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秋迪 申慧萍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深度学习的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旨在探讨高职教师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 键 词] 扎根理论;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4-0065-04
扎根理论是1967年美国学者格拉塞和斯特劳斯在其专著中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前不进行理论假设,直接通过实际观察,在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归纳出经验概括,上升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1]。扎根理论在开展中有一系列流程,如资料收集、分析、编码等。因此,通过扎根理论对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因素展开分析,可以使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更为明确,让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和克服相关影响因素,展开高质量深度学习,也可以让相关单位为高职教师深度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让高职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2]。
一、问题提出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度学习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不仅是学生要能达成的学习目标,而且成为教师高质量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在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下,教师更应先开展深度学习,通过自身的深度学习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习效果。高职教师开展深度学习是其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回顾现有文献发现,虽然针对教师深度学习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文献为深度学习重要性或学生深度学习策略研究,针对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资料较少。因此,对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相关的研究资料,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该研究以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扎根理论,以影响教师深度学习的因素为切入点,分析高职教师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和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3]。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访谈问题设计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从高职院校在聘的从事长期(12个月以上)高职教师中选择。在挑选样本时,男女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研究对象年龄、学历水平等基本情况有明显差异,保证研究的科学性。选取32位高职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具体情况如下:性别:男性18位、女性14位;年龄:30岁及以下8位、30岁以上24位;学历:本科6位、硕士及以上26位;婚姻状况:未婚9位,已婚23位。所有访谈对象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2.访谈问题设计
以相关文献分析结果为基础,设计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影响因素访谈调研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者,更应做好深度学习,对深度学习有正确认知和理解,并且可以在实际中展开深度学习的实施应用,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本研究内容以访谈的方法,围绕“高职教师深度学习影响因素”这一主题编制访谈提纲,对每位高职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主要访谈问题如下:
(1)您了解深度学习吗?
(2)您知道深度学习策略吗?
(3)您在日常经常展开深度学习吗?
(4)您无法经常展开深度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5)您通过什么方式展开深度学习?如信息技术、书籍、培训等。
(6)您自身学习状态属于“深度学习”吗?
(7)您确信自己可以有效开展深度学习并能够应用相关策略促进自身发展吗?
(8)您是否需要深度学习的专业指导与支持?
(二)数据分析
对上述32个访谈样本展开原始数据整理和分析,以客观、中立原则保留主题相关内容,剔除无关的内容,对得到的信息展开细致分析,寻求明确体现影响作用的数据片段,对其进行标识和意义解释。
其一,开放性编码。对受访者原话展开逐条比较,对数据片段贴标签,比较标签,确定异同类属,赋予概念,分析概念,合并相似概念内容,提炼形成概括性更强的范畴。研究共获得242条原始语句,通过反复对比和阅读原始语句,将原始数据概念化,共获得46个概念,对46个概念进行范畴化处理,挖掘出7个初始范畴。详情见表1。
其二,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建立范畴联系,发掘范畴间的潜在逻辑,展现其关联,从而得到更具解释性的主范畴。重新审视开放性编码,经进一步分析,将初始范畴进行合并与凝练,得到涵盖性更广、更具解释力的主范畴。此处共得到4个主范畴,分别是认知因素、个人因素、教学因素、支持因素。详情见表2。
其三,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在主轴编码上完成,即对主轴编码中的认知因素、个人因素、教学因素、支持因素这四个主范畴进行再次比较、筛选,找出核心范畴。在这四个因素中个人因素和认知因素可以被再次归纳为一类,即个人认知因素;教学因素和支持因素可被再次归纳为一类,即外部影响因素,可详见表3。
其四,理论饱和度检验。本研究对预留的2个受访样本的有效数据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重复上述编码过程展开观察,未发现有新的概念和范畴。
三、高职教师深度学习情况分析
(一)影响因素分析
从访谈结果可知,针对高职教师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两方面:个人认知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因个人认知因素影响的高职教师为12位,因外部因素影响的高职教师为20位,由此可见,个人认知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对高职教师的深度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二)认知和实践分析
从访谈结果可看出,高职教师在对深度学习的认知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问题。在上述访谈问题中,针对(1)(2)(6)(7)问题,“了解”深度学习的教师人数为14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教师人数为18人;“了解”深度学习策略的教师人数为10人,“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教师人数为22人;确信自身学习状态属于“深度学习”的教师人数为8人,不确信的教师人数为24人;确信自己可以展开深度学习并能够应用策略促进自身发展的教师人数为6人,不确信的教师人数为26人。因此,大多数教师对深度学习及相关策略存在了解不深的问题,在深度学习影响因素访谈中,多数教师仍处于浅层学习阶段。在开展深度学习方式问题中,有24位教师是通过信息技术“浏览”的方式了解信息进行学习,有6位教师是通过书籍展开学习,有2位教师通过其他优秀教师讲解或者培训进行学习,而这其中通过信息了解展开深度思考和观念反思,从而形成新观念的教师仅有10人,而能够建立内容与自身知识联系并尝试应用内容解决问题的教师仅8人。由此可见,高职教师在深度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无法通过深度学习进行相关能力和水平转化。
(三)不同群体教师深度学习情况分析
为了发现不同群体教师在深度学习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本研究探究了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效果。访谈结果表明,学历越高,对深度学习的了解越多。在(1)问题的“了解”答案中硕士以上学历为12人,本科学历为2人,在(2)问题的“了解”答案中,硕士以上学历为10人,本科学历为3人,在(6)(7)问题中,给出“确信”答案的教师学历都为硕士以上学历。由此可得出,学历越高的教师对深度学习及其策略的了解与使用越好;同时,学历越高的教师群体发生深度学习的频率越高。
(四)不同婚姻情况教师深度学习状况分析
结果表明,未婚教师展开深度学习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已婚教师。通过对上述9位未婚教师和23位已婚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未婚教师有7位教师可经常展开深度学习,而已婚教师中只有6位可经常展开深度学习,未婚教师展开深度学习的人数比例明显要高于已婚教师。究其原因,主要为未婚教师会有更多的“个人时间”,而已婚教师需要照顾家庭,必然没有充足的“个人时间”,进而导致此情况出现。
(五)不同教师群体对深度学习支持的需求分析
在回答“您是否需要深度学习的专业指导与支持”这一问题时,仅有4位教师表示“不需要”,其他28位教师都表示需要专业的指导与支持。其中,20位教师都提到了对深度学习案例和促进策略需求,其次为6位教师提出深度学习工具需求,6位教师提出个人时间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在支持方式上,高职教师群体期待通过交流、培训、观摩等方式加强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希望通过实际案例展开明确的深度学习,最后在时间上给予他们支持,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
四、结论与建议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能很好地理解深度学习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影响自身深度学习效果的因素,明确自身在开展深度学习中的不足,并掌握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工具,形成深度学习的思想和习惯,从而更好地展开“高质量”学习,展开对深度学习的良好实施和探索,通过深度学习不断得到好的发展,有效实现学习的量变到质变,让自身专业发展更有成效[4]。
(一)强化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
在深度学习的目标下,教师只有具备深度学习者的基本素养,才能对学生展开好的深度学习指导,才能有效助力学生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也成为深度学习者。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目前高职教师在展开深度学习中还有着个人认知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这两方面的影响。同时,对深度学习了解也较为不足,使得高职教师深度学习整体效果不好,对教师成为学生深度学习引领者形成了阻碍。
从教师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高职教师必须加强对深度学习内涵、特征及实践策略的理解与学习,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到深度学习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实施好深度学习,才能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学习与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学习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础,而教学则是学习的一种延伸和体现,教师需通过学习展开好的教学,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将深度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具备深度学习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依托深度学习对教学进行反思和创新,进而让深度学习成为专业发展的一种支撑和保障。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高职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开展者,要激励开展高质量的教学,让高职教学可以紧跟时代发展形势,很好地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教师的能力素养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为此教师通过深度学习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学生,让他们为现代化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为教师深度学习提供环境
在高职教师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为教师的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让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度学习,有条件和机会展开深度学习的转化和创新。
首先,学校要能很好地了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应与教师展开充分沟通,为教师提供展开深度学习的基础,实现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高职院校需要对高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让高职教师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助力教师成为深度学习践行者;除了要能保证高职教师有充分的深度学习时间外,还应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倡“深入”开展各项教学与科研工作,给予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难题的时间与空间,真正助力教师有意识地突破自身局限,提高自身能力。
其次,增强“深度学习”氛围的营造,让教师在良好的“深度学习”氛围中不断地深度学习,展开思维上的开拓和方法上的创新,从浅层学习者转变为深度学习者,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最后,在深度学习指导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让教师透彻理解深度学习方法,并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收集自己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随时记录自身开展深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困惑、启发等,展开对深度学习反思的同时,也提升深度学习能力。
(三)通过多样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首先,应用信息技术展开高质量教学和自我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相关政策也鼓励教师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助力自身专业发展。因此,高职教师应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深度学习。例如,通过移动设备展开“碎片化”学习,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深度学习,进而实现相关的学习目标。
其次,充分挖掘深度学习优势群体的智慧。高职教师不只是在理论上要做到深度理解,更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展开应用,从而更好地通过深度学习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可展开教师深度学习优秀案例挖掘,通过优秀案例的学习让高职教师可以找好落脚点展开深度学习,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让深度学习成为自身的一种优秀能力,同时,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可充分发挥高学历教师、长教龄教师等在深度学习上的优势,开展案例征集和深度学习经验分享,在深度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思维、时间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培训和交流,让高职教师可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指导者。同时,可积累面向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的深度学习案例,挖掘不同学校、不同特色的深度实践方案,助力学校及教师在新时代展开“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
最后,展开新思想的吸收。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高职教师的深度学习也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可借助高学历毕业生的新思维、新创意展开对“深度学习”的创新,可以让他们传授新的“经验”,让深度学习可以呈现出新的状态,让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可以展开新的借鉴和学习,减小相关因素对自身深度学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深度学习,真正营造一种全员互促、角度多元的深度学习氛围,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教师应强化深度学习习惯
首先,设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问题。高职教师在学习中优先设置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展开深度学习,例如,可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教学理念实践等关键点作为学习目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度了解和学习,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教师在学习前就能将所学习的内容与实际教学联系起来,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展开主动的实践应用思考或者教学反思,快速达成深度学习目标。
其次,学会学习。因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缺少充足时间,因此,高职教师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获得高质量的内容,展开高质量的学习。例如,在日常学习中可收集好的学习网站或者资源内容,当需要展开学习时快速寻找到相关资源,减少寻找资源的时间。同时,需通过关键词或者目录等快速对资源内容进行了解,进而快速确定该资源是否是自己所需的资源,对时间进行合理使用。
最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职教师要能为自己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展开高质量的深度学习。如选择安静的学习空间,屏蔽干扰源,可提前和家人沟通,从而预留出个人安静学习的时间。
五、结束语
深度学习对高职教师十分重要,要学会深度学习,并借助深度学习全面提升自己。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了影响高职教师深度学习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支持策略,以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全面开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关注高职教师深度学习的动态发展,以期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珊珊,刘红磊.四链协同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和运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3):25-27,58.
[2]张科丽,吴雪萍.高职院校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管理: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0):24-31.
[3]卜彩丽,胡富珍,苏晨,等.为深度学习而教:优质教学的内涵、框架与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7):21-29.
[4]龚静,侯长林,张新婷.深度学习的生发逻辑、教学模型与实践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5):46-51.
◎编辑 郑晓燕
①基金项目: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22AH0529 82)。
作者简介:邢秋迪(1983—),女,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申慧萍(1972—),女,汉族,安徽界首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