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祈雨活动

2024-06-17 04:00许兮菡
新楚文化 2024年10期

【摘要】中国古代作为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成对于王朝政权的稳固以及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朝统治者入关后,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对农业的发展格外重视,在对黄河进行治理的同时,也开展了积极的祈雨活动。康雍乾三朝作为清朝最具代表性的时期,通过三位皇帝对祈雨的不同做法可以看到不同统治者对于祈雨的态度。康熙朝由于三藩未平,内忧外患,清圣祖对祈雨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曾五次亲去天坛祈雨;雍正朝则将灾异与吏治挂钩,推动吏治的发展;到了乾隆朝,清高宗积极祈雨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灾异的预防以及处理措施的能力。

【关键词】祈雨;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0-0015-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0.004

祈雨,文字释义为因久旱而求神降雨,古称雩祀。“武帝咸宁二年,春久旱。四月丁巳,诏曰‘诸旱处广加祈请,五月庚午,始祈雨於社稷山川,六月戊子,获澍雨。此雩之旧典也。”[1]385这是有关古代祈雨较早的记载。《中国灾害通史》一书中提到清代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期,目前已发现的四个群发性自然灾害“宇宙期”中,清代一首一尾占两个。在1644年至1911年的二百六十八年间,清代无一年无灾害发生,灾发区域从内地到边区,波及整个大清版图[2]。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一方面积极治理黄河水患,另一方面积极应对旱灾以保证农作物的收成,其中,降雨对于是否会产生旱灾起决定性作用,清朝的皇帝们也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求雨活动。

一、清朝皇帝的祈雨活动

清实录中最早关于皇帝亲去祈雨的记载是“顺治十四年夏四月辛卯,由于四月以来顺天府多次祈雨不应,农事堪忧,顺天府再祈依旧无应,连月不雨,三农失望”,最终清世祖亲去圜丘社稷坛祈雨,“祭未毕,大雨如注”,此次祈雨也开创了清朝皇帝亲去祈雨的先河。

(一)清圣祖的祈雨活动及其特点

1.清圣祖祈雨概述

康熙帝登基之后,政局虽然得到了相对的稳定,但仍面临着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据陈高墉等编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下)》一书有关资料(按照其时先后受灾的地区,计算次数)统计,康熙年间发生水灾228次、旱灾364次、其它自然灾害245次[3]。清圣祖继位后,积极开展祈雨活动,清圣祖在朝时共进行了五十余次祈雨,清圣祖曾言:“京师初夏,每少雨泽,朕临御五十七年,约有五十年祈雨。”在继位之初,清圣祖就曾下旨祈雨,“顺治十八年三月戊辰,谕礼部次日于大高圆殿祈雨”。其中,康熙十年四月、康熙十七年六月、康熙十八年四月、康熙十九年四月、康熙二十六年五月这五次祈雨都是清圣祖步行亲去天坛祈雨,在这里将康熙十四年、康熙十八年、康熙二十六年的祈雨情况加以说明。

(1)康熙十年亲去祈雨

清圣祖首次亲去天坛祈雨是在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此次祈雨的原因是由于“三春无雨,风霾日作,耕种愆期”,清圣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朕躬凉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不能殚虑为国”导致的,清圣祖自省后,仍旧无雨,天气亢旱。清圣祖认为仍旧干旱的原因是“刑部淹禁中有冤”导致的,查明过后,“以斩绞人犯王三元十一人,请减免死处之”,并要求官员“修省过愆,祈求雨泽”。四月戊子,清圣祖谕礼部言“今已入夏,亢阳不雨,农事堪忧……乃精诚未达……躬诣天坛祭告,恳祈甘霖速降,以济民生,两部即择吉日,速备仪物,俟朕亲诣行礼”。清圣祖亲去天坛祈雨后,“壬辰,上亲诣天坛祈雨,甲午,雨”,此次清圣祖祈雨可以说是达到了恳祈甘霖速降的目的。

(2)康熙十八年亲去祈雨

康熙十八年(1680年)四月是清圣祖第三次亲去祈雨,早在康熙十八年三月辛酉,清圣祖就谕礼部言“时已入夏,天气亢旱,农务方兴,雨泽未降……朕心深为惓切,两部可同顺天府官员竭诚祈雨”。夏四月戊辰,“亢旱不雨,耕种愆期”,清圣祖恐有“内外衙门,株连无辜”等冤案让上苍怪罪,以至亢旱不雨。于是命索额图、明珠、杜立德等大臣同三法司“将已结大案,见在监禁者,逐一详加审理,务期明允,无使冤滞”。夏四月甲戌,“今雨泽未降,久旱伤农,农事堪忧”,清圣祖又言此种情况都是因为“朕躬凉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不能洁巳爱民,勤修职业”所致,于是决定“躬诣天坛,亲行祈祷,为民请命”。此次祈雨清圣祖“自西天门步行至祭所,读祝甫毕,甘霖随降。”此次祈雨也成功的缓解了地方干旱,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3)康熙二十六年亲去祈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是康熙在位时最后一次亲去祈雨,康熙二十六年夏四月乙卯,清圣祖谕大学士言“朕出城踏青看田苗,甚为亢旱,谕礼部诚敬祈雨”。四月壬戌,“时已入夏,天气亢晹,雨泽尚而愆期,农事似有可虑”,清圣祖谕刑部“或因刑名案件内无知罹法,审拟失当,情罪不符,致干天和”。于是命勒德洪、余国柱、达哈他、科尔坤等大臣同三法司“已结重案,见在监禁者,逐一详加审鞫,如有罪可矜疑者,即与查明事由……”五月庚辰,因天气持续干旱,清圣祖颁诏天下,诏曰“朕统御天下……罔敢少懈……今兹盛夏,久旱多风,农事堪虑,此由布政不均,宽严过当,或土木工兴……上干天和……皆因朕之凉德不能感天心之仁爱,兹当布德行仁…布告天下,咸始闻之”,又诏内恩款凡十七条。五月癸巳清圣谕九卿等曰“京师为天下根本之地,今当耕种,雨泽愆期……今欲亲行祈祷”。五月丁酉,清圣祖“素服乘马,躬诣天坛祈雨 自西天门步行至坛致祭毕,仍步行出西天门,乘马回宫,是夜,雨”。清圣祖此次亲去祈雨也非常成功。

2.清圣祖亲去祈雨的特点

从清圣祖这三次亲去祈雨的情况可以看出,清圣祖对于祈雨有自己的一套定式,每当春三月或夏四月干旱时,清圣祖就会命礼部祈雨,如若雨泽稀少或依旧亢旱,清圣祖就会清理邢狱,管理官员,以减少怨情,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若依旧无雨,天气干旱,清圣祖就会反省自身,认为至今无雨都是由于自己“朕躬凉德”所致,康熙二十六年干旱严重时,清圣祖更是颁诏内恩款十七条,期盼可以通过反省自身,感动上天,从而降雨,减少干旱。如若这些措施都不能使上天降雨,清圣祖就会步行亲去天坛祈雨,这也是最后一个步骤了,从清实录的记载中看,清圣祖五次亲去祈雨后,都或多或少有降雨,可以说皇帝亲去祈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维护了清圣祖对于王朝的统治,达到了稳定社会,减少灾民动乱的目的。

此外,清圣祖亲去最后一次亲去祈雨是康熙二十六年,此时正是清圣祖执政的中间阶段,也是清圣祖精力较为充沛的阶段,但是康熙二十六年后,清圣祖只命令礼部祈雨,自己没有再亲去祈雨,这无疑是不合理的。这个疑问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有了答案,清圣祖十一月癸酉谕诸皇子记大臣曰“朕自谓精诚所感,可以上邀天鉴后,太皇太后不豫,朕以保育恩深,益复虔诚步祷,请减己算,为圣祖母延年讵意竟不可回。朕以此抱痛于心,知天道幽远难可期必,朕为圣祖母不能祈求永年,而为民请命,即使天心有感,能不负惭于中乎。自此以后,每遇求雨,朕但于宫中斋戒,不复躬亲祈祷”。孝庄去世对康熙产生的巨大冲击,以及至孝至诚至哀呼告而不为上天感动的怫郁,扭转了康熙对“天心”“天道”的认知。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虽组织祈雨五十余年,但亲祈仅有康熙二十六年之前的五次[4]。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自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去世后,康熙不再亲去祈雨的原因。

虽然清圣祖不再亲去祈雨,但是对于祈雨以及农业还是较为重视的。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夏四月,清圣祖曾严厉申饬祈雨不虔诚的官员,“自五月初一日起仍斋戒祈雨……部院诸臣但知营求财贿,在家安逸而已,求雨之处未必亲到,命嵩祝抄发京师,乃并不直书申饬了……着嵩祝即驰驿前往京城,问用不胜忻幸之语者,为谁祈雨不到,细阅其祈雨之法……严查题参,若仍徇情面一经觉察,必将嵩祝并诛之”。如此严厉,可见其重视程度。

(二)清世宗的祈雨活动及其思想

清世宗时情况又与清圣祖不一样,据清实录记载,清世宗在位十三年,只在雍正三年提到过两次祈雨,均为答复直隶总督李维钧奏请祈雨有关问题。清世宗对于祈雨的看法同清圣祖大相径庭,清世宗认为“细阅其祈雨之法,朕意似此皆可不必,盖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大凡地方水旱,沴不虚生,或朕朝政阙遗,或尔等封疆大吏治理纰缪,或小民习尚浇漓之之所致,消弭之道当应之以实,不应之以文,惟返躬修省克己改过”。清世宗认为水旱等自然灾害是皇帝或者地方官员获罪于天的表现,应该改正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因此比祈雨更重要的是自己管理好朝政,各地官员也要勤勤恳恳,这样比祈雨有效得多。同时清世宗认为“朕即位以来,凡有祈祷,从未命僧道之流设坛作法,朕严恭寅畏,敬天之心无时敢懈,至于鬼神之道,体物不遗苐,宜敬而远之,固不可轻忽,亦不可溺信而涉于谄渎”。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清圣祖对于祈雨异常重视,但清世宗并未继承清圣祖对于祈雨的做法,反而对祈雨一概而过的原因。

清世宗以各地灾异认定官员人事处理是否得当,以灾异之象作为惩戒或激励官员的参照标准。世宗言明,如果官吏能全力为“国”、真心爱民,所履之地必有“泽事”奏报。反之,若灾异频现,必定是“用人不得其当”而报应到身[5]。虽然清世宗对于亲去祈雨一事并不热衷,但清世宗在朝时积极宣扬吏治是否清明与灾害是否发生其中有着必然的联系,如若发生灾害,那当地官员就需要反省自身,这种将灾情与吏治挂钩的思想不仅保障了受灾地区的民生,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清高宗的祈雨活动及其特点

1.清高宗祈雨概述

到了清高宗,祈雨情况同清世宗截然不同,反而同清圣祖情况有些类似。据清实录记载,清高宗在朝时提到祈雨次数达六十余次,清仁宗朝记载太上皇祈雨次数为二十余次,共计八十余次,其中清高宗在朝期间亲去祈雨次数为三十五次,太上皇期间亲去祈雨次数为十三次。在清朝皇帝中,清高宗是祈雨次数最多、亲去祈雨最为频繁的一位皇帝。在这里列举乾隆七年及乾隆五十五年的祈雨情况。

(1)乾隆七年亲去祈雨

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庚申,清高宗谕“入春以来,虽得微雪,而雨泽未沛……朕谓当此旱势将成未成之际,我君臣正当早作夜思力图补救……”但清高宗认为九卿“近来九卿大臣,朕实灼见其无作奸犯科之人,亦未闻有作奸犯科之事……朕亦非因天时稍旱而以此责诸臣也”。清高宗认为“怀安即是危机,狃治即为乱本”,所以广开言路,希望可以改善吏治。到了三月乙亥,“数月以来,雨泽稀少”,清高宗谕“从前因天时亢旱,曾降旨清理邢狱……着都察院大理寺悉心详妥议,奏至于直隶山东江南三省,目下雨晹不均亦著照此例行”。三月戊子清高宗决定亲去祈雨,“上诣黑龙潭祈雨。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三月己丑,清高宗览直隶总督高斌奏祈雨言“朕所忧者,不在目前,看此光景,恐雨泽为期正远耳”,直隶总督又奏得雨日期,清高宗言“览奏稍慰朕怀,然京师一带,尚未得有沾足雨泽,殊切廑望也”,此次清高宗亲去祈雨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乾隆五十五年亲去祈雨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月乙亥,清圣祖言“今春雨泽虽少……春雨虽稀……但晴霁日久……虽未言明缺雨……已派乾清门侍卫庆成前往济南府省城虔诚祈祷,以祈速沛甘霖……”到了夏四月辛亥,地方官员上报各地降雨情况,清高祖言“山东直隶一带望雨甚殷,问有得雨一二寸至三四寸者而于麦田尚未深透,各属报得雨亦不过二寸至四寸……若此时遽因缺雨恐致歉收……今据奏各属得雨俱属稀少,望雨情形已可概见……现在各属粮价均属平减……即查明现在却雨情形,麦收是否歉薄”。三月庚申清高宗又言“本日朕驻跸南苑,自子刻至辰刻,大雨倾注,兼有雷电,颇为深透……京师同时得雨,不过寸余……河南山东地方必已得有透雨……涿州亦同时得有透雨”,后又言“京城内外及圆明园一带得雨是否深透,究有几寸之处,迅速查明具奏至黑龙潭,觉生寺设坛祷雨,阿哥等轮往齐宿拈香”。四月丙寅,清高宗决定亲去黑龙潭祈雨“上亲诣黑龙潭祈雨”。到了丁卯,虽有降雨,但并不多,“保定天津等府州属俱于十三日得雨三四寸至五六寸……保定迤南等处得雨并未深透”。在这种情况下,清高宗又去玉泉山和觉生寺祈雨,“壬申,上诣玉泉山龙王庙祈雨”“甲戍,上诣觉生寺祈雨,诣大高殿堂行礼”。

2.清高宗祈雨活动的特点

清高宗早期对于祈雨的态度同清圣祖类似,即密切关注干旱情况,出现干旱后及时命礼部祈雨,若不下雨则会通过清查牢狱案件、减少冤情来达到降雨的目的,若还没有下雨,清高宗则会反思自己,认为不下雨是因为自己德行有失、政事不勤导致的,同时会亲去祈雨。到了清高宗晚年,清高宗对于祈雨的态度有了变化,清高宗不再执着于不降雨的原因,而是密切关注各地降雨情况,若某地可能干旱,则积极做好应对措施,虽然也会命阿哥或亲去祈雨,但是不再执着于祈雨是否会降雨,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了灾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同时,清圣祖对于对祈雨的要求是严格的。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因八阿哥出城未祈雨,从清高宗处罚八阿哥及其师傅、谙达就可见一斑,“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因近日派诸皇子诣黑龙潭分班祈雨,八阿哥与十一阿哥同班,适伊二人下班之期,朕遣人唤至传旨询及雨坛事,惟十一阿哥对答,始知八阿哥之私自入城……今已将八阿哥及师傅谙达分别示儆,并为明切诫谕令录一通实贴尚书房……”

清高宗对于祈雨的地点也是较为固定的,清高宗亲去祈雨时大多选择黑龙潭祈雨,只偶尔前往龙王庙或觉生寺祈雨,太上皇时期也曾去广润灵雨寺祈雨,但大多数时候清高宗祈雨的地点还是以黑龙潭为主。除此以外,清高宗还开创了皇帝亲去祈雪的先例,在清高宗太上皇时期,曾两次亲去祈雪,嘉庆元年丙辰春正月癸未,太上皇帝诣第一泉龙神祠祈雪。辛卯,太上皇帝诣玉泉山龙神祠祈雪。

二、三位皇帝面对祈雨时不同做法及其原因

清圣宗对于祈雨无疑是重视的,在康熙朝前期,清圣宗的统治并未完全稳固,“三藩起兵后,迅速席卷各地,先后占领六省,烽火遍及十三省……清王朝腹背受敌,已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6]309内忧外患严重,清圣宗急需巩固统治,获取民心,而农作物的收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清朝统治是否稳定,降雨量在农作物的收成中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由此决定了清圣祖一定会关心降雨的状况。而清圣祖对于祈雨也并不是做做样子,展示自己作为“天子”的形象,而是真正出于对农作物收成的担忧以及维护统治的需要,所以五次亲去天坛祈雨。虽然在康熙二十六年后,清圣祖对于亲去祈雨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但清圣祖对于祈雨依旧是“虔诚”的,“朕于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三昼夜日惟淡食,不御盐酱至第四日”。虽然不再亲去祈雨,但清圣祖依旧对祈雨极为重视。同时,清圣祖祈雨后,若降雨则会被记载,有时会反复提及,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清圣祖对于祈雨的重视,一方面原因是担心收成不好,百姓灾荒流离失所,但根本原因则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

清世宗的祈雨活动在三位皇帝中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对于祈雨,清世宗不仅在清圣祖和清高宗中显得格格不入,在众多清朝统治者中,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其一是在清世宗朝,在清圣祖励精图治几十年的治理下,清朝的统治已经稳固,鲜有战乱,朝廷有能力去处理和应对大型干旱引发的旱灾、粮食歉收等情况。其二是清世宗在朝时的统治重点主要是吏治方面的改革,“从他在位期间留下的三万五千余件朱批奏折,以及奏折上朱批的内容,可知其勤奋国事之大概。即位之初,于一日内连发十一道分别训诫各类官员的上谕”[7]。据统计清世宗在位期间批阅的奏折,平均到年份,高于清圣祖和清高宗甚多。“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谕旨批答,皆非臣下所能代,曲折尽意,皆出亲裁。”[8]204-205清世宗在位期间,除圆明园外,出皇宫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也由此可知,清世宗忙碌到没有时间亲自去祈雨是有可能的。其三是清世宗对于祈雨的观念,他将灾情与吏治挂钩,认为自己和官员只要励精图治,就不会引来上天的责罚,导致干旱、旱灾的产生。这种将灾情与吏治挂钩的思想,一定程度影响了官员,也促进了勤政爱民思想的发展。

从祈雨的次数上来说,清高宗无疑是三位皇帝中祈雨最频繁的统治者。在清高宗统治前期,清高宗认为降雨与否,祈雨是关键,所以他会像他的祖父清圣祖一样,减少冤情、反思自己、亲去祈雨。但是后期这种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清高宗将重点逐步转变到如果真的发生旱灾应该如何应对上,这一点体现在每到三月、四月,清高宗就格外关注降雨情况,如果哪个地方降雨较少,清高宗就会警惕此地的粮价及农作物的收成,并同官员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后期的清高宗对于祈雨更多的是一种皇权的展示及惯例,亲去祈雨是一种对于民众的安抚。在清高宗统治时期下的清朝可以说是政权稳固、疆域辽阔,统治稳固的程度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后期清高宗亲去祈雨更多程度上是一种基于固定惯例的安抚民众。

三、总结

在当下,祈雨被看作是一种迷信,但是在当时的清朝,三位皇帝对于祈雨各有自己的看法及理解。清圣祖认为祈雨是有效的,亲去祈雨是虔诚的表现,自己越虔诚,降雨的概率就越大,降雨是他虔诚的体现,祈雨也是他维护统治必不可少的活动。清世宗将灾情与吏治挂钩,他认为事在人为,与其去祈雨,不如提高自己和官员的治理能力,即使真的出现了旱灾,也有应对的能力。清高宗由一开始重视祈雨这个活动,到后来的关注降雨以及农作物的情况,积极制定措施,不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行动,而是放在实际上,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这三种祈雨态度各有其特点,清圣祖通过祈雨稳固了自己的统治,祈雨成功也能使粮食不再短缺,减少了社会的动荡;清世宗通过事在人为,提升了官员的治理能力,促进了政治体制的成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而清高宗则通过关注民生,积极应对灾情,加深了百姓对皇权的认同以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这三种态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维护皇权的稳定,并没有高下之分。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撰.简体字本二十四史: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姜荣升.康雍乾时期水灾防治技术及其体系化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3]张天周.论康熙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治理[J].中州学刊,1991(03):115-118+71.

[4]李光伟.康熙天坛祈雨的历史书写与史实考析——兼论康熙雍正灾异观念演变及其影响[J].清史研究,2022(01):1-20.

[5]李喜霞.灾异与吏治——以清世宗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4):43-48.

[6]刘凤云.清代三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史松.雍正研究论纲[J].清史研究,1993(02):68-78.

[8]孟森.清史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许兮菡(2000-),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东铁路、哈尔滨特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