋涉的老戏骨,赋予角色生命,带给人间笑声。人们忽略他的名字,但记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灯下,坚守远超出银幕的边界。”

牛犇自出生起就历经诸多磨难,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哥哥接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谢添等老一辈电影人发掘,自此开启了电影人生。一路坎坷,在社会大学里摔打滚爬成长起来的他,回忆往昔时一脸风轻云淡,笑称:“哪里跌倒就哪里爬起来”。虽然演了一辈子的小人物,却并不感到遗憾。“我觉得自己没有太多的本事和能耐,就是向前辈真诚地学,不耻下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一直相信这句话。哪怕一辈子没人发现我,只要我如同地上坚硬的石头能成为托起人走路的一份力量,我就知足了。”他乐观而通透地说道,“我一直记得赵丹说的,演戏不是级别能够决定的,好的口碑是观众给的。无论给我哪个角色,哪怕再小,我都会很认真地把它演好,能留给人民,是我的幸福。”

为了拍戏,牛犇身上几乎所有的关节都受过伤,有时进医院一待就是几个月、大半年。在住了近十年的老年公寓,牛犇老师向我们讲述、比画着身上的伤时,脸上却是笑呵呵的。为了演好角色,他心甘情愿地倾情付出,只要能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让人印象深刻,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除了“敬业”外,很多牛犇的亲朋好友还用“万能”来形容他。生活中,做饭、裁剪衣服、打毛衣、做棉鞋、理发等,他样样在行。影视剧方面,除了演技精湛,他还是个多面手,擅摄影、会剪纸,会画布景、做道具,剧务的各项工作样样精通。也因此,他独自生活的老年公寓的房间虽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外面会客室摆放着沙发和书桌,墙上挂着他与演艺界朋友的老照片,里面是卧室和阳台,阳台上的绿植郁郁葱葱,各种小摆件精致而有趣。每次拜访他,都能感受到这一方小天地的温馨与生机盎然。在这里,牛犇老师会颇为自得地介绍他的“宝贝”:“你看我这养的鱼,都是从一点点慢慢养大的。这两条漂亮的鱼是我孙子给我的。”“这是影迷馈赠的绿植,都是我自己修剪的。”在这里,他娓娓道来他的从艺经历,坦诚直率且幽默风趣。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业内盛传是谢添一巴掌把牛犇“打”进银幕的。对此说法,牛犇点头表示认同。1945年,谢添推荐牛犇饰演电影《圣城记》里的“小牛子”。其中一场戏展现的是,日寇抓游击队,“小牛子”跑去报信,日寇追来时,见游击队已经跑了,便逼他说出游击队的去向。这场戏需要牛犇表现出“小牛子”又惊又怕的复杂情绪。然而当时才11岁的牛犇拍了几次都没有通过,直到挨了谢添一巴掌。“当时很不理解,明明平时他对我那么好,那么温柔,为什么打我,我感觉很委屈,就流泪了。后来才知道他是为了把我推上银幕,从那之后我就吃上了演员的饭。谢添就是我的师父,只是没有经过正式拜师而已。”

牛犇原名张学景,1934年出生于天津。演员谢添带他进入了电影界,并帮其取艺名为牛犇。从艺七十多年来,牛犇参演了《龙须沟》《牧马人》《海魂》《泉水叮咚》《海鸥老人》等影片和《老酒馆》《外滩钟声》《海棠依旧》《遍地书香》等电视剧,演的绝大多数都是小人物,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牛犇看来: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那些可以代表一个时代,或者代表我们国家艺术水平的这种角色,我接触得不多。我接触的都是普通劳动人民的角色,但他们属于重量的底座,像我们这类演员属于里子演员,里子就是缺什么你就得补什么。”牛犇认为,一部戏里面其实没有所谓的主角配角,只能说每个角色的戏份多少的问题,当然,戏份多一些,能跟观众见面的机会就多一些,表现自己角色的机会也就多一些。但戏份相对较少的角色,也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影片有许多角色,每个角色都一定有他的作用。很多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把配角演得非常出彩。我演过的很多小人物,也得到了许多赞赏和荣誉。我相信一位演员只要认认真真地诠释自己的角色,就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在牛犇饰演的各种小人物中,有些角色甚至没有名字,比如老校长、教练、李老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让所演的角色出彩、让观众印象深刻呢?牛犇总结道:首先,要热爱这个事业;其次,不能因为戏份少就不重视,要认真研究每一个角色,哪怕是露个脸,说一句台词,也要认真对待。角色再小也要努力演。“我接到角色时,先是熟读剧本,深入了解自己的角色,包括这个角色是哪个行当的,有哪些生活技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一个人物时,行为举止各种细节都要符合人物的特性。比如塑造一位农民,他扛锄头时,锄头压在肩膀上、手搭在锄头上,找到平衡才能不费力,而不是像有的剧里,扛锄头像背着洋枪一样,不真实。”

为了能真实地塑造各种角色,牛犇时时刻刻在体验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不断汲取养料。同时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怎么拿锉刀,怎么拿凿子,怎么拿榔头,这都是有一套流程的。人家砸石头,眼睛是不看石头的,熟能生巧,手里的动作都是很自然流畅的。”虽然没当过工人,但牛犇对于做工的流程如数家珍。“单一个木工,还可细分为开片的木工、造房子的木工、做家具的木工等,木作行当里还分为方作、圆作、小木作、大木作、粗木作、细木作等,都不一样。”他还笑着提起了一件囧事,以前谈朋友时遛马路,看到路边有一个做手工糖人的艺人,就很好奇,站那儿看半天,想着万一以后要演这类街头艺人,就可以很快上手。结果恋人等他等了好久,见他一直不愿挪步,便生气地自己回去了。

牛犇还喜欢收藏一些老物件儿。比如有一把手工的剃头刀,是几十年前他在地摊上看到时买下来的,一直保存着,想着以后有可能会派上用场。果不其然,两三年前,他与李雪健合作拍一部戏,他在剧中演个理发匠,就用上了这把目前在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的手工剃头刀。

在上影厂工作时,牛犇也经常下生活,到上海汽轮机厂做工人,跟着老师傅去检修机器。“那个时候,厂里的演员不管有没有电影任务,不管年龄大小,都积极下生活,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要求的,向工农兵认真学习,一有机会就到部队向子弟兵学习,到农村向农民学习,到学校向学生、老师学习。像我们拍《海魂》,演员要像战斗员,我们就专门去部队学习,跟子弟兵们谈心,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他们很朴实,为了革命真的是义无反顾、忘我献身。”牛犇回忆道,“那时下生活就是跟工农兵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次文艺界下生活,我去了一家养猪的人家。家中的老太太头发散乱,嘴唇黄黄的,还喜欢叼个烟头。她很热情,经常给我一些好吃的,吃饭时还喜欢把筷子往嘴巴里放,嘬一嘬再给我夹菜,有的人就觉得不卫生不敢吃,但我从来不嫌弃人家,下生活就应该真心实意地向他们学习,跟老乡打成一片。能被工农兵接受、认可,是一个很大的荣誉,但这也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毅力。”

牛犇一直在做各种准备,他觉得方方面面都要积累。“向生活学习是很必要的,你演的是人民,你不从人民中来谈何表现人民。在跟工农兵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对不同领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非常熟悉。”牛犇感慨道。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因为有着一直向生活学习的毅力,随时随地记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旦获得演出机会时,不管演哪个行业的人,牛犇都能很快熟悉角色,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马上适应,游刃有余地进行演绎。比如他在《老酒馆》中饰演“老二两”时,就想到了小时候常看到那些拉车的师傅,收工后去酒馆喝一盅解解乏。“他们喝酒时不像很多人一口干,那样其实什么味道都没有尝到,这些拉车的师傅在感受酿酒师傅搁在酒里头的浓郁味道的同时,回忆一下一天的辛苦劳动,以及没有挣到多少钱又要养家糊口的无奈和心酸,喝得是回味无穷。”

电影《飞越老人院》里,按原剧本,牛犇所饰演的角色只是躺着,一句台词都没有。考虑到这个片子是想让更多人关注老人院中老人的痛苦和寂寞,牛犇建议导演,让他剧中的角色坐着,并加入一些手部动作和声音,以此表现角色的痛苦。牛犇还设计了一个细节,当角色急于表现自己时,发出一种非正常的怪异的声音。因此演完那部电影之后,他的嗓子一个多礼拜几乎说不出话来,但牛犇心甘情愿。“一个光躺在那儿的角色谁都能演,但既然让我来演,我就想要赋予角色更多内涵。”

导演牛犇

牛犇的表演经历,大家都比较熟悉,但事实上他还当过导演,1980年代,出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电视部主任,导演了《踏浪》《蛙女》《上海屋檐下》《藏金记》《1+1=3》等电视剧,获得不少奖项。

“当年,我们上影厂老厂长徐桑楚通过考察国外的电视业,开阔了眼界,觉得电视很有前景,便提出电影厂要培养电视剧专业人才,电影和电视两条腿走路,此外当时我们上影厂演员很多,因为经费等限制,一年能拍的电影数目不多,限制了演员演戏的机会。于是上影厂专门成立了电视部,调我去当负责人。当上影电视部的主任,要搞管理、做制片、找项目、谈合作,还要抓剧本、当导演、兼演员,包括很多技术性的工作,像特效、道具怎么弄,都是边拍边总结。”牛犇说道。因为是刚刚起步,他们一边看国外的电视剧作品,一边自己摸索。“我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不为名不为利,考虑生产任务,注重艺术质量。我对剧本的要求也很高,要真实,要尊重历史,要有社会效益。”

那时厂里有些电视剧的导演事情太多,兼顾不暇,这时作为电视部部长的牛犇,就放下已经筹备好的剧,赶去救急,顺利拍好后,有些剧连名字也不挂,也不拿酬金。拍电视剧时,牛犇用了很多从事电影工作积累下来的财富,比如在导演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视剧《蛙女》时,借鉴了很多电影方面的经验。小说作者胡万春是个工人作家,很喜欢电视剧《蛙女》,对牛犇说:你给我丰富了太多东西。出于对牛犇的信任,胡万春过世前给家里人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提到,有关他的著作,牛犇可以无条件拍,不要版权费。

谢晋导演很喜欢跟牛犇合作,经常让他做副导演,他也很乐于参与,“由此我也可以把我很多不能实现或者来不及实现的想法,通过协助其他演员去实现。”牛犇善于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示人物,表演时会设计很多动作和台词,让观众拍案叫绝,作为导演时,他也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经验用于拍摄。电影《天云山传奇》中,李树钧扮演的朱科长是仲星火饰演的吴遥的老部下。片子中,朱科长与吴遥的妻子宋薇(王馥荔饰演)就罗群的申诉材料有一段对话。为了丰富人物,牛犇为朱科长设计了一个动作,他一边关注着宋薇在做什么,一边下意识地按动着手里头的圆珠笔,摁弹簧的声音也体现了他心里的复杂情绪。牛犇希望帮助演员通过利用各种身体条件以及环境为角色添色增彩。

除了给人物设计动作,牛犇还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巧妙设计了很多道具。拍《聊斋新编之陆判》时,他把原著中写的割头、换头、开膛换心脏等场景都拍出来了。当时有人批评说,这是污染银幕。牛犇反驳道,《聊斋》是神话故事,我这是尊重作品。

电视剧《蛙女》中有演员在水下游泳的镜头,很多人以为演员很厉害,可以一直不换气。事实上是巧用了拍摄技巧。“电视剧发展初级阶段,特技我们掌握得很少,那时水下摄影几乎没有,为了拍摄水下镜头,我找了两个柏油桶,焊在一起,到废旧市场要了一块船厂里用的水下厚玻璃,后面隔着。那时候摄像机都是很大的,只能上下移动那么一点儿,不能摇,我们的演员就冲着这个镜头游过来,然后镜头拍他在水下的手,他就可以在上面换气。”牛犇解释道,脸上洋溢着开心又得意的微笑。

电视剧《踏浪》讲的是帆船运动员的故事,邬君梅是主演,但她不是运动员。拍摄时,牛犇也用了一些技巧。“电视没有透视,我们把布景斜搁着,椅子、机器也斜搁着,拍出了邬君梅饰演的角色边运动边跟她妈妈讲话的感觉。剧中我们要拍那个浪,若是泼水,不像,怎么办?我用了带角度的斜板,水从斜板上冲下来,利用这个冲击,倒在演员的脸上,那个景就有浪的感觉了,为此我们试验了很多角度。”

“从今天起,我是你们的同志了”

自踏入电影行业,牛犇一直在演戏,2018年84岁时他接拍了十几部戏。这一年对他而言,还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那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何对于入党那么执着?牛犇回忆道,“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是靠哥哥抚养长大,自踏入演艺行业靠的就是组织。老一辈艺术家对我影响至深,他们教会我如何处事、如何生活。在剧组我第一次学进步歌曲,一些歌词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小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进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光,只为穷人要翻身啊,不受人欺负,为不做牛和羊。教我的是一位场记老师,那时我才11岁,她一直像母亲一样关心我、照顾我,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我正好在香港拍戏,剧组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告诉我:中国人民解放了,共产党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是共产党解救了大家,给了我们新生活。当时听了这话我似懂非懂。之后我接到北京的谢添先生的信,说家乡解放了,家里有饱饭吃了,快回来吧。在他的召唤下,我萌生了回家的念头。渐渐地,我明白了是共产党救了中国,也认准了跟共产党干革命的道理。”

回上海后不久,牛犇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青年演员。他听过上影厂老书记丁一的党课,听完后,做党的一分子的愿望更加强烈。那时他敬佩的演员们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心中,入党是一件非常神圣而光荣的事。“以前动荡年代没能入党,后来又阴差阳错没入成党。在我心里,我觉得自己比不上前辈们,必须更加努力,向他们看齐。组织上给我的工作我都尽心尽力,因此我也多次受到剧团表扬。再后来一段时间,我觉得现实中有的党员表现也未必那么先进,没有入党也是一样为党和人民作贡献,就耽搁了下来。但入党的心愿一直在,这份信念始终不曾动摇。退休后,我依然积极参加上影和演员剧团的各项活动,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开幕时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看到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国家发展欣欣向荣,我打心底里钦佩,想要入党的愿望更强烈了。”

幸运的是,在牛犇耄耋之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2017年,有一次上海电影集团开会,集团当时的党委书记任仲伦在讲台上表扬了我们的工作,表扬了集团里的先进工作者。我听了很激动,当时会场左右两排位置,我隔着中间的走道给另一边的佟瑞欣递了张小纸条:我们一块儿从今天起考虑塑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吧!我还叮嘱佟瑞欣看完纸条后就撕掉。结果他没撕,而是上交到了任仲伦那里。”牛犇透露。后来这件事在上影集团传开了:牛犇要求入党了。大家都觉得是好事,而且那时正好是文艺界出现很多歪风邪气的时候,需要更多正能量。在很多人的鼓励支持下,牛犇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8年5月31日,上影演员剧团支部党员大会上,牛犇成为预备党员。“后来一次大会上,忽然让我谈感想,我说了一句憋在心底很久的话:‘从今天起,我是你们的同志了。”牛犇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说的时候热泪盈眶,是兴奋,也是一种激动,是多少年的愿望终于实现的一种满足感。“我记得那个时候还说了一句话,我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不睡觉,一直工作,我的贡献也是有限的,也不会有你们的贡献多,但是我会努力的。当时大家听了都很感动。”

2018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近入党的牛犇写信,勉励他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当时我的脑袋是懵的,我真的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点名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们尊敬的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竟然还能抽出宝贵时间来关心我这样一个小人物,我真的非常激动,我觉得这是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如今再次回忆起收到信时的心情,牛犇依然很兴奋,心潮澎湃。“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尽全力做好党组织交给我的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坦坦荡荡地做一个合格的文艺工作者,才能对得起这份厚爱。”

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出席各种活动,牛犇都会戴着党徽,有朋友对他说,平时不需要一直戴着的。他认真地回复道,一直戴着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随时提醒自己要尽责。

想要演好戏就要先做好人

近些年,虽然已是高龄,只要有合适的戏,牛犇还是会接受邀请。影视剧是否有社会效益,这是他考量参不参加的标准。不论片酬高低,不管戏份多少,只要能对社会有正面影响、传递正能量,他就会去演。“这些年我接拍的大都是革命题材的戏。现在有些新拍的战争戏还是不错的。不过也有一部分战争题材的戏不合逻辑,形象也是模板化的。戏中青年演员脸上抹点黑,就觉得很难看了,还要涂口红,粘上长长的睫毛,可是当年战士们整天在战壕里头,生命危在旦夕,哪管得了脸黑不黑、头发脏不脏。”牛犇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生死的考验,但也应该坐下来想一想,起码知道那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拍戏粗制滥造可不行,我觉得青年人应该好好了解研究一下历史,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洗礼。”

曾经有人让牛犇作为老一辈跟年轻人说几句话,当时有所触动的他直言道:你们希望在银幕上留下自己一个好的形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你们不能让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美丽的大眼睛,从而看不见火热的斗争。对照烽火年代那些士兵在几乎没吃没喝的日子里,为革命的胜利贡献自己的青春,你们应该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应该不忘当年革命的脚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牛犇认为,在基于对生活理解的基础上,演员应尽可能把各种能利用的条件都利用起来,更好地真实刻画角色。在表演过程中,牛犇坚持一条原则:哪怕只拍背影,也不用替身。摔跤、跳河、从楼梯上滚下等有风险的动作都亲自做,即便年纪大了也拒绝替身。拍摄电影《海鸥老人》时是冬天,为了救落水孩子,他扮演的老人需要跳进冰冷的湖水中。虽然当时他已经年近八十了,但还是坚持自己做。“我们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刻画角色的行为,以取得比较好的银幕效果,让观众喜欢,如果这些都让别人代替了,那你为角色贡献了什么?”牛犇反问道。对于存在风险的一些动作,牛犇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比如要演从楼梯上滑下去的戏份,我会提前在某一阶楼梯边缘,搁一个圆柱形的筷子之类的东西,只要我的脚一踩上去,整个人就会失重,就会滑下去两三阶楼梯,这个感觉很真实,同时因为是有准备的,所以没有太多的危险。”牛犇认为,演员应尽心尽责刻画角色,通过自身的形体给观众留下印象,若动作有一定的危险,演员也要尽可能想办法去克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自己完成。当然,一些很高难度的动作,还是得由特技演员完成,不过牛犇强调道,切不可贪他人之功,不能忘了这些幕后辛苦付出的人。

牛犇的“敬业”让同行们印象深刻,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演好各种小人物,倾情奉献。拍戏时他没有主动请过一天病假,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而耽误工作。年过花甲,拍电视剧《梨园生死情》时,他从毛驴上摔下来,颈椎错位,胸骨错位,当场就昏迷了,等他苏醒过来,跟导演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给你添麻烦了。为了不耽误进度,牛犇忍着伤痛,坚持回到片场打着吗啡把戏拍完,全身心付出。

对于表演,牛犇一直心存敬畏。因此当他的儿子王侃最初跟他提起想当演员的想法时,并不太赞成。“我的儿子可能受我的影响,从小喜欢表演,但我觉得这条路要顺其自然,要想走这条路,必须得有自己的真本事才行,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他走后门托关系的。”牛犇解释道。不过因为太喜欢表演,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的王侃,最后还是辗转到了演艺行业。牛犇很少跟他交流演戏方面的经验,常常跟他强调的是,要想演好戏就要先做好人,自己的作风要摆正,如果戏好,观众认可你,很喜欢你,你自然有戏拍,有了机会,你就不要放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塑造好人物。“因为他日语好,常受邀去演日本人,我就跟他说一点,不要挤眉弄眼,不要违背人这个原则。不管是演好人坏人,觉悟高的人还是觉悟低的人,都不要模板化,要演出人的真实,这是很重要的。”牛犇说。

心态年轻的牛犇很愿意和年轻人一起工作,前几年还参与了综艺节目《我们的师父》《花样爷爷》的录制,除了分享自己在艺术上的探索经验外,他更愿意与后辈交流为人处世方面的准则。在综艺节目《我们的师父》里,四位年轻艺人来向牛犇拜师。录制时,他们和牛犇一起住在老年公寓。“我要求他们工作一定要准时,他们迟到了,我坚决不开门。我希望他们懂得,我们的事业需要守时和敬业。我不喜欢好为人师,但我希望大家不要虚假,不要做作,用心地体会生活,并且真实地体现出来。我现在已经老了,没有机会演这么多的复杂角色,我总觉得年轻人来日方长,要表现、要刻画的角色形形色色,还是需要不断积累,更加努力钻研、刻苦锻炼。”牛犇发自肺腑地提醒后辈,“演员并不是一个光凭脸蛋的轻松的职业,不能光看到鲜花、只听到掌声,要走进生活,到人民当中去,好好磨练自己的演技,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不断学习,努力为人民奉献好的作品。我们遇上了好时代,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从影七十多年,牛犇演活了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小人物,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华鼎奖中国电视剧终身成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荣誉。但牛犇没有停下脚步,年近九旬的他依然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独自坐飞机去外地拍戏。年迈又不用助手,大家都担心牛犇老师的身体,但他却满怀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坚持要为社会多做点事。采访结束前,请他写一句人生感悟,他思考了片刻后写下:“努力做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