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024-06-20 04:20吴燕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7期
关键词:院坝人物性格祥林嫂

吴燕

入乎其内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好这“三要素”,是我们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小说中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社会环境在小说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为人物提供活动空间,还能塑造人物性格,甚至影响人物的命运。在阅读小说时,我们需要关注对社会环境的具体描写,以便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1.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土壤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环境的影响会在人物的言行举止、思考方式等方面留下痕迹,从而塑造出人物独特的性格。

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卧室的描写:“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这样的环境对别里科夫来说,无疑是压抑和束缚的。他的卧室就如同一个套子,将他紧紧地包裹在其中,使他无法挣脱。这种环境对他的性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变得保守、拘谨,对现实充满恐惧,对未来失去希望。

2.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动力

人物在社会环境中不断面临选择,这些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不同的环境会激发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在故事中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促织》开头交代:“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这样的社会环境对成名性格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成名原本“为人迂讷”,却在皇帝征收促织税的压力下,不得不投身于捕捉蟋蟀的行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名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平民,变成了一个焦虑不安、四处奔波的捕捉蟋蟀的人。

又如《祝福》中,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后,鲁四老爷认为她是“不祥之物”,不准她动祭品;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鲁家的帮工,可当祥林嫂又提失去孩子的伤心事时,她毫无同情心,还让可怜的祥林嫂拿出所有积蓄捐门槛“赎罪”……这样的社会环境,使祥林嫂在物质和精神上遭受双重打击,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恐惧、性格更加消极。

通过深入研究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出乎其外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选自《红楼梦》)

◆赏析

选段对黛玉居住的潇湘馆的环境进行了描写,映衬了她清高孤傲的性格和自然脱俗的高雅品位。这里环境清幽、竹影婆娑,恰恰与她清高、独立、不合群的个性不谋而合。竹子也寓意着黛玉坚忍不屈的精神。在面对荣国府中的勾心斗角和种种不公时,她从未屈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种精神,正如竹子一般,坚忍不拔,冬去春来,始终保持着生命的活力。在后院,清泉潺潺,与梨花芭蕉相映成趣,这或许就是黛玉内心世界的写照。她内心清澈如泉,保持着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而那梨花芭蕉,则是她在世俗纷争中依然能保持坚韧与高洁的象征。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崂,谁没在野山野地里吃过饭呢?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

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1.下列对本文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是一处环境描写,推动下文孙少平蹲下来舀菜汤这一情节的发展,并借迷蒙、空寂的环境衬托其紧张心理。

B.通过将大多数贫困学生与吃甲菜、戴手表的“洋人”学生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的批评。

C.“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既指自然界的暖春还没有到来,也指中国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裕、幸福)的新时代还没有到来。

D.小说语言整体朴实厚重,文中“烂泥塘般的院坝”“山乡圪崂”等陕北方言词语的使用,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2.小说2~4段的社会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猜你喜欢
院坝人物性格祥林嫂
深挖文本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院坝会“话”出干群“同心圆”
——璧山区建立三级院坝会制度推进基层治理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川北院坝
新时代如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卜算子·院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