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2024-06-18 07:15:53张亚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4期
关键词:调研劳动院校

[摘           要]  随着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特别是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印发,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如何?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基于北海职业学院劳动教育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认知发生了一定的偏差,需及时纠正;高职学生中存在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需及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劳动习惯亟待养成,劳动技能亟须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需进行选拔、培养、培训,同时需加强对劳动课程的顶层设计。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4-0025-04

自古以来,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中写道:“慎之劳,则富”,强调的是财富和劳动的关系。《清仁宗味馀书室全集》第35卷《故一·民生在勤论》中写道:“农夫不勤则无食;桑妇不勤则无衣;士大夫不勤则无以保家。”意思是农民不勤劳就没有吃的,采桑养蚕的妇女不勤劳就没有衣服穿,士大夫不勤劳就无法贡献国家。我国的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很多有名的家训,提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劳动,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曾国藩家训》中说道:“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理念,第一要念书,进行脑力劳动,第二要种菜,第三要养鱼,第四要喂猪,进行相应的体力劳动,同时早起清扫院子,祭祀先人,也要时刻牢记祖先的功绩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同时要做到和谐邻里,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可以说是既有对劳动的要求,又有具体的方法论。

一、劳动教育现状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教育,不论是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还是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都出现了很多问题。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等。

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结合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要求,《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意义,明确规定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如何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以及劳动教育内容等一系列具体的新要求,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的真实状况如何、有哪些工作需要改进等,围绕这些问题,笔者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线上、线下调研。希望能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调研工具和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线下个别访谈以及电话访谈三种方式进行。

(二)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围绕学生个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影响劳动教育的因素,并结合实际编制的。问卷共计23题,均为选择题。本报告选取其中关键的问题以及关键问题中的关键数据进行阐述。

(三)研究对象及具体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选取的是北海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是2023年9月至10月,共发放线上问卷1914份,回收有效问卷1914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涵盖大一、二、三年级,不同二级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线下个别访谈采用的是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随机选中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提问式交谈。电话访谈,主要是针对线下个别访谈对象的家长进行的电话访谈,共计18名学生,18位家长。

三、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个人层面

1.获取财富和幸福主要依靠什么

调研数据明显可以看出学生的认知是不一致的,虽然有57.94%的学生选择了获取财富和幸福主要靠劳动,但也可以看到,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知识、机会与运气、家庭和社会关系这些选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在不少学生的心中,对这点还是存在疑虑的。接近两成的学生认为获得财富和幸福主要依靠家庭和社会关系,将自身的成就和幸福主要依赖在外力上,这一认知很值得重视。具体如表1所示。

2.高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是否熟悉

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两者之和占九成以上。

3.毕业就业选择时,您更倾向于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

调研数据显示,超七成的高职学生选择了脑力劳动,还有13.27%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工作性质是不太确定的。

4.是否赞同环卫工人的劳动不如科学家光荣

调研数据显示超八成的学生选择了不赞同,证明大部分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还是正确的,但也不能忽视近一成的学生认为:科学家的工作要比环卫工人光荣。有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的错误认知,这对未来的就业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基层工作不想做,而一些工作因为基层工作经验累积不够而完成不了的现象。

5.个人劳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调研数据显示48.33%的学生选择的是生存和发展,其次才是为他人、社会实现社会价值,占比45.4%。甚至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为了金钱和地位。具体如表2所示。

6.选择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调研数据显示仅有25.5%的学生选择了实现国家、社会价值。50%的学生选择了实现自身价值,甚至有22.47%的学生选择了有钱事少离家近和2.04%的学生选择了位高权重责任轻。这部分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如表3所示。

(二)学生家庭层面

1.是否从小家庭就开始培养动手能力和做家务的能力,经常参与到劳动中

调研数据显示84.33%的学生家长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做家务的能力,让其经常参与到劳动中,但也有超15%的学生基本很少或者不做家务,由父母代劳。这也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劳动自理能力很弱、宿舍卫生不合格等。

2.父母是否有讲过名人或者身边普通人的关于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故事来激励你

调研数据显示半数的父母会经常讲榜样的故事激励学生,也有42.42%的学生家长会偶尔说起。在劳动教育中,特别是早期的劳动教育中,榜样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体如表4所示。

(三)学校层面

1.您认为学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调研结果显示58.73%的学生认为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课程单一,当然选择学校老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教育示范不够、学校活动缺乏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具体如表5所示。

2.在劳动实践结束后,老师会对您的劳动实践作出相应的评价或反馈吗

调研结果显示77.59%的老师会评分并给出指导意见,也有16.46%的老师仅仅是打个分数。具体如表6所示。

(四)社会层面

你认为哪个群体最能影响您对劳动的看法

调研结果显示父母或亲戚最能影响学生对劳动的看法,占比达47.75%,当然,班主任或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劳动看法的影响也不小,总体占比不低。具体如表7所示。

四、个别访谈及电话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一)个别访谈中也有涉及关于是否认可父母对家庭的付出的问题

访谈的18名学生表示认可父母对家庭的付出,也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但在与家长电话沟通学生关于家务劳动这一块的问题时,有85%的学生父母表示,寒暑假期间学生基本是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很少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即使父母在上班工作,学生宁可点外卖,也不动手自己做饭,实际行动较少。这就可以看出,学生关于劳动的“知”与“行”并不合一,一方面承认父母对家庭付出的辛劳,另一方面并不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

(二)在校期间是否认真对待宿舍卫生的问题

18名学生也表示非常认真对待宿舍卫生,但辅导员突击检查卫生的时候,也发现50%受访学生的宿舍卫生很糟糕,甚至基本的自理性劳动都做得很差,衣服裤子未及时清洗、鞋子满地等,也从来没有获得“文明宿舍”的称号。证明学生是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具体的劳动实践是掉链子的。

(三)劳动习惯、劳动技能方面

在受访的大学生中,50%学生表示,从小父母比较看重学习,家务劳动基本是父母完成。在给家长的回访中,家长也表示如此,小时候觉得子女小,做起来慢,怕挤占了写作业的时间,所以让学生参与劳动比较少。到高职阶段,觉得学生已长大,可以帮忙分担家务了,但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上,从小参与劳动的学生较少,在受访学生的舍友反馈中,自理性劳动能力也较弱,甚至影响到宿舍同学的居住环境。

(四)上课中,存在以劳动直接代替劳动教育的行为

在个别访谈中,学生也有提到,劳动教育课中,教师简单布置劳动任务,就让学生自行完成任务了。劳动并不能直接替代劳动教育,思想通了行为上才能跟上,思想和行为是不能割裂的。一方面要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不能纸上谈兵,需督促、引导,甚至带着学生完成具体的劳动实践。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电话访谈,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并在工作中需要加强。

(一)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认知发生一定的偏差,需及时纠正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部分学生认为获取财富和幸福主要依靠知识、机会与运气、家庭和社会关系,但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真正要获取财富和幸福,最主要、最重要的是要付诸劳动,没有劳动的这个过程,即使拥有知识,也只存在于大脑内;拥有良好的机会与运气,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同时,需要真实付诸劳动。这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

一方面有超过93%的学生比较熟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却仅有45.4%的学生认可个人劳动的目的和价值是为他人、为社会实现社会价值。选择工作的原则,也仅有25.5%的学生选择了实现国家、社会价值。有不小比例的学生认为劳动的目的是金钱和地位,选择工作的原则是位高权重责任轻。国家和学校培养的是为人民大众劳动、为党为国家奉献的新青年,一门心思只谋取个人的利益,是很有可能走歧路的。

(二)高职学生中有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存在,需及时引导

重视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屑于体力劳动。在调查中,有9.87%的学生赞成环卫工人的劳动不如科学家光荣的观点;在职业选择上,也有75.39%学生侧重于脑力劳动。但其实很多时候很多职业需要体力劳动的配合,手脑并用的。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是《指导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要求。轻视体力劳动者,在后期的就业中,就有可能看轻工作,心理存在落差,不愿意从事工作。劳动不分贵贱,所有劳动群众都值得尊重。

(三)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提升,在高职院校学生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观念受影响最深的是父母或亲戚,其次是班主任或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这个群体的总占比不小。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如果在学生的家庭中从小没有养成,那么高职阶段就是最重要的阶段。大学一年级开始,就需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认知和劳动价值观。班主任或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需要在学生劳动价值观形成上下工夫,创新方式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获取也是一样,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并与具体的劳动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只停留在说教的阶段,一定要付诸具体的劳动中,在劳动中锻炼意志,磨炼技术,精进技能,开拓创新,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正确劳动价值观。

(四)需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进行选拔、培养、培训,需加强劳动课程的顶层设计

针对个别访谈中学生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时,首先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需充分认可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挖掘劳动教育资源。另外,在调查问卷中也希望教师起到劳动示范作用,所以任课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其次,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课时,对劳动教育课程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督导,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到具体的劳动中,每学期都应有一次大型的具体劳动实践。最后,重视顶层设计,要有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而且应该是动态的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只有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和择业观,才能使大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意志,形成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精神。

六、结束语

个人的价值通过劳动可以体现出来,有知识、有能力也需要真正投入劳动中以创造社会价值。目前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较少,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调研,可以更有效地对高职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OL].(2020-3-20)[2024-01-0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01022.htm.

[2]把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到实处[Z/OL].(2020-07-15)[2024-01-01].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1/53640/djzw/202007/t20200715_472807.html.

[3]罗金凤,刘炳展,金超.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2,31(4):91-96.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实施路径探索——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3SZ185)。

作者简介:张亚玲(1986—),女,汉族,广西北海人,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调研劳动院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