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焕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和设计的教学过程。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通常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因此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聚焦学习主题,围绕着大任务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是实现诗歌大单元教学的有效途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学评一致”带来了理念的变革,以“教学评一致”为前提,开展初中诗歌大单元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能够解决课程的基本问题。
一、“教学评一致”的概述
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还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教学评一体化”之所以得到教育界的高度认可,是因为它要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堂的评相一致。“一致”体现在教、学、评的目标相同,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课堂的“评”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教学评一致”具有强烈的研究意义,课堂教学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会什么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进教的方式,还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给予恰当的评价指导,因而必须强调“教学评一致”的统领地位,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以此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将“教学评一致”理念融入教学实践,革新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用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应当深刻理解“教学评一致”的内涵,进行细致的、深入的研究,有效整合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有效解决现阶段课堂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推动教学改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二、基于“教学评一致”的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大单元教学以单元教材为线索,教师要先梳理单元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厘清教学思路,然后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规划与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下,课时一般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而大单元教学更加突出专项训练的特征,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帮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内容,深化理解和认识。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思路清晰、方向确定地学习,进而强化语文基础,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效率。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初期,大单元教学能使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准确把握学习方向。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提前预习,大致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此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计划性,合理规划学习路线,找到课堂学习的侧重点,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可以独立完成各项课堂学习任务,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三)建构完整知识体系
“教学评一致”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在保证学习内容和课程评价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情况下,从单篇教学走向整体教学,统整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从单元教材出发,凝练“大概念”,并始终以某个将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起来且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主题或者问题为统领,引导学生解构主题或者问题,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与此同时,通过单元学习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真正将知识内容弄懂吃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见,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搭建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掌握其原理和本质。
三、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统领地位,准确把握大单元教学的方向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伴随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思路和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阶段,教师要遵循学生本位教育,构建高效的课程教学体系,推动课程统整与发展,为学生日后学习和个体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大单元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评一致”的关键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诗歌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指南,更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的前提保障,“教学评一致”的灵魂是清晰的目标,建立以目标为统领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始终保持优秀的课程素养,根据教学内容明确目标,使大单元教学有序可遵、有规可守。
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全方位梳理。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线索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以单元教材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工作的规划和设计。人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前面都给出了导语,这些导语与单元教材内容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读懂导语便可以更好地把握单元教材。大单元教学并非将单元教材中的单篇文章进行简单叠加,而是探寻不同单元、不同篇章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依据凝练大概念。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在梳理单元教材的时候对单篇课文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教师要深入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维度分别确立目标。人教版(2019)语文教材比之前的教材更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课时内容之间有着明显的共性,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教师要将不同课时的内容进行对比,精选一个合适的单元主题。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为例。导语部分写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从课文标题和内容中也能窥探到单元主题与自然有着密切联系,《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等都是描写景物的诗歌,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诗歌内容整体特征为依据,分别确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上述诗歌的表达方式类似,都是通过刻画景物抒发内心情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教师可以开展“领会诗歌意境,走近诗人内心世界”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一起欣赏和品鉴诗歌,深入分析诗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或者表达的思想、观点、态度等。
新课标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因此,教师可以确立如下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通过阅读、欣赏、分析、联想等方式提升阅读品质;捕捉诗歌的整体意境,领略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和节奏美,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和认识诗文化,积累文化知识,丰富内在涵养。这样一来,学生便会通过大单元学习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二)凝练教材中的大概念,精选大单元教学的主题
大概念引领下的单元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方式的必要性,大概念是单元教学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落实单元教学,教师就必须探寻课程学习中心位置的概念,即在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学科大概念通俗来讲,就是指隐藏在学科知识背后的反映学科本质、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思想或观点,凝练单元教材中的大概念,并将其作为解构和重塑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将分散的课程内容、学科知识以大概念的形式联结成系统性、结构化的整体。
以人教版(2019)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为例。在学习古代诗歌五首中的《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的时候,学生不仅要理解诗句含义,还要学会欣赏和品鉴诗歌,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抽象概念、原理相结合,无论学习哪首诗歌,都能归纳总结一般性的规律,实现整体性学习。
“教学评一致”背景下,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的开展要基于明确的主题,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学习主题的确定要以大概念为基础,深入研究教学的三个维度:知道、理解、会做,并将研究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确定基于诗歌大单元教学的主题。第五单元的诗歌有着很大的共性,作者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学生要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积累语言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阅读诗歌,分析不同作品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情境为重要手段,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借助情境创设真实的场景,带给学生强烈的画面感,使其更有代入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整体氛围,深刻体会到作者想抒发的情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评一致”背景下,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空间,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点拨,将情境教学贯穿于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将单元教材中的诗歌作品以视频欣赏、图片欣赏等多样化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自行理解、深入分析,对诗歌内容进行全面解读。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了获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单元教材中的诗歌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以人教版(2019)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在讲解第六单元《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等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展示枪林弹雨、兵戎相见的场景,让学生代入作者的视角,对动荡的局势、频繁的战事有更进一步的体会,进而理解诗人渴望天下太平、渴望社会安稳的迫切心境。
(四)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任务具有驱动作用,教师可以依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性,并以任务引领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相互帮助,有效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以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第六单元《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都是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如下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搜集学习资料,了解和认识作者的生平经历,赏析诗歌之后组织诗朗诵活动,使学生通过吟唱诗歌深刻感受诗歌的整体基调,或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诗歌学习的热情。小组合作学习是任务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便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互动,经历各种各样的思维活动,在任务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分析并有效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应通过单篇课文的学习推进整个单元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单篇课文之间的关系,通过自主探究,经历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强化关键能力,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革新了育人方式,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在“教学评一致”理念的指导下,大单元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统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教师必须正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探寻初中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有效达成“教学评一致”性,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欣赏和品鉴诗歌,不断提升其理解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进一步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