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仁
今年4月底,媒体接连报道全国各省多宗以“量子赋能”为名、骗取农民“服务费”的农业骗案。骗子宣称种子经过量子技术“赋能”以后,种出的庄稼能大幅提高抗旱、抗涝、抗病虫害能力,更能改善作物的食用口味。
提出所谓“量子赋能技术”的半亩禾田农业科技负责人韩某提及,这项技术能缩短作物生长周期,并让农作物产量增加30%以上,更能提高抗病抗旱抗涝的能力,且对所有农作物都适用,五年来,从来没有失败的案例。
荒谬的是,成功欺骗受害农民上当的重点,是看起来很高大上、具有科学权威的“量子”一词。这是一个专业物理学的用语,探讨的是微观物理学中的基础理论议题。然而,这种漏洞百出的主张,却能通过风靡全球的短视频营销手法,骗取不少农民的血汗钱,这本身就是值得探究的社会现象。
2020年1月,人民网就曾报道过相关量子骗局,但4年过后,我们重蹈覆辙。各种关于“量子”似懂非懂的介绍太多,一般读者除非有兴趣钻研物理学,不然不必耗费心力深究其意义—与其花时间科普,我们倒不如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建议:“日常生活可接触到的范围内,我们看到广告宣传打着‘量子旗号的产品、服务,直接无视即可,你不会错过任何好东西,只会避过一大串坑。”
然而,过往出现不少商家为普通商品冠上“量子”一词,例如量子能量袜子、量子能量贴片、量子养生水晶项链,作为吸引普罗大众掏腰包的伎俩。更有甚者,将量子扯上心灵疗愈、冥想打坐,甚至声称量子的“能量”能提升个人生理和心理素质,不但能让你长高、变壮,还能改善运气。
这种论述通常会先讲述一些量子的科学定义,然后在受众被一大堆专业术语弄得头昏脑涨时,马上跳进“使用后效果显著”的描述。大部分读者通常不加考察其推论过程,直接接受结论,不作任何质询。若骗子能够提出一些直观、肉眼可见的“证据”,再配上诸如“产量增加30%”的量化描述,可信度会大幅提升,让不少人相信骗子的主张。
若仔细考察骗子各种行骗手法,不难发现,他们灵活运用了市场推广、公共关系、企业宣传各种教科书级别的原理,不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还能根据受众市场的口味,选择合适的手法和渠道。不免感叹,他们若能将行骗的才能用于正途,在相关领域发展事业,也许还能名成利就。
以往的“量子”说法,看来荒谬绝伦,针对的行骗对象是教育水平和资讯日渐发达的城市居民和互联网用户,因此越来越难令人上当。面对城市、互联网这些行骗的红海市场,“量子赋能”农业骗子却能够转移目标,聚焦长久生活在农村,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且资讯较不发达的“农民蓝海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定位。
虽然骗子未必懂得弄一个分析自身优劣势和发展机遇、危险的“SWOT”矩阵PPT,但是懂得避开行骗成本高的年轻、城市、高学历人群,找到自己有优势且有发展潜力的“客户”,专门针对此类人群行骗,以提高“投资回报率”。这操作恐怕已经赶上专业的商业营销计划。
看到广告宣传打着“量子”旗号的产品、服务,直接无视即可。
骗子懂得使用伪科学,设计精妙的故事搭配。首先,骗子选择披上高科技,而不是宗教神棍式的包装。这种论述的路径选择,充分利用农民对于科学的追求而牟取不正当利益,对于他们的目标受众甚为受用。骗子的选择不太可能是经过深入调研得出的见解,而是深通目标受众人性的领会,是对于“民间智慧”“存乎一心”的应用,只可惜这是用于作奸犯科。
在众多科技议题中,骗子选择了貌似真实,却具备充足“忽悠”空间的量子物理学,而不是人工智能、云端计算或半导体—若他们选择另外三个议题,国内科技大厂像阿里巴巴、腾讯、华为铺天盖地的新闻,很容易将他们打脸,被媒体发现,作恶的时间会大为缩短。
选择在“量子”下功夫的好处是,这话题足够复杂,难以两三句说清楚。骗子有足够空间运用其话术,能够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被看穿的机会大减。
为分析骗子的说故事技巧,笔者忍痛看了数段半亩禾田农业科技韩某的视频。他说:“量(子)加(赋能)农业,还真就是把这各种农作物种子,附上量子能量。”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半句的“附上量子能量”,是“科学感”最强的部分。利用高深的词汇作包装,讲些难以理解的事情,这很多时候就是伪科学的征兆。
一般人对量子了解有限,但关于能量的概念,我们比较能懂。高中物理学第一堂课都会学到“能量守恒定律”,指能量既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宇宙中,能量总量是守恒的;在使用过程中,能量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其他形式而已。
这位韩总到底是从哪一种能量进行转换,如何转换,然后又转换成哪一种能量呢?电暖炉是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汽车是化学能转换动能,按韩总的说法,这些“附上量子能量”的种子,是被加热、增加光照还是被加辐射能?这类用词不严谨的见解,到底能说明什么?
视频中不少说法,例“如量子和纳米之间的差异是大小尺寸的区别”“量子进入人体一点感觉也没有”都是类似的状况,经不起仔细的分析。说穿了,就是让人听来感觉很科学而已。
值得细味的另一种骗术,是利用人们对方法论的不重视。韩某提及,有人问为什么会增产,他转移话题说:“这不是咱研究的事,这是科学家的事,咱们只要到底能不能增产就行了。是不是能增产30%以上……这个结论得出来就行了。”
这类不重视推论过程、只关注结论的思考很常见。不过,这很可能让我们混淆关联和因果关系,犯下诸如倒果为因的大错。
科学方法有一个经典说明:我们观察到火灾现场会出现消防员,我们应该会说火灾出现时,消防员会到场救灾。若混淆关联和因果关系,我们可能会得出消防员的出现“导致”火灾出现的结论,然后会提出应裁撤消防员的谬论。
市面上的“量子产品”
我们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同样地,影响作物生长的要素也很多。“导致”在某地作物产量增加30%的原因,不一定与“量子赋能技术”有关,更可能是施肥、灌溉、日照等因素有差异。
视频中还多次出现各种似是而非的作物比较,把“赋能”和没有“赋能”的作物数量和生长情况作直观的比较,而且多番强调技术经过“反复论证”。这种看似很客观的实验,实际上没有遵照诸如随机取样、因果关系证明、控制实验因素以维持公平测试、设置对照组的原则—这些都是我们中学科学课程里很基础的知识点,比半导体制造多少纳米和光刻机容易得多,但在量子诈骗案例的“实验”中荡然无存。
用于行骗的渠道、场景,也是暗黑版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整合案例,专为目标人群量身定制。在线上传播层面,半亩禾田农业科技的韩某在视频中设定了拉家常的场景,穿着甚为朴素的衣服,慈眉善目得如同农民每日都能在村口闲聊的邻居,而不是专业人士或公司高管。这有助营造一种与农民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更能让他们接受其讲述的科学话语。
此外,骗子大量制作短视频,在韩总“唠嗑”的同时引入其他用户、“疑似”专家权威作证。这类短视频摆出老人谈天说地的姿态,好像是退休人士谈养生之道般。这也涉及适应社交平台传播规则,以及在软性渠道推动硬性销售。短期内,短视频平台若不是刻意留意此类活动,人工智能审查会比较难针对这类内容封锁。
在线下层面,骗子懂得聚焦农民之间口耳相传的社交网络,让已相信其公司的农民说服其他农民加入。他们也懂得搞一些虚有其表的线下活动,如在一个比较简陋的场地举办所谓的农业技术高峰会,让农民以为他们是一个很先进的农业科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骗子提出一年免费试用、一年后才收费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设计。很多农民抱着横竖免费,不妨一试的心态试用其服务。鉴于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很多,每次收成量出现一定波动,实属正常现象。若能通过“渔翁撒网”寻找受害人,骗子赌上一个概率和时间差,便有机会找到大量碰巧受惠而付款的傻瓜,牟取的金钱积少成多,也会甚为可观。
利用高深的词汇作包装,讲些难以理解的事情,这很多时候就是伪科学的征兆。
这是国内外大型品牌常用的市场推广技巧,是为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试用新产品的计划。骗子懂得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博采各家、各国之所长,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大范围的诈骗。
本文结笔于五四青年节,是现代中国强调“赛先生”的105周年。面对为祸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伪科学骗案,却不胜唏嘘。尽管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科学发展进步显著,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大国,可是,身在农村的国民对于“赛先生”的素养仍亟待进步,被这种漏洞百出的骗术瞒过,拿出“粒粒皆辛苦”的血汗钱给予骗子。
另一方面,骗子设计的传播信息、平台、手法,都如同专业的企业宣传计划,处处反映对于目标受众的理解,和市场营销智慧。或许骗子不懂市场学、营销学、公关宣传学,但他们的话术应是按受害人反应,经过反复调整、修改的科学产物。
可惜的是,这些聪明才智非但没有用作造福人群,反而被用作助纣为虐的非法用途。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或许值得深思的是,我们是如何看待“赛先生”的。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