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乾之际,豫剧成为河南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经历民国时期的发展演变,当代的豫剧已走出河南,走入全国观众的视野,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
在中国戏曲的漫漫长河中,相比于“戏曲活化石”梨园戏、“百戏之师”昆曲等剧种,豫剧的发展历史并不算长。它汲取昆曲、京剧、秦腔和越剧等艺术的长处,展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豫剧流行于全国多个省份,在河南、河北、山东,乃至西藏、新疆等地均有其演出团体,深受大众欢迎。
豫剧兴起的历史积淀
豫剧,旧称“河南梆戏”。“豫剧”一词最早见于1924年王培义发表在《京报副刊·戏剧周刊》上的《豫剧通论》一文,文中的豫剧涵盖范围较大,是指流布在河南境内的各类剧种。1937年,邹少和在《豫剧考略》中把河南梆戏明确指称为“豫剧”,自此豫剧专指河南梆戏。
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中心,戏曲艺术蓬勃发展,豫剧是其中重要的剧种。豫剧的起源可追溯至尧舜时期的“河南讴”,盛行于北宋的汴京杂剧是其不祧之祖。宋金元时期,汴京杂剧由乐府艺人和民间戏班在黄河沿岸的中原地区传播,促成了北曲杂剧的成熟和繁盛。进入明代以后,由金元北曲(弦索)衍生而来的汴梁腔逐渐演化成土梆戏,在开封周边地区演唱传播,“各庙会场,搭台演戏,建醮、修斋,大街小巷,按时不断”。现存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碑记》碑文中有“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字样,大梆戏、大弦戏皆为早期河南梆戏分支。
清乾隆时期《杞县志》卷八《风土志·风俗》记载:“愚夫愚妇,多好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乾隆四十年(1775年)左右问世的李绿园章回小说《歧路灯》,曾提到“梆锣卷”和“茅拔茹一班臭卷戏”两个戏班在省城演戏,与其同时上演的声腔有苏昆腔、陇西梆子腔、嗨子戏、朗头腔等多种。徐珂《清稗类钞》称:“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
另据《重修明皇宫碑记》所述,位于开封朱仙镇的明皇宫在道光年间因黄河决口被毁,同治年间,“经首事张胖、住持真全同心协力,赴各省州县以及外省,负簿募化,各班捐纳资财,重复建修宫殿庙宇”,在碑记列出的捐资重修明皇宫的73家戏班中,公盛班、义成班、公兴班、公议班、全盛班等皆为梆戏班社。冼玉清据广州发现的“外江梨园会馆”的一篇碑记,推定一个叫“豫鸣班”的戏班应为河南梆子戏班,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前后在广州演戏。据此推测,河南梆戏及其班社的兴起应当在清代康乾之际。
民国时期的豫剧发展
1912年,本流行于荒村鄙邑的豫剧得到官府允许,进入城市戏园。经历1927年至1929年的戏剧改革,豫剧在三个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在固定演出场所建立以演豫剧为主的戏院。开封的永乐、国民、永安和同乐是四家主演豫剧的戏院,“义成”“公义”“天兴”三大戏班入戏院演出,演员阵容整齐,观众群体稳定,这为豫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戏剧改良机构的设立使豫剧剧本质量和艺人技艺水平得到提升,在总体上提高了豫剧的艺术水准。最后,男女平等观念的推广促使豫剧第一代坤角登上舞台,改变了男演员垄断舞台的局面。例如在四大戏院演出的马双枝、王润枝、陈素真、司凤英以及随豫西调太乙班来汴演出的常香玉等,成为豫剧舞台上的第一代女演员。豫剧的行当设置也由“外八角”(四生、四花脸)变为生、旦并行。
如果说进入城市是豫剧由边缘走向中心的契机,那么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知识分子与豫剧艺人的深度合作,可以视为豫剧艺术发展的有力保障。一些受到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与戏曲艺人联手,探索豫剧要如何发展,樊粹庭与陈素真、王镇南与常香玉这两对组合是豫剧探索的重要代表。例如,1934年樊粹庭改建豫声剧院,建构现代戏剧的创作体制,其艺术核心是实现剧场、演员、剧本等诸要素的协同发展。
知识分子与戏曲艺人的深度合作,对豫剧艺术的发展主要贡献在四个方面:第一,建造现代化剧场,推动现代豫剧的建构。当时的豫声剧院基本是按照西方现代镜框式舞台创设的,相比于豫剧发展史上的乡村庙台或戏院而言,观众在观演审美体验上达到新的高度。第二,豫剧演出阵容完整,名角涌现,树立经典剧目。此时,豫剧的外八角戏、内八角戏竞相争胜,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赵义庭、李斯忠、唐喜成等艺术大师均走上舞台,打造经典剧目,锤炼流派特色。第三,扭转豫剧剧本文学落后的局面。樊粹庭、王镇南编创多部剧作,题材多样,涉及婚姻、社会、历史等主题。这些代表性剧目的编排上演,结束了豫剧无编剧署名的历史,也是知识分子“因人设戏”的艺术观念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独依靠演员才艺支撑舞台的局面。第四,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1937年2月,中州戏曲研究社成立,一年后该社在开封演出《打土地》,这是豫剧史上第一部编演信息完整的原创现代戏,剧目主题扣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百姓的疾苦生活,控诉日军残忍无道的侵略行径。
豫剧在河南各地流布,冯纪汉根据地域不同,将豫剧划分为祥符调、高调、豫东调、豫西调和沙河调五个地域流派。其中,豫东调与豫西调的差别较大:豫东调在演唱中多用假嗓,声音高亢激越,明快绚丽;豫西调在演唱中多用真嗓,声音粗犷浑厚,多含悲腔。民国时期的豫剧艺术在声腔发展上,难能可贵之处是以常香玉为代表的一批戏曲艺人,从剧情内容出发努力打破豫剧声腔流派的壁垒,在音乐革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当代豫剧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同时也为戏曲艺术,特别是豫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果说民国时期的豫剧发展让其从乡村走向城市,成为河南本土的代表剧种,那么当代的豫剧发展则让其走出河南,走入全国观众的视野,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
“改人、改戏、改制”对豫剧艺术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1956年由文化部批准成立的河南豫剧院,作为省级豫剧表演院团,对豫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当代豫剧一方面承继传统剧目的精华,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另一方面创作一批新的剧目,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均受到重视。这样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态势:守护豫剧流派的艺术精华,探索现代戏的艺术范式。豫剧各个流派均打造出代表其艺术特色的经典剧目,各个流派也培养了一代代艺术传人,不断打磨经典剧目,将其传承下去,传播开来,例如陈(素真)派剧目《洛阳桥》《宇宙锋》等,常(香玉)派剧目《花木兰》《拷红》等,马(金凤)派剧目《穆桂英挂帅》《花打朝》等,牛(得草)派剧目《七品芝麻官》等。
除了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豫剧艺术的另一重心是现代戏创作的探索。河南豫剧院三团作为全国现代戏创作的“八面红旗”之一,一直坚持豫剧现代戏的创排。三团的探索,为豫剧艺术带来四个方面的发展:第一,寻找到政治与艺术关系的平衡点,让一部戏曲既能满足特定时代的政治要求,又能深入人心,获得较高的艺术水准。第二,表导演方法的变化,即选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导演理论指导剧目排演,引导演员运用“体验”的方法创造角色,并在长期创排实践中形成三团的“体验派”艺术风格。第三,音乐唱腔的革新。豫剧存在的唱腔问题是男演员用假声演唱,很难听,而放弃假声用真声,多数人会唱不上去。三团的音乐组专家与演员经过长期磨合学习,找到了男声唱腔最为合适的降B调。第四,伴奏乐器的丰富。对西方交响音乐的使用并不是肇始于京剧样板戏,早在1955年,三团已经开始现代音乐设计以及相关配器的实验。当然,西方乐器并不是创作现代戏曲的圭臬,一个中西管弦乐队也不是一部现代戏叫好叫座的保证。戏曲,以曲为本位,古典戏曲已经为后世总结下宝贵的经验:戏曲音乐伴随时代的变化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是较快的,创作者不能墨守成规,以为守着不动即为传承的思想是对传统文化承继的狭隘理解。三团的现代戏为什么要加入西方乐器?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点是,创作者已经发现单靠民族器乐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音乐叙事。
兴起于清代康乾之际的豫剧,历史积淀深厚,经历多次变革与创新,特别是当代豫剧发展的探索,豫剧这一古老剧种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王璐瑶, 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