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2024-06-16 19:51阿什日轨张荣萍周宁宁冯婷煜周林马鹏阿尔力色廖雪环张坷塬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分蘖产量

阿什日轨 张荣萍 周宁宁 冯婷煜 周林 马鹏 阿尔力色 廖雪环 张坷塬

摘要:为研究硅钙钾镁肥及栽培密度对杂交稻分蘖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等的影响,以‘晶两优534为供试品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不施硅钙钾镁肥和增施硅钙钾镁肥(G)2个肥料处理,副区设置19.3万(M1)、16.0万(M2)、13.0万(M3)和10.04万株·hm-2(M4)共4个移栽密度。通过连续2年田间定位试验,调查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分蘖动态及成穗结构,分析增施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钙钾镁肥和移栽密度共同影响水稻产量。在相同施氮量和硅钙钾镁肥下,移栽密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和分蘖数,增加水稻产量,M2处理下有效穗数较M1、M3和M4处理2年平均提高5.83%、13.69%和12.50%;相同密度下增施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增施硅钙钾镁肥较不施硅钙钾镁肥2年平均增产8.30%~12.56%。综合硅钙钾镁肥和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纯氮量150 kg·hm-2时增施硅钙钾镁肥300 kg·hm-2、移栽密度16.0×104株·hm-2时,‘晶两优534干物质生产量最大,产量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四川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硅钙钾镁肥;移栽密度;分蘖;产量

doi:10.13304/j.nykjdb.2022.0681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864(2024)03‐0155‐09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近10年来中国水稻产量增速,人口增长和耕地短缺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压力[1],为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单产一直是杂交稻育种和栽培的重要话题[2]。水稻是四川盆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3]。目前,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过程大多以人工移栽为主,机械化普及率不高,水稻种植季劳动力缺乏,一些农民为了减少劳动力投入,将水稻进行极大间距移栽,认为可以通过施用更多的氮肥来弥补因种植密度低而导致的单位面积分蘖数的减少[4]。移栽密度是影响水稻分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增加种植密度会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有效穗数。田广丽等[5]认为,低栽培密度下个体生长优于高栽培密度;但对于群体而言,高栽培密度(32.5 万穴·hm-2)下更利于高产水稻群体的建立。为有效实现高产,Zhou等[6]推荐大、中穗型杂交稻分别采用移栽密度13.1万穴·hm-2搭配施纯氮220 kg·hm-2、移栽密度22.0万穴·hm-2搭配施纯氮195.6 kg·hm-2的种植组合。

硅钙钾镁肥是含硅、钙、钾、镁元素的弱碱性肥料,可显著改良酸性土壤。冀建华等[7]对南方水稻土壤进行连续4年的硅钙钾镁肥田间定位试验表明,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土壤pH。硅钙钾镁肥施入后对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和盐基离子含量影响显著,韩科峰等[8]研究发现,硅钙钾镁肥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四川平原地区水稻生产中,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硅钙钾镁肥的施用量以600 kg·hm-2 综合效果最好[9]。

已有研究多以移栽密度搭配不同施氮水平,以期消除移栽密度的减小对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4,10],但对不同密度下增施硅钙钾镁肥影响水稻产量的研究却较少。本试验通过研究增施硅钙钾镁肥及不同栽培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杂交稻分蘖特性、物质积累和产量等的综合影响,以确定降低移栽密度对单位土地面积分蘖数和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是否可以通过施用硅钙钾镁肥来抵消,旨在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0—2021年在西南科技大学农园试验田(31°34′N、104°42′E)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紫色壤土,移栽前0—20 cm土壤主要理化参数为: 全氮1.6 g·kg-1,有机质21.7 g·kg-1, 有效磷15.6 mg·kg-1, 速效钾140.42 mg·kg-1,pH 7.05。试验期间气象数据由绵阳市气象局提供,2020—2021年水稻移栽后温度变化基本一致,2021年降水量明显低于2020年(图1)。试验材料为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晶两优534。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2个肥料处理:不施硅钙钾镁肥和增施硅钙钾镁肥(G);副区设置4种移栽密度:19.3万(株行距14.2 cm×37 cm,M1)、16.0万(株行距16.9 cm×37 cm,M2)、13.0 万( 株行距20.8 cm×37 cm,M3)、10.0 万株·hm-2 (株行距27 cm×37 cm,M4)。不施硅钙钾镁肥处理下不同密度处理直接标记为M1、M2、M3、M4,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下则依次标记为GM1、GM2、GM3、GM4。

2020年4月20日播种,5月16日移栽,8月7日齐穗,9月15日成熟;2021年4月25日播种,5月21日移栽,8月9号齐穗,9月14日成熟。每穴1苗,每小区面积为10.42 m2,3次重复,小区间筑宽40 cm、高30 cm 的泥埂,并用黑色厚型塑料薄膜覆盖,每小区间实现单独排灌水。肥料施用水稻专用缓释肥复合肥(N∶P2O5∶K2O=25∶7∶8),施用量按当地常规施纯氮量为150 kg·hm-2,氮肥运筹为底肥∶蘖肥∶穗肥=4∶3∶3。硅钙钾镁肥(Si≥9%、Ca≥20%、K2O≥3%、Mg≥2%)施用量按300 kg·hm-2计算,并在移栽前1 d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3.1 生育时期和生育进程记载 准确记载播种、移栽、分蘖盛期、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当每个小区中50% 的植株第1节间伸长2 cm 左右为拔节期,80%的植株穗顶伸出叶鞘为齐穗期,每穗90% 籽粒黄熟且稻穗基部弱势粒坚硬为成熟期[11]。

1.3.2 分蘖动态 2020年于移栽后18 d开始至抽穗期每隔7 d调查分蘖数,2021年从移栽后7 d开始调查,并记录最终有效分蘖数,根据公式(1)计算茎蘖成穗率。

1.3.3 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 分别于拔节期、齐穗期、成熟期根据平均茎蘖数,每小区取6穴代表性植株,剪下所有叶片,用直尺测量水稻叶片的长、宽,根据公式(2)计算叶面积指数。茎鞘、叶、穗分别在105 ℃杀青30 min后,80 ℃烘干至恒重,称量,计算地上部干物质量。

1.3.4 成穗结构 为优化试验设计,在2020年的试验基础上,2021 年调查了水稻成熟期成穗结构,按平均有效穗数每小区取5穴代表性植株,调查水稻植株的主茎数、一次分蘖数、二次分蘖数、三次分蘖数等农艺性状。

1.3.5 考种 水稻成熟时,每小区调查60穴,按平均有效穗数取15株进行考种,调查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并计算理论产量,公式如下。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用Origin 2018进行图表绘制,使用DPS 9.50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1可知,相同密度下增施硅钙钾镁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随着移栽密度的减小,水稻产量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年际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故以下主要采用2年数值进行分析。

2020 年不同密度处理下水稻产量表现为M2>M1>M3>M4,2021年表现为M2>M1>M4>M3,2年试验中M2处理下水稻产量均最高。相同密度处理下,相比不施硅钙钾镁肥,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平均增产8.30%~12.56%,差异显著。有效穗数方面,施用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对水稻有效穗数的形成影响显著。除2020年GM1~GM4处理有效穗数随移栽密度的减小而减少外,其余处理下,有效穗数随移栽密度的减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M2处理有效穗数较M1、M3和M4处理2年平均提高5.83%、13.69%和12.50%;GM2处理有效穗数较GM1、GM3和GM4处理2年平均提高2.31%、12.71%和13.67%。每穗总粒数方面,2020年不同移栽密度间水稻的每穗总粒数随密度的减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 增施硅钙钾镁肥使水稻每穗总粒数下降。2021年,增施硅钙钾镁肥对水稻每穗总粒数影响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年际间每穗总粒数差异显著。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对水稻的结实率影响不显著,但不同密度处理对结实率影响显著。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对水稻的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不同密度处理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2020年不同密度和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互作效应较强,达极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在M2密度下,不施与增施硅钙钾镁肥的产量均为最高,增施硅钙钾镁肥能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2.2 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处理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由表2可知,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叶片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不施肥处理对水稻各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2年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不同密度处理与施硅钙钾镁肥的交互作用来看,硅钙钾镁肥和不同密度处理对各时期茎和穗部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

在拔节期,2种处理下年际间以2021年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M2和GM2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干物质积累,M2较M1、M3、M4处理高9.34%、14.82%、13.08%,GM2 较GM1、GM3、GM4处理高38.35%、13.28%、34.31%。M2和GM2显著提高了水稻齐穗期干物质积累,M2 较M1、M3、M4 处理高21.44%、35.97%、12.23%,GM2 较GM1、GM3、GM4处理高10.77%、32.79%、29.05%。除M4处理外,M2和GM2处理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M2较M1、M3、M4处理提高18.33%、25.46%、0.37%,GM2 较GM1、GM3、GM4处理提高17.95%、51.56%、25.79%。上述结果表明,M2和GM2处理更有利于水稻植株群体干物质的积累,相对而言,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对叶片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大。

2.3 茎蘖动态分析

2种处理下,水稻单穴分蘖随生育进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2)。水稻单穴分蘖能力与移栽密度表现为负相关关系,随移栽密度的减小单穴分蘖能力逐渐增强,2年的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因而群体分蘖主要采用20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水稻群体单位面积分蘖数随密度的减小呈下降趋势。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显著增强了水稻的分蘖能力,在移栽后32~35 d,相同密度下,2种处理水稻的分蘖速率相当,此后的12~17 d,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稻单穴分蘖数迅速上升,并超过不施肥处理。在2年的试验中,不同处理下水稻在移栽后44和50 d左右达到最高分蘖,此后开始下降。除GM4处理外,其他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下降速率较为平缓。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分蘖成穗率提高1.13%~12.68%。

2.4 成穗结构及叶面积指数分析

为进一步探明增施硅钙钾镁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因素,第2年试验增加了对其成穗结构的调查(图3)。随移栽密度的减小,水稻的一次分蘖数逐渐增加,二次分蘖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M4处理下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数最多。不施肥处理下,水稻一、二次分蘖数分别为7.0~13.6和3.6~5.4个。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下,‘晶两优534的一、二次分蘖数分别为10.0~15.8和1.6~5.4个,较不施肥处理一次分蘖数增加16.18%~42.86%,差异极显著;M1、M2密度条件下二次分蘖数表现出下降趋势。主茎穗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减小而下降,一次分蘖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减小而上升。不施肥处理下,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随密度的减小而下降,一次分蘖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变幅为62.99%~75.69%,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变幅为18.20%~25.80%。较不施肥处理,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下主茎穗对产量的贡献率影响不明显,一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为74.26%~78.44%,较不施肥处理增加2.75%~11.27%,二次分蘖对产量的贡献率较不施肥处理减少2.57%~10.44%。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移栽密度的减小显著增加水稻的一次分蘖数,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显著增加水稻一次分蘖数,一次分蘖对产量贡献率最大。

2种处理对水稻拔节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除了M3处理在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显著外,其余处理均无显著影响,2个处理拔节期叶面积指数均在第3个密度下达到最大值。齐穗时,M1、M2处理差异不显著,M3、M4处理叶面积指数显著下降。除GM3外,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齐穗期叶面积指数,GM2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59,P<0.01)。

3 讨论

3.1 硅钙钾镁肥和不同密度处理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水稻产量的形成除了与自身的遗传因素相关外,还与环境和栽培措施等密切相关[12]。合理的移栽密度是建立水稻高产群体的重要因素之一[13]。在常规移栽方式下,16.65万~21.45万株·hm-2密度范围下水稻产量最高[14]。龙旭等[15]研究表明,强化栽培模式下高产水稻适宜栽培密度为9.0万~13.5万株·hm-2。本研究中,随着水稻移栽密度的减小,水稻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水稻移栽密度为16万株·hm-2时,2种处理下的产量最高。连续2年的试验中M3和M4处理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在常规施氮处理中2个移栽密度下水稻的氮肥利用率相似。M2和GM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时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是获得高产的关键[16]。合理的移栽密度有利于作物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利用[17],秦俭等[18]研究发现,提高移栽密度能够显著提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合理的移栽密度还有利于优化水稻群体质量,提高有效穗数[19]。通过对比M1、M2、M3、M4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在较高(M2)的移栽密度下水稻有效穗数显著提高,这与刘红江等[20]研究结论相似。在同一处理下,2021年水稻具有较低的千粒重,但由于更高的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2021年水稻产量显著高于2020年。2020年较低的结实率跟水稻灌浆时遭遇阴雨寡照天气有关。

硅钙钾镁肥属于弱碱性肥料,施用一定量的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耕层的交换性Ca2+、Mg2+和K+含量,有效改良了稻田(0—30 cm)土壤酸性[7],对提高作物氮素利用具有重要意义[21]。在本研究中,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以GM2处理的理论产量最高。增施硅钙钾镁肥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尤其是叶片干物质。增施含硅肥料能够提高土壤供硅能力,增加水稻对硅的吸收,促进水稻生长发育[22]。研究表明,增施硅钙钾镁肥可增大土壤中有效态钙、钾等,使作物可吸收的矿质元素显著增加[23]。此外,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这可能与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提高了土壤养分有关。Mg2+对叶绿素合成有促进作用,使水稻生育后期光合效率得到提升。增施硅钙钾镁肥能够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促进源的发育,而水稻花后有效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说明水稻灌浆期充足的养分供给是GM2处理获得显著高产的关键因素[6]。同比相同移栽密度2种处理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发现第1年增施硅钙钾镁肥显著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显著减少;第2年增施硅钙钾镁肥显著增加有效穗数,但对每穗总粒数影响较小,这与叶建海等[24]研究结果相似。

3.2 增施硅钙钾镁肥和不同密度处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移栽密度是影响水稻分蘖发生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提高移栽密度会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分蘖数[4]。田广丽等[5]研究表明,在相同氮水平上,低移栽密度更有利于水稻个体生长,但高移栽密度更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建立。在本研究中,随着移栽密度的减小,尽管在低移栽密度下单株最大分蘖数显著增加,但这种增加不足以弥补水稻密度的降低。通过对水稻成穗结构分析发现,水稻一次分蘖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最大,而移栽密度的减小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的一次分蘖,增施硅钙钾镁肥处理同样显著增加水稻一次分蘖。在低移栽密度下,水稻二次分蘖也增加,但穗型较小,群体质量不佳。当移栽密度较低时,基本苗过少导致高位分蘖增加,群体生长不足,有效分蘖减少;移栽密度过大,群体茎蘖数较多使个体生长受限,不利于提高成穗率[25]。适当提高移栽密度可显著增加有效穗数,从而增加水稻群体产量[14]。本研究对增施硅钙钾镁肥和密度影响杂交稻产量形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农艺性状,因此,在今后的试验中,对其增产的生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参 考 文 献

[1] ZHANG H, YU C ,KONG X, et al .. Progressive integrative crop

managements increase grain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irrigation water productivity in rice [J]. Field Crops Res., 2018,

215:1-11.

[2] LIU Q, CHEN S, ZHOU L, et al ..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quality and rice quality of Semi-Waxy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grain yields [J/OL]. Agriculture, 2022, 12(2): 241

[2022-07-16]. https://doi.org/10.3390/agriculture12020241.

[3] 马均,徐富贤,郑家国,等.四川盆地杂交水稻资源利用与高

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C]//中国作物学会.2018

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作物学会,

2018:35.

[4] HUANG M, YANG C, JI Q, et al .. Tillering responses of rice to

plant density and nitrogen rate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of

southern China [J]. Field Crops Res., 2013, 149: 187-192.

[5] 田广丽,周毅,孙博,等.氮素及栽培密度影响水稻分蘖动态

的机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4):896-904.

TIAN G L, ZHOU Y, SUN B,et al ..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the mechanisms of tillering dynamic

of rice [J]. J. Plant Nutr. Fert. Sic., 2018, 24(4):896-904.

[6] ZHOU C C, HUANG Y C, JIA B Y, et al .. Optimization of

nitroge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for improving the grain

yield of different rice genotypes in northeast China [J/OL].

Agronomy, 2019, 9(9):555 [2022-07-16]. https://doi.org/10.3390/

agronomy9090555.

[7] 冀建华,李絮花,刘秀梅,等.硅钙钾镁肥对南方稻田土壤酸

度的改良作用[J].土壤学报,2019,56(4):895-906.

JI J H, LI X H, LIU X M, et al .. Improvement effect of fertilizer

of silicon calcium potassium magnesium on soil acidity in

southern paddy fields [J]. Acta pedol. Sin., 2019, 56(4):

895-906.

[8] 韩科峰,陈余平,胡铁军,等.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

土壤的改良效果[J].浙江农业学报,2018,30(1):117-122.

HAN K F, CHEN Y P, HU T J, et al .. Improvement effect of

fertilizer of silicon calcium potassium magnesium on acid rice

soil in Zhejiang province [J]. Acta Agric. Zhejiangensis, 2018,

30(1): 117-122.

[9] 解秋,曾详忠,李小燕,等.不同硅钙钾镁肥用量对四川平原

地区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广西农学报,2020,

35(6):5-10.

XIE Q, ZENG X Z, LI X Y, et al ..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fertilizer of silicon, calcium, potassium and magnesium on

rice growth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 in sichuan plain area [J]. J.

Guangxi Agric., 2020, 35(6): 5-10.

[10] 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等.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超级早稻中

早22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1):22-28.

LIN H X, PAN X H, SHI Q H, et al ..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of super early

rice Zhongzao 22 [J]. J. Plant Nutr. Fert. Sic., 2011,17(1):22-28.

[11] 柯健,陈婷婷,吴周,等.沿江双季稻北缘区晚稻适宜品种类

型及高产群体特征[J].作物学报,2022,48(4):1005-1016.

KE J, CHEN T T, WU Z, et al .. Suitable varieties and highyielding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season rice in the

northern margin area of double-cropping ri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J]. Acta Agron. Sin., 2022,48(4):1005-1016.

[12] 王海月,殷尧翥,孙永健,等.不同株距和缓释氮肥配施量下

机插杂交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23(4):843-855.

WANG H Y, YIN Y Z, SUN Y J, et al .. Yield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ne-transplanted hybrid rice under

different plant spacing and application rate of slow-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J]. J. Plant Nutr. Fert. Sic., 2017,23(4):843-855.

[13] PENG B, FENG G N, ZHEN Q, et al .. Effects of ozone and

density interaction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yield

formation of rice [J]. Appl. Ecol. Environ. Res., 2018, 16(4):

4199-4215.

[14] 梁传斌,李建国,沈枫,等.移栽密度和施用生物炭对水稻产

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2):240-247.

LIANG C B, LI J G, SHEN F, et al .. Effects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and application of biochar on rice yield [J]. China Soil

Fert., 2021(2):240-247.

[15] 龙旭,马均,许凤英,等.水稻强化栽培的适宜秧龄和栽植密

度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3):368-373.

LONG X, MA J, XU F Y, et al .. Research on suitable seedling

age and planting density for rice intensive cultivation [J]. J.

Sichuan Agric. Univ., 2005,23(3):368-373.

[16] 徐新朋,周卫,梁国庆,等.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

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3):

763-772.

XU X P, ZHOU W, LIANG G Q, et al ..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dosage and density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double-cropping rice [J]. J. Plant Nutr. Fert.,

2015, 21(3):763-772.

[17] 樊红柱,曾祥忠,吕世华.水稻不同移栽密度的氮肥效应及氮

素去向[J].核农学报,2009,23(4):681-685.

FAN H Z, ZENG X Z, LYU S H. Nitrogen fertilizer effect and

nitrogen fate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densities of rice [J].

Acta. Agric. Nucl. Sin., 2009,23(4):681-685.

[18] 秦俭,蒋开锋,张涛,等.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

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7,23(4):94-98.

QIN J, JIANG K F, ZHANG T, et al ..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heavy-spike hybrid rice [J]. China

Rice, 2017,23(4):94-98.

[19] 陈海飞,冯洋,蔡红梅,等.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

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

20(6):1319-1328.

CHEN H F, FENG Y, CAI H M, et al ..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transplanting density interaction on ric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yield in low-yield fields [J]. J. Plant Nutr. Fert.,

2014,20(6):1319-1328.

[20] 刘红江,郭智,张岳芳,等.移栽密度及氮肥投入量对水稻氮

素利用效率的协同效应[J].生态学杂志,2021,40(12):3952-

3960.

LIU H J, GUO Z, ZHANG Y F, et al .. Synergistic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input on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rice [J]. J. Ecol., 2021, 40(12): 3952-3960.

[21] MASSCHENLEYN P H, DCLAUNE R D, PATRICK W H J R.

Effect of redox potential and pH on arsenic speciation and

solubility in a contaminated soil [J]. Environ. Sci. Technol.,

1991, 25(8):1414-1419.

[22] 宁东峰,刘战东,肖俊夫,等.水稻土施用钢渣硅钙肥对土壤

硅素形态和水稻生长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8):

42-46.

NING D F, LIU Z D, XIAO J F, et al.. Effects of application of

steel slag silicon and calcium fertilizer on paddy soil on soil silicon

form and rice growth [J]. J. Irrig. Drain., 2016,35(8):42-46.

[23] LIU X, ZHANG A, JI C, et al .. Biochar's effect on crop

productivity and the dependence o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 meta-analysis of literature data [J]. Plant Soil, 2013, 373(1):

583-594.

[24] 叶建海,陈余平,孙文岳,等. 硅钙镁磷钾肥3年定位试验对

早稻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5):752-

753,757.

YE J H, CHEN Y P, SUN W Y, et al .. Effects of 3-year

positioning experiment of silicon calcium magnesium phosphorus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yield and characters of early rice [J]. J.

Zhejiang Agric. Sci., 2017, 58(5): 752-753,757.

[25]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等.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

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 1993, 26(6): 1-11.

LING Q H, ZHANG H C, CAI J Z, et al .. Inrestigation on the

population quality high yield and its optimizing control

programme in rice [J]. Sci. Agric. Sin., 1993, 26(6): 1-11.

(责任编辑:胡立霞)

猜你喜欢
分蘖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