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2024-06-18 07:15:53周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4期
关键词:柳州仿真技术展馆

[摘           要]  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需求,本平台创新之处和特色之处在于以柳州红色文化资源为主线,“四史”资源为辅的内容构建。对构建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价值、必要性、制约因素以及虚拟仿真技术在此过程中的优势、路径、应用及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结合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教育,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和学校思想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    键   词]  红色文化;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4-0013-04

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引导意见,教育部于2013年至2015年开启了全国虚拟现实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并受到了各界的积极回应与大力支持。目前已遴选出三百个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分布在26个省、自治区,其中理工类211个,农业医疗类53个,人文社科类36个[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全国各级领导层高度重视历史学习,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新形式,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建设与应用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需求,也是增强对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

2020年起,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柳州市教育局合作建立柳州市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教育培训基地,主要由“一园、两廊、四中心”组成。其中,4号教学楼建设了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中心,有虚拟仿真思政课教学中心和沉浸式教学综合功能室,配置沙桌互动、VR、AR等设备。

一、构建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价值

作为高职院校,应本着为国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承担起教育的重要责任,挖掘应用好红色资源,融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教育,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历史赋予的重要责任[2]。虚拟仿真技术助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融入当今时代高校育人模式。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在我国革命斗争、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中,革命前辈历经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历程所锻造的革命传统文化,承载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3]。本课题组立足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与真实世界互补,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领域,即虚拟仿真技术与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实现仿真交互,将有助于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以及价值与效用发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操作性,进一步丰富了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传播形式,拓展宣传范围,提升育人成效。

本平台的创新之处和特色之处在于以柳州红色文化资源为主线、“四史”资源为辅的内容构建。柳州丰厚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本教材的案例虽说丰富,但难以引发柳州本地高校学生的共情。通过柳州红色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品格,为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二、构建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一)降低学校实践活动的成本和提高实践教学的安全性

学校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常以参观展馆为主,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制订方案和安全预案,安排车辆,带学生外出活动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负责同行及学生安全。而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可以节省传统实践活动所需的成本,还能降低学生外出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危险系数,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的正确和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因此,对柳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人层面,更体现在整个社会层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

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的感知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切实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二是侧重实现学生的情感目标,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想认知、身心发展规律等,从学生容易接受的角度入手,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

(四)有利于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本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接触和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更能培养和锤炼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勇担社会责任,深刻领悟爱国、奉献的重要性。例如,在“红七军转战千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学生要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去理解为什么当时红七军会做出那样的战略,从而学会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团体协作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强化红色文化素养,从而切实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教学效果。

三、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制约因素

(一)空间与时间的制约

柳州市共有16个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从空间上看,学生不能随时随地参观,不是每个教育基地都能带学生进行参观,参观人数也受到限制。从时间上看,第一,学生在时间安排上也存在各种学习任务和活动,如何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和体验地方红色文化,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二,展馆有闭馆时间或遇突发事件不能随时接待学生。

(二)内容与功能的制约

从内容上看,实体展馆的展板内容不经常更换,由于场地有限,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没有讲述清楚,展示的图片或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不详细。从功能上看,学生在参观展馆时多数仅限于观看,缺少与展馆的互动,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查看相关内容。

(三)讲解员与数据的制约

讲解员作为信息传递和解读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然而,一方面,讲解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讲解员对红色文化没有进一步认识与深入研究,就无法将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与历史背景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导致教学效果不佳[4];另一方面,当缺少讲解员时,学生无法详细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此外,参观实体展馆时,无法对参观者进行全员、全场景的数据分析,因此也无法评价参观的效果,以便做出评估。

四、虚拟仿真技术在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虚拟仿真是一种高度交互的三维数字媒体环境,用户直观体验模拟环境,获得听觉、触觉、视觉等多感官反馈,沉浸感、交互感、存在感的高度融合是其核心特征[5]。针对上述制约因素,虚拟仿真技术均能解决。本课题组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设了“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VR展馆”和柳州红色资源线上教学平台(内部教学版)两个资源库。

(一)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建设“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VR展馆”,VR展馆包括柳州市16个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VR展馆;根据自身的学习安排和喜好,自由安排参观展馆的时间,有效、合理地利用时间,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形式

VR展馆和柳州红色资源线上教学平台可以通过触摸触发隐藏键,将图片后的内容展示出来,也可以有声播放。本课题组对柳州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使实体展馆无法展示的内容能在虚拟仿真VR展馆和线上教学平台上展示。此外,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在AR沉浸式教学实训室,学生能进行沉浸式体验,并透过场景再现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三)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承担社会服务的任务

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除了应用在教学上,还能推动本校的社会服务工作,立足本校服务。我校建设了以柳州地方红色文化为主的虚拟仿真课程,吸引了柳州市中小学生、政府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到我校开展一系列红色研学活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外来参观人员可以在无讲解员的情况下自行了解柳州地方红色文化,大大提高红色研学效率。

五、构建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路径探索

创建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让红色育人资源“活”起来,还能有效解决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存在的教学实施低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评价单一等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支持,包括稳定的网络连接、高性能的计算资源以及先进的虚拟仿真软件。为了有效地把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渗透到学校红色文化教学中,本课题组创建了两个柳州红色资源线上教学平台。这两个平台不仅能在课中使用,还能在课前和课后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地方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一)教学模式方面

本课题组积极探索全新教学模式,运用智慧树、职教云、柳州红色资源线上教学等平台进行“虚拟+现实”,即利用教学长廊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探索出一种组织形式上“聚—散—聚”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认知过程上为“打散—整合—重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实施模式的探索。例如,“柳州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课数字化课程实施过程为:课前,学生带上VR眼镜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深入体验,沉浸式参观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VR展馆;课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到对应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长廊中,利用开放式数字化答题平台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后,小组成员代表进行学习分享。

(二)教学方法方面

通过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创新传统探究式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解决教学过程互动体验感差的问题。在沉浸式体验中,学生通过自身需求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即角色扮演法,更容易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演绎校本剧《绣红旗》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式了解柳州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三)教学评价方面

在课程考核方面,本学院采用期末成绩占40%,实践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30%的比例构成最终的课程成绩。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的形式,平时成绩包含考勤、参与课堂互动、完成课后作业三个方面,运用智慧树、职教云等数字化平台进行考核得出分数。实践活动包括课外和课内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有党史知识竞赛、创作原创微视频大赛、红色文化演讲大赛等;课内实践活动有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实践活动的考核,除了利用智慧树、职教云等平台外,还利用数字网络平台和教学长廊中的开放式数字化答题平台、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等,例如,知识竞赛类等答题活动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直接得出分数,微视频大赛和演讲类活动可以通过平台建设互评模块,开通同学互评、师生互评模块,方便教师在互评模块中完成浏览、批改和反馈等任务,学生也能及时查看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提高学生完成活动任务的质量。利用各类数字化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进行综合性、过程性评价,解决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六、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及效果

(一)开设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课程

本课题组利用教学长廊、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和AR沉浸式教学实训室,探索出一种组织形式上“聚—散—聚”,认知过程上为“打散—整合—重塑”的实践教学模式,并有效利用虚拟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该模式有“前”“中”“后”三部分。“前”即在虚拟仿真平台或AR沉浸式教学实训室,加深体验,产生兴趣或疑惑;“中”即在教学长廊合作式的探究学习;“后”即集中后进行“解惑”“纠偏”和情感升华,并通过实践教学手册和数字教学平台进行过程性的记录评价。该模式是基于探究式教学理论,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理论创新。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地方红色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根据目前硬件条件和师资情况,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课时安排是大一年级每班2个课时。教学内容主要设计了5个虚拟仿真+教学长廊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教学课例:(1)百年党史;(2)改革开放史;(3)红军转战千里;(4)总书记的八桂情缘;(5)柳州地方党史。7个AR沉浸式实践教学主题:(1)“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2)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3)红军长征;(4)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5)红七军过柳北;(6)柳州红色资源导览;(7)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

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课程利用AR沉浸式体验或VR眼镜体验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远程练习、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和评估,能及时发现问题和缺陷,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升质量和效益。另外,课程评估还能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虚拟仿真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总之,通过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红色文化具体展现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开设“第二课堂”红色育人活动

通过“第二课堂”的设置,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和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红色育人课程与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在活动设计和实施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针对柳州红色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如柳州党史知识竞赛、“我家乡的英雄人物”主题讲座、原创红色话剧等。我校以学校红色历史改编的原创话剧《绣红旗》获得柳州市“首屏人物”栏目专访。第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可以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打造虚拟实景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场景和文化氛围。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参加“柳州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实地调研考察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第三,活动的导师和指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邀请具有红色文化研究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或地方文化名人担任活动导师,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价值。导师的引领和指导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红色文化的深层含义。

(三)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红色研学是指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深入了解和体验地方红色文化的教学活动。在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时,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仿真环境,将地方红色文化的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等内容呈现给培训人员。同时,注重对培训人员的引导和激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在指导培训人员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时,应注重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探索答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柳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VR展馆”(公共展示版)和柳州红色资源线上教学平台(内部教学版)两个资源库,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了全市群众的数字化共享。截至2023年底,已实现打卡超过6万人次,受到了自治区党史研究室的高度肯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柳州市实施党史知识培训常态化、有效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建设校园红色文化

要建设校园红色文化,需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布置红色文化主题的校园环境,如悬挂党旗、设置红色文化展览,营造出一种红色文化浸润校园生活的氛围。同时,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和沉浸式教学实训室,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的文艺活动,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合在他们的平时学习与日常生活中。如红色经典诗词朗诵、创作原创“微”系列、红色文化演讲比赛、红色文化原创话剧比赛等。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既能突破传统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固有的限制,又能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沉浸式、互动性的优势,有效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后续会不断丰富和发展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让本平台成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成长规律、教学形式多样、课程内容有温度、故事体验感受深、理论学习收获多的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实践教学平台和教育体验中心。

参考文献:

[1]柳洪洁,宋月鹏,马兰婷,等.国内外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124-126.

[2]温爱华,管志翰,刘立圆.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构建研究[J].软件,2021,42(11):27-29.

[3]田靖,高婷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刍议:以云南省为例[J].西部学刊,2023(7):10-14.

[4]张冉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契合路径[J].南方论刊,2023(7):89-92.

[5]杨青,钟书华.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及演化趋势”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43(3):97-106.

◎编辑 王亚青

①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2SZ113)。

作者简介:周莹(1989—),女,汉族,江西吉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柳州仿真技术展馆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中国储运(2022年2期)2022-02-23 04:10:44
创意展馆
幼儿园(2021年2期)2021-12-02 11:33:06
创意展馆
幼儿园(2021年8期)2021-08-06 09:15:38
创意展馆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情景构建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42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柳州老年大学校歌
创意展馆
幼儿园(2016年6期)2016-04-26 19:19:33
AMESim仿真技术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应用三维仿真技术模拟弹子锁异常开启
警察技术(2015年3期)2015-02-27 15: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