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哩 陈旭蓉 周旭
不知从何时开始,街面上穿汉服,特别是穿马面裙的小姐姐多了起来,如果到一些旅游景点,你会看到身着汉服的姑娘比比皆是,让人恍然如穿过了时空门,或者到了某部古装戏拍摄现场。从去年开始,跟随时尚步伐的爱美姑娘们,即使不是全套齐备的中式穿戴,也会穿一些改良的“新中式”。
“新中式”穿戴如火如荼,说起来源于一次国际时尚品牌的“助推”:2022年7月,某国际大牌发布了一款售价2.9万元人民币的中长半身裙,这款裙子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几乎一模一样,可是品牌方丝毫未提“灵感来源”,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马面裙风波”一年后,国产马面裙迅速崛起,在带动整个市场热度的同时,也为“新中式”穿戴的崛起贡献了有生力量。本期,我们将从面料、款式、颜色,到点缀、装饰,再到发型、妆容,带着文化的追溯,聊一聊再次进入人们生活的“新中式”穿戴。
面料
衣如其人,锦绣前程
中式衣物的面料非常多,按面料的风格与手感,可分为棉型、毛型、真丝型、麻型、化纤型及它们的复合型。其中真丝按面料分有普通真丝、柞蚕丝等;按织法和工艺分有香云纱、宋锦香云纱、花萝、脏染、桑波缎、真丝丝绒烧花等。
当然,也可以用传统概念“绫罗绸缎”来区分,这里着重说说“罗”和“缎”。
笔者曾经有幸目睹过中国纺织考古界泰斗级人物王亚蓉老师鉴定的一件民国时期的横罗提花上衣。其剪裁与缝制的精湛工艺,“新中式”望尘莫及。
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能用传统技法生产“罗”的厂家——杭州福兴丝绸厂,有380年杭罗家传史,该厂的杭罗传统丝织技艺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家厂也仅能生产没有花纹且很简单的横罗。我和王亚蓉老师一起见到的那几件民国服饰里的横罗提花、横罗印花、纱罗,目前都无法生产。
再来说“缎”。丝绸制品中唯“缎”十分特殊,它不仅外观绚丽,而且工艺水平高,加工技术复杂。1996年,这种质地紧密柔软、绸面平滑光亮的缎纹丝织物在法门寺出土的丝绸里被人发现,后来经专家确定为“五枚缎”。也就是说,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缎了,相较有4000多年历史的绢、3000多年历史的罗,缎属于“年轻一族”。缎,发展到现代,不仅品种多,有花缎、素缎、锦缎,还新生了一些新型缎料。织锦缎、古香缎等更是从古代沿用至今。
张爱玲曾说过一句话:“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春天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无论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还是在这个美好的时代,美丽的衣服总是令人心存向往。
目前流行的新中式,其面料主要为:以柔软、透气、光亮等特性深受设计师和消费者喜爱的真丝;舒适度高和透气性强的棉麻和华丽高贵的织锦缎;另外,还有更为天然、高档一点的桑蚕丝。在夏季,真丝、棉麻和铜氨丝则用得相对多一些。其中比较突出的还有乔其纱、双绉、泡泡纱等面料。
在服装面料的特性与人的心理方面,塔夫绸、双宫绸、泡泡纱、雪纺纱给人一种天然浪漫的感觉;贡缎、素绉缎、双绉让人立马联想到“优雅”二字。今年春季十分流行的新中式,在织锦缎面料上下的功夫较多,尤其是宋锦,其表现出的华丽与高贵成了人们争先下单的首要理由。
或许,女子们总是想要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中式衣服,无论是传统的中式,还是目前流行的新中式。喜欢它传递的那种精致、华丽、香艳、优雅,也喜欢它赋予女子的那份温柔、矜持与得体。
款式
从旗到袍,镇柜之宝
谈起新中式,当然离不开旗袍。
无论是从最初的宽筒直身、圆领、大襟左衽、窄袖,四面开衩,到后来的逐渐收窄腰身,收短裙身,渐进到展露女人曲线美的贴身裙装,还是现在跟着审美的改变而成的短旗袍,或加上泡泡袖、飞袖等款式的新式旗袍,旗袍一直都是那件让女人深深偏爱的“镇柜之宝”。
从1907年开始,女装的基本轮廓就有着这样的变化:线条收窄比较挺直;衣领高耸,颈项显得特别长和纤细。随着1915年妇女解放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女装越发简洁,服装满身镶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领子日益加高,时称“元宝领”或“马鞍领”,有的甚至高可及颊。
1915年至1923年期间,衣服上那些重重的“阔栏杆”,被一条简单的窄边所取代。这窄边,扁的是“韭菜边”,圆的是“线香滚”或“灯果边”,想必是因为窄瘦的新衣不容阔大花边破坏美学上的平衡。还有,往昔镶边大红大紫,与衣料皆异色,务求取得鲜艳奇丽的视觉效果,从清代服饰,特别是贵妇衣裳大都能见。辛亥革命之后旗袍趋于平淡,以衣料本色镶边为时尚。去了烦琐,倒显得更简洁与高雅。
这一时期的领子也越变越矮,有一段时间甚至还流行无领款式,比如“钻石领”“心形领”等。不过,1921年又开始恢复有领,但领则矮至四五厘米。
到了1928年,领子又开始从低变高。式样虽然和“元宝领”相同,可是它的束缚要比“元宝领”的程度更甚,完全将着装者的颈项裹住,还唯恐不紧,再加上一排纽扣来保持,正如张爱玲《流言》里所说的:“高得与鼻类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项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说完旗袍的细节演变之处,再来看看旗袍的裁剪之变。
时尚是愚蠢的吗?潮流是盲目的吗?不,时尚和潮流,都是大众智慧的体现。那位爱写民国故事、爱写张爱玲的陶方宣先生就曾说:“这智慧的背后,是大众自身命运的改变,是试图在更大的空间里,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重新定位。”而这“物质和精神层面重新定位”的标志之一,便是“改良旗袍”的出现。
“改良旗袍”是中国近代服饰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在剪裁制作上,更在观念上对传统意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它改变了中国古代服饰流传了几千年的平面化,开始了中国服装的立体化。
1917年,上海静安寺路张家花园附近,一家女士西装裁缝店(这家店就是后来名噪上海滩的鸿翔服装店前身)静悄悄开张了。店主是金鸿翔、金仪翔兄弟,金氏兄弟经营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让他们赖以成名的便是“立体裁剪法”。
这“立体裁剪法”引入西方立体裁剪、装袖、装垫肩和拉链,形成立体造型。但服装造型接近东方人的审美理想与习惯,含蓄端秀,“露”而不“妖”。古代诗人认为“诗以若有若无为美”,因此,体现人体自然三围曲线的旗袍被称为中国女装的国粹,讲究的也是含而不露的神韵。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在上海完成,继而推广到全国。也就有了流传至今,深受每一位女人喜爱的改良旗袍。
因此,今年流行的新中式也可以说是大众智慧的体现。新中式,在剪裁和款式上延续了旗袍的经典设计,在设计风格上则以优雅、简约为主。而在面料选材和工艺上,以舒适、易打理为主,使女性在穿着时既美丽又舒适。
当旗袍不再只是特定场合的专属服装,传统文化便有了更加当代、在地的表达。今年,身着新中式旗袍走在人潮汹涌的街头,已然成了流行大势。 (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
色泽
有颜有色,是色必雅
古代描述颜色的词都有动人的名字:天青、梅染、荼白、落栗、薄柿、酡颜、胭脂、若草、缟、缃色、竹月、绛紫、苏芳、天水碧、月白、远山如黛、青梅煮酒、桥下春波……每一个颜色的名称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以及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就从“天青”和“水碧”这二色的美名故事,来谈谈新中式的用色。
据明代人谢肇淛的《五杂俎》卷12记载:“(柴窑瓷器)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到底什么颜色才是“雨过天青云破处”呢?就两个字:你猜!其实,这位史上最浪漫的甲方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颜色,而是那种大雨过后云彩裂开的缝隙里透出的粉粉嫩嫩的青色……这让辛苦的乙方工匠十分为难。工匠为了了解这个天青色长什么样,只好等到无数场大雨过后,照着云破处的青色样板来干活儿……
“天水碧”这一诗意的颜色就是在流行的趋势下产生的。据说南唐后主李煜非常喜欢碧绿色,于是妃子们就争相穿这个颜色的服饰。这可忙坏了那些为布料染色的工匠,不过大家都从一处订购的话,就很容易撞衫啊!于是,有些妃子就开始自己动手染。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一位妃嫔在染制碧色丝帛的过程中,将半成品晾在屋外,忘记收回就去赴宴。这碧色丝帛在屋外晾了一夜,被夜雨和露水打湿。次日清晨醒来,妃嫔想起了那块丝帛,去院外一看:哇!这碧绿色也太好看了。李煜见了之后也极其喜欢,觉着一般的名字都配不上这淡雅的碧色。作为写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名篇的著名词人,他决定为这个颜色取个好名字,思前想后取了“天水碧”。后来欧阳修将其入诗,“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可算是大V免费为其做了个宣传,广而告之。
记得多年前有幸与王亚蓉老师一起欣赏百余件民国时期的华美服饰时,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几件月白色、藕荷色、天青色的缎袄……是的,这些古代的颜色,美的不仅仅是它们富含诗意的名字,还有它们本身就已美到极致的迷人色彩。
好了,故事讲完,话归正传。古人用色与其思维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古人在表达颜色时,其实只是在一种近似的范围内进行描述。在这样的范围内,或深或浅,或明或暗,都可统称为这一颜色。
而新中式的服饰用色,除了常见的红色、白色、黑色、蓝色、绿色等,淡雅的色调则为今年春夏主要用色,比如米色、灰色、淡粉色、淡蓝色、淡紫色、淡绿色等。这些颜色与上文中所提到的那些诗意的颜色是不是有点接近?
颜色之于古人,是诗意而又多情的;颜色之于新中式,是雅致而低调的。
盘扣
结绳为福,丝丝入扣
时尚潮流总是轮回运转,它不断地从过去重新出现,重新定义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美学。
今年流行的新中式,除了上述所讲到的面料、裁剪与用色之外,最为显著的莫过于盘扣了。新中式的盘扣与以往常见的中式盘扣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更加时尚、更加跳脱了。它摆脱了传统的就扣而扣、就流苏而流苏,在保留传统盘扣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具装饰和诗意美化作用的流苏。新中式把盘扣和流苏玩出了新花样,让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新中式服饰看起来时尚味更足。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盘扣由中国古老的“结”发展而来;从情感的角度来说,“绳结”在人们心中拥有各种美好吉祥的意义,久而久之盘扣便出现了。盘扣因古人的智慧而来,又因古人的情感而得到不断美化。比如,如今还能见到的蝴蝶扣、葫芦扣等,都有“福”字的谐音,吉祥如意的中式盘扣不仅是美的形式,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近几年,盘扣作为一种传统的服饰配件风靡一时。长袖盘扣、短袖盘扣、对襟盘扣、斜襟盘扣……就连后开衩的直筒连衣裙也缀上了几枚盘扣,恰似一只只欲飞未飞的“蜻蜓”。
盘扣,依然还是那个盘扣。但,缀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却表达着不同的服饰语言。对于中式服饰而言,盘扣是如同灵魂一般的存在,每一枚盘扣都是有讲究的。
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张爱玲时代的含蓄和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1990年代都市女性的浪漫和娇俏;短坎长裙中间密密地缀一排平行盘扣,于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缠丝盘扣,于古雅之中见清纯……
如今,形形色色的盘扣中,尤以古老的手工盘扣最为精巧细致。它运用手工扦边和盘花制作技术,以一丝不苟的精神、细腻的手法加工而成,并融进制作者的心性和智慧,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并且,每一枚盘扣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模仿动植物的蝴蝶扣、蜻蜓扣、金鱼扣、菊花扣、梅花扣等,以及盘结成文字的吉字扣、寿字扣、囍字扣等,还有几何图形的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近百种之多。在形形色色的中式服饰中,盘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漫步于成都的街头,从高高的天桥上走下来,一股新中式服装的热潮正向春天蔓延,直至夏秋冬。在越来越繁忙的今天,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回归母体般的自在和自然。留住中式服装的东方美感,加入对生活的新的期望,像品味一杯醇美、清冽的新茶……
压襟
东方胸针,压襟之美
大家看清宫剧,尤其是以服饰还原程度较高著称的《甄嬛传》《如懿传》时,总能看见娘娘小主们右边胸前衣襟上的挂件配饰,有流苏式样的、手串式样的、中国结式样的,还有玉佩或掐丝镶嵌宝石的……或奢华贵重,或清新简约,或妩媚妖娆,材质工艺各异,造型巧思多变,这就是压襟。
压襟,顾名思义,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是古时一种挂在胸前的配饰,也叫“事件儿”。它通常挂在胸前的衣襟右上方,尤其在节日或重大场合中使用,既有实用功能又能美化装扮。
因为古时女子的衣服较宽大肥阔,风一吹就鼓起来难免失态,于是就在胸前挂上这种叫“压襟”的小物件,固定衣襟处的衣服,使衣物平顺,体现出人的仪态美。因为位置外露且显眼,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一种配饰装扮,越来越精致讲究。后来,压襟还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贵妇彰显显赫身份的一种代表配饰,特别是宫中女子的压襟还是地位和级别的代表,慈禧太后的画像几乎张张都有压襟之美。
据说,压襟是自唐朝出现的,流行于明清时期。压襟之所以别称“事件儿”,就是因为起源于唐代的蹀躞(diéxiè)七事。蹀躞就是腰带,“蹀躞七事”是挂在腰带上的七种物件,源于突厥人的行军装备,自魏晋传入中原地区,并一度成为官服的标准配饰。《新唐书》载:“至睿宗时……武官五品以上佩蹀躞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必真、哕厥、针筒、火石是也。”后来,这种腰带在民间妇女中流行,七事也据所坠“事儿”的多少称为三事儿、五事儿等。开始,“事儿”多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在历史的演变中,慢慢被饰品所取代,越来越丰富多样,功能性退化,装饰性增强。其实,清朝以前的服饰很少有压襟挂附的大襟扣,这些“事件儿”曾经一度是被系在了汗巾的一角,收在袖子里面。清朝以后,“事件儿”就固定戴在了衣襟右上方第二颗纽扣上,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古时,压襟可不是女人的专属配饰,而是男女“通吃”,只是在挂件上喜好不同。压襟的基本形制由上、中、下三部分衔接而成,上端是单条有带钩的银链子,也可简单用丝线编制,刚好能挂在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中间部分为主件,称为“事件儿压口”,通常用金银、玉石、翡翠、玛瑙等雕琢成蝉、蝙蝠、鱼儿、牡丹、云雀等形状,寄托了美好的寓意;下端以银链缀着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也可以是刀、枪、剑、镊子、耳挖勺儿、粉盒等小件银器。极简款只有流苏或铃铛,少的连接三样,多的连接九样。
压襟长条形设计有拉长身材的效果,压襟的动态结构随着行走体现出人体的动态美,铃铛或小挂件的碰撞声则彰显灵动之美。有的还将压襟与香囊相结合,在嗅觉上锦上添花,“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说的就是此情此景。
压襟,以其精巧多变的造型和美好的寓意,深得民心,因为与现代服饰中的胸针佩戴位置一样,也被称为“东方胸针”。
发饰
从头开始,簪上风情
青丝微绾明眸善,遥相看魂绕梦牵。精致温婉的新中式盘发,是将东方古韵融入现代感,再注入发丝里。中式盘发最常用到的就是簪。簪既是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饰品,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意义。
据《事物纪原》载:“女娲以簪为贯发,此簪之始也。”簪最初的时候,被叫作“笄”,有人猜测是因为它最初用荆条、竹子等材料制成而得名。现代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类似发簪的生活用品出现,当时多是用兽骨制成的骨笄。到了商代,开始使用玉石等更高级的材料制作发簪,并出现了雕刻有鸟兽首纹饰的精美款式。
古时,女子满十五岁要举行成年礼,行“笄礼”。插笄是女子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到十五岁时,就要绾髻插笄,意味着可以嫁娶了。周朝开始,就设有“追师”这一官职来管理发饰。女子及笄礼中,笄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在唐朝,不仅女子及笄要用簪,簪还是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重要信物。据说,当时男子赠送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就是发簪,寓意欲与之结发,尽管那时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但被赠予簪是原配正房才有的礼遇。女子也常常把簪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唐朝时,簪逐渐分化出簪、钗、步摇三种形式,离别时女子将钗一分为二,自己留一半给男子一半,希望钗尽快合二为一,寓意彼此尽快见面以解相思。
从就地取材的竹子、木棍、骨头,到精心打磨装饰的牛角、金银玉石等,簪越来越精美华丽。形状最初是“素身”的长条形,到后来簪不仅材质讲究,造型也越发讲究起来,宝石翠羽、金丝银线等各种珍贵材料都被用于装饰发簪,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也常被作为簪首的设计。据说,古人最爱用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的造型来制作簪首。以动物为造型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最为精致。
发簪的制作工艺也在时间的锤炼中更加繁复精巧,秦汉时就加入了鎏金、镂空、雕刻、镶嵌等工艺;唐朝时的金银细丝盘花工艺与大唐盛世的繁华相得益彰;宋朝是金银制作技艺的巅峰;明清时簪子又新添了点翠和绒花工艺,样式更加精巧,造型栩栩如生。那时根据不同的佩戴部位,簪还有了不同的名称,例如挑心、掩鬓、啄针等。
簪是饰品也是艺术品。近年来,随着汉服的盛行和国风的兴起,簪又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开始在人们的头上精彩。无论复古奢华还是简约现代,也无论利落干脆还是清新脱俗,簪都是发间画龙点睛之笔。
妆容
面若桃花,宜室宜家
“新中式”的服装自然少不了中式妆容与之搭配。服装与妆容本就相辅相成,和谐而统一。当新中式来袭,中式妆容也受到热捧。与前些年流行的日本扑闪扑闪的大眼女妆、眉目张扬的欧美混血妆不同,中式妆容雅致大气,讲究的是婉约柔和之美。
李白在《浣纱石上女》中写道:“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耶溪女如白玉般姣好细腻的面容,青黛画眉,施以红妆。寥寥数语,耶溪越女的风采跃然纸上。这句诗也透露了中式妆容的几个特点:一是玉面,自古以来中式审美以白为美,延续至今;二是青娥,画眉在中式妆造中十分重要;三是红粉,面色红润是健康的表现,涂抹胭脂,灿若红霞,是美的象征,故“红粉”“红妆”也用来代称美女。
现在来看古时妆容,除了从诗词片语中想象,更多的是从古画中参见。唐《簪花仕女图》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巅峰之作,三组仕女将服装、体态、妆容呈现得淋漓尽致。唐代尚丰腴之美,仕女雪白的肌肤如凝脂一般,在薄如蝉翼的丝绸下若隐若现,呈现出曼妙而妩媚的美感。几位仕女的面部妆容眉形突出,这是中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桂叶眉”,形如桂叶,形阔色浓。
唐代的女性化妆喜爱描眉,当时流行各种眉形,如鸳鸯眉、小山眉、垂珠眉、抚烟眉等。这些眉形放到今天并不一定受到欢迎,但给了人们很多选择。时尚潮流总是循环往复,前二十年流行柳叶细眉,如今“野生眉”“雾眉”“港风浓眉”更出挑,但用到中式妆容,还是以“柳叶眉”“新月眉”“远山眉”这类微微有起伏的细眉更有中式含蓄的韵味。
盛唐的红妆妆面也多有浮夸,有的胭脂涂了整个脸蛋,比舞台浓妆还要“出戏”;另有“三白法”,即在人物的额头、鼻尖、下颌部位分别以白色颜料渲染,以突出女性面部的凹凸感,这种手法放到现在估计没人敢在日常挑战;还有一种延续自魏晋南北朝的“额黄法”,从字面意思可知,此妆法乃将额头涂染成金色、黄色,若完全着古装倒也可以试试,再现“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的古意。新中式融合现代人审美,多将粉红、桃红、橘红等作底妆,呈现“明而不媚,晴而不灼”的温和柔美。
面若桃花,眉如远黛,中式妆造中还少一“点绛唇”。为什么到唇就用的是“点”这个动作?这是因为古人以女性的嘴唇红润娇小为美。“点”就是不将上下唇全部涂满,而是在上下唇中间部位,涂成不同的唇形装饰,呈樱桃小口楚楚动人。新中式妆容中唇妆倒不一定以小为美,但讲究颜色饱和,圆润立体,边缘清晰,显得干净精致。
若还想在中式妆造上更进一步,不妨点上花钿和笑靥。花钿大多位于额头中心或鬓角部位,古时用金箔、云母片、鱼鳃骨、黑光纸、螺钿等多种材料制成,花形以梅花最为常见。“靥”本义指面颊上的酒窝,以颜料或胭脂在嘴角两边的酒窝处画上小如豆状的装饰,称为笑靥。只是这两种装饰在现代都不够日常,更适合纯中式服装。
中式妆容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染额黄或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在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红色的月牙形),最后涂上唇脂,足足七步才换来“芙蓉不及美人妆”。新中式妆容步骤上也差不多,或增或减,体现的都是自然匀净、自在从容,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方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