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平
热点聚焦
近年来,学生参加“研学游”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能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而日益升温的市场需求,也对研学实践的规范经营、内容提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纵深剖析
1.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研学游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把书本中静态知识激活的有效载体。探访印于书本、讲于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体验,这是打开学生思维格局的突破口之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在宽广的世界中打开思维、拓宽视野,不仅是提高研学游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应该思考的课题。
2.要研学游,更要“研学优”。“研学优”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首先,要厘清“研”“学”“游”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是“游”的逻辑起点,“游”是为了更好地“学”,“研”是为了“学”得更加深入。其次,研学项目既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融合,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研有所得、学有所悟。
任务驱动
素材积累1:“创新游”成研学新热点
◎刘 旸
近年来,安徽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在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上争当先锋,创新成为安徽的“金色名片”,也成为安徽研学游的新引擎。2023年夏天,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科普研学游”系列活动掀起热潮,“科里科气”的“科技景点”成为暑期人气集聚的研学胜地。在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性场馆安徽创新馆里打卡1900多件科技成果展品,在科学岛观摩刷新世界纪录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科普基地感受AI的科技魅力,一场场科技盛宴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青少年“到此一游”。
(摘编自《安徽日报》2023年11月24日)
解读:
研学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各地要深度整合文旅资源,努力探索“游+研+学”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开创包括科技类、工业类、文创类等在内的新业态,培育一批“突出学、注重研”的新产品,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研学游需求。
素材积累2:非遗研学游开辟文旅融合新路径
◎刘玉洁
今年的清明假期,不少地方发扬节气特色、整合文化资源,为广大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大批精品文旅活动。其中,非遗研学游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有趣的体验形式以及丰富的教育价值,逐渐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成为课堂之外首选的文娱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从运用活字印刷术印拓清明诗词,到用亲手制作的纸鸢追风拾野,再到品尝一个个馅料饱满的青团……广大青少年在清明假期纷纷加入非遗研学游,深入领略非遗技艺的精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4月8日)
解读:
非遗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走向青少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非遗研学游的火热,不仅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为“翻新”非遗文化、创新传承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多方观点
“到此一游”不可为,
真“研”真“学”取“真经”
◎之江轩
让研学从不“研”不“学”到真“研”真“学”,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对于组织者来说,打造一个优质的研学项目,应该具备三个“度”:有细度,组织者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点、不同目标值的孩子设计更为个性化的产品;有深度,要从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净化心灵、感悟人文、磨炼意志等目标入手,打造充裕的研学人才队伍,让项目真正有意义;有温度,在研学过程中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保证孩子们的行程顺利、安全。
此外,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研学项目时,不要盲目攀比,“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而是要全面考量研学的质量和实际效果,重点关注孩子的个人兴趣。一次扎实的研学能够用不长的时间给孩子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体验,很有可能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职业理想的种子,是一场“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的探索之旅。
而随着研学产品进入市场,相关部门的监管同样不可或缺,杜绝研学“漏洞”。针对当前尚处于多头管理的研学市场,教育、文旅、工商等部门亟需进一步出台一系列“组合拳”,保障市场的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要把好“准入关”,严格审核从业企业的相关资质;把好“内容关”,制定研学项目的定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把好“售后关”,为购买研学服务的家庭提供有力的消费者权益保障,等等。
(摘编自“浙江宣传”2023年7月19日)
寒假研学游别只盯着清华北大
◎熊丙奇
大学向社会开放后,很多带孩子到北京研学的家长都想让孩子去北大、清华校园看看,以激发孩子的“清北梦”,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少研学游活动,也把北大清华作为重要的旅行点。但是,学校向社会开放的预约名额,可能很难完全满足如此旺盛的需求。大学不是景点,即便是景点,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虽然大学在放假期间,很多教师、学生会离校,更大程度开放校园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然而学校也要考虑开放校园与校园管理的平衡。
另外,如果要组织学生进行研学,只是参观校园是不够的,应该还有听科普讲座、参与科研实验、与大学生交流等内容。组织这些活动,也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如果让每个游学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游学体验,大学的承载能力更有限。
因此,如果所有学生家长都盯着清华北大,注定了相当数量的研学活动名不副实。为此,对到北大清华参观的学生群体还应该进行分流。一方面,北京其他高校也应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游客到校园,向学生宣传大学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研学机构和家长也不能只盯着清华北大,需要认识到只盯着北大清华的研学游,到最后可能变成到此一游、走马观花,到其他大学同样可以开展更深度的研学游。
(摘编自“澎湃新闻评论”2024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